崇禎十七年三月,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禎帝於煤山自縊,明朝在北方的統治基本瓦解。

之後,趁着李自成與吳三桂產生矛盾,吳三桂引清兵入關,八旗兵和吳三桂的軍隊與李自成軍在北方纏鬥時,南逃的部分明朝宗室以及部分文武大臣擁立二代福王朱由崧在南京湊出了一個小朝廷。這個小朝廷就是南明的第一個政權——弘光政權。

按理說,朝廷有了,皇帝也有了,擁護明朝的部隊也有幾十萬之多。南京小朝廷此時應該趁北方空虛,北伐中原,收復失地了吧?

明政權標榜爲正統,也算是明朝的流亡政府,所以與農民軍“不共戴天”,所以南明政權一方面警惕着清軍南下,一方面集中精力打擊農民軍勢力,可以說戰略重點仍然傾向於“攘外必先安內”。這個時期最困難的就是各個農民軍勢力,他們飽受清廷與南明雙重打擊,皆自顧不暇。

清朝正是利用了這個時期的矛盾焦點,制定了先農民軍,後南明的戰略計劃。順治元年十月開始,英親王阿濟格率3萬軍經山西入陝、豫親王多鐸率2萬軍由河南趨陝,兩路清軍劍指西安。

南明的滅亡, 就是因爲不斷的內鬥,導致根本無力對抗清朝,這樣的朝廷,不亡纔怪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