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的,金國對南宋在陸地上具有絕對的軍事優勢,即便趙構果真完全支持岳飛抗金,別說滅金,就是完全收復失地都很難。

其實,岳飛和他的岳家軍確實是南宋戰力最強的軍隊,但其對金軍其實並沒有什麼優勢可言,很多岳家軍抗金的戰績是後世刻意拔高和誇大的,真實歷史上,卻並非如此。

正所謂,歷史不忍細讀!過去,我們對岳飛及岳家軍抗金事蹟的認知,基本上都源於《宋史》以及《說岳全傳》等野史小說,或是影視作品。但這些作品爲了彰顯民族氣節,爲了照顧廣大漢人的心情,對岳家軍的戰績,都是有所吹捧和誇大的。

然事實上,岳家軍在北伐抗金戰爭中,其實際成果卻相當有限,並沒有消滅多少金軍主力,也沒有取得決定性的戰役勝利。比如,我們耳熟能詳的郾城大捷、潁昌大捷等,這些大捷的真實戰果,卻存在諸多可疑之處。

按理說,金軍戰鬥力一向比宋軍強大,金軍精銳的騎兵面對宋軍的步兵本身就具有壓倒性的優勢。因此,當時金軍一路南下攻城拔寨,勢如破竹,宋軍的防線三兩下就被金軍沖垮,潰不成軍。此外,金軍主帥金兀朮可是當世之名將,時絕對不會像野史小說寫的那般不堪。

因此,岳飛、張俊等部的宋軍當時北上的戰略目,應該是穩定戰線,進而逐步逼退金軍纔是。但結果卻被描寫成:岳家軍十萬主動出擊,接連殲滅金軍主力,而且還是分兵多處,以少勝多......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再說,直到金國末年,宋軍對金軍都始終存在巨大的心理劣勢,怯戰、畏戰之心理普遍存在。在金宣宗時期,金國都已經被蒙古打得半死不活了,首先想到的卻是拿南宋來開刀。因爲,在金國當局看來,宋軍在他們面前壓根就是不堪一擊的,金軍一直以來對他們都存在心理優勢和戰勝慣性。所以,正好可以取南地來補北地之失。

那麼,如果當年金軍主力在南方果真一再遭到岳家軍的重創,傷亡慘重,並真的產生了“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感慨,宋金兩軍至少不應該存在如此大的心理落差!因此,金軍主力在南下與嶽孤軍作戰過程中,頂多就是進攻受阻,而並沒有遭受慘重的損失。

其實,宋金戰爭中,金軍有詳細記錄傷亡較大的戰役,應該是吳玠、吳璘的和尚原之戰和李寶的唐島之戰。而且,這兩次大勝的可信程度是很大的。因爲,前者是據險而守的防禦戰勝利,後者則是南宋擅長的水師所取得的大捷。

特別是唐島之戰,更是得到國外史學的認可,還被英國收入《影響人類最重大的100次戰役》。可惜的是,這兩場大捷在我們後世的史書中,卻只有片言隻語,抗金的光芒幾乎完全被岳飛獨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