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职场妈妈育儿路

在宝宝刚吃辅食的时候,我对“孩子什么时候吃盐”比较困惑。

都说一岁内不能给宝宝吃盐(糖分也是),是因为婴幼儿的肾脏功能还会发育完善,过早的吃盐会为之增加负担,对宝宝的身体发育有害无利。

那么一岁之后呢?从第13个月起,是否就可以放开给宝宝吃盐了呢?

关于吃盐的“传说”

同事小夏一直麻烦自己的母亲帮着带孩子,为了宝宝的健康考虑,小夏坚持宝宝一岁内不给辅食加盐。

这让家里的老人很不理解,经常和小夏说:“你看XX家孩子都会爬/练习走路了,咱家的和人家一样大,但就是学不会,都是你不让吃盐害的!身上没有力气!孩子身子茬儿太弱!”

在我的老家,不少老人都有这个观点:不吃盐没力气。这句话本身是没有问题的,当成年人出汗太多感到乏力时,要补充氯化钠这种人体必须的电解质。

但对于宝宝,这种情况就不适用了。一岁以内,宝宝出汗过多,都可以通过补充母乳/配方奶达到补水和补充电解质的目的,还能让宝宝获得充足的营养。(母乳中是含有盐分的,而配方奶为了贴近母乳,也会少量添加。)而宝宝的大运动发展,与平时的养育方式和成长环境最直接相关。练习的少,抱的多,孩子自然掌握的就慢。

一岁是宝宝吃盐的分水岭吗

小夏的妈妈告诉她,只要到13个月,就给孩子吃盐。那么,一岁是宝宝吃盐的分水岭吗?不防先看一下建议食用量。

①建议食用量

在0~6个月内,母乳和配方奶都含有氯化钠;6~12个月,辅食的一些食材中(肉、蛋、蔬菜等)就含有一定氯化钠;1-3岁,每天摄入的食盐不应超过2g;4-6岁,每天不应超过3g。

②1g盐有多少

1克盐相当于一粒黄豆的大小,而每3克味精中就含有1克盐,也等于一个茶叶蛋或者35克的挂面的含盐量。事实上,全世界大多数人都存在吃盐过量的情况。

宝宝过多吃盐,对身体的害处

1)易感冒

最新研究发现,过多食用含盐量高的食品。会减少口腔唾液的分泌,为各类细菌和病毒在上呼吸道生存提供了有利条件。

而钠离子具有渗透性,过度的食用会降低口腔和上皮咽部的防御能力,细菌和病毒更容易侵入,宝宝就易得感冒。

2)加重肾脏负担

95%的钠离子需要通过人体的肾脏排出体外,而宝宝的肾脏发育的还不够完善,不能充分的排出摄入的盐分,长此以往,就会给娇嫩肾脏带来负担。

3)成年后血压问题

有科学研究发现,幼儿时期的饮食习惯会影响宝宝的终身健康。因为饮食习惯一旦在幼年期养成,成年后是很难改变的,往往会埋下健康的隐患。

摄入过多的盐分,会对心脏、血管和大脑等带来损伤,成年后也更易引起血压上升。而血压升高就象征着身体的一处红灯被点亮,在有其他健康问题时带来连带风险。四个小建议

①不要刻意的给宝宝添加盐

如果宝宝在一岁前已经养成了清淡的饮食习惯,没有必要在他满1岁后立即添加食盐。

这种“小清新”的口味,会让宝宝更享受食物的本身的美味,不仅对孩子的健康有好处,还可避免出现因口味问题而挑食。

②巧妙加盐

有些宝宝不爱吃蔬菜,偏爱肉类。当宝宝满一岁后,家人可以在做这类宝宝不爱吃的食材时少量加盐。在即将起锅前才放入,即使少量添加,也风味明显,让宝宝的接受度更高。

③不怕麻烦

给宝宝做食物,家人们一定要有不怕麻烦的精神。现在很多家庭都会为宝宝做“独”食,跟大人重油重盐的食物分开。

如果您觉得单独再做一份宝宝餐太麻烦,也可以在饭食烧好后,提前将宝宝的那一份盛出,最后再添加食盐等其他口味偏重的调味料。

④一些小技巧

平时我们还可以用一些小技巧,来尽量规避宝宝摄入过多盐分。

选购含钠量低的食盐,这类低钠盐会用钾离子来替代,味道并没有任何的变化。

世界卫生组织提倡低钠、高钾、高钙的饮食。这种饮食习惯可以预防血糖、血压、和血脂升高。

以身作则才是最有效的示范方法。为了让宝宝爱上食物的原味,建议家人们也尽量保持口味的“清淡”。这样当宝宝再吃到大人的食物时,不会有巨大的落差,也不会特别喜爱成年人的食物。

结语

一岁并不是宝宝可以吃盐的分水岭,如果宝宝已经养成了清淡的饮食习惯,家人完全可以“一以贯之”,不建议为了吃盐而特意加盐。

可能现在我们给宝宝做饭会有一定麻烦,但想到这种口味习惯可能影响宝宝的一生,为孩子的健康投资,值得我们去坚持。

今日话题:各位家人,您家宝宝多大开始吃盐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