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已成爲資本風口,不僅吸引了螞蟻集團這樣的金融科技巨頭,也吸引了一批提供數據產品服務的中小企業,中數智匯就是其中一家。

不久前,上交所受理北京中數智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創板上市申請。招股書顯示,中數智匯擬發行股票不超過17,037,038股,擬募集資金3.77億元,保薦機構爲國泰君安證券。

從招股書來看,中數智匯2017-2019年的研發費用分別爲922.62萬元、938.98萬元和1347.26萬元,研發費用佔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爲13.19%、10.21%和10.20%。此外,2019年公司應收賬款逾期率超50%,逐年上升。而作爲一家要衝刺科創板的科技型企業,研發費用逐年走低,若核心技術不過硬,很容易面臨被終止上市的結局。

從上海證券交易所顯示的信息來看,截止2020年上半年,已有33家企業科創板IPO的申請審覈狀態顯示爲“終止”。 其中,因知識產權原因終止的有17家,佔比超過50%,因核心技術不過硬而被終止上市的企業不在少數。

諸多毛病纏身,科創板會在時間的盡頭等着中數智匯嗎?

研發費用逐年降低,技術優勢難尋

根據官方披露,中數智匯的主營業務是金融科技與大數據服務,爲客戶提供綜合查詢、風控反欺詐、關聯洞察、反洗錢、商業智能和解決方案類服務;公司主要通過搭建平臺、提供一站式項目的服務盈利。

顯然,中數智彙算是一家比較典型的金融科技服務型企業。這類企業目前競爭激烈,技術與服務同質化程度高,想要成功衝刺科創板,必須要有過硬的科技優勢。然而,這一點卻在招股書披露的公開信息中,很難得到印證。

根據招股書,2017-2019年,中數智匯分別實現營業收入0.7億元、0.92億元和 1.3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1.54%和43.54%(2018年和2019年);分別實現歸母淨利潤0.21億元、0.31億元和0.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6.24%和60.81%(2018年和2019年)。

營收數據節節攀升,看起來有穩健增長的勢頭。然而,中數智匯的技術研發費用佔比卻在逐年降低。招股書顯示,中數智匯2017-2019年的研發費用分別爲922.62萬元、938.98萬元和1347.26萬元,研發費用佔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爲13.19%、10.21%和10.20%,佔比逐漸降低,與公司營收增長的趨勢背離。而2017-2019年,同行上市公司的研發費用率均值爲23.76%、24.49%和28.29% ,高出中數智匯10個百分點以上。

對此,中數智匯在招股書中作出了說明:公司研發費用率低於可比公司均值,這既反映了公司與可比公司具體業務存在差異,對研發投入的需求程度有所不同,也反映了公司作爲未上市企業,在融資平臺受限的情況下會根據公司自身情況合理安排研發投入水平。

因爲融資受限所以研發投入水平受限,那麼,衝刺科創板的技術優勢又從何談起?和同行業務差異有多大才能撐得起10%的研發費用率差距?中數智匯的說法,顯然有些自相矛盾。

值得玩味的是,招股書顯示,2017-2019年,中數智匯的銷售費用分別爲828.11萬元、1246.12萬元和1752.85萬元,2018 年度、2019 年度,公司銷售費用分別同比增長50.48%、40.66%。銷售數據的增長勢頭和公司營收的增長趨勢相符,某種程度上,說明公司營收業績的增長更多的是依靠營銷而不是技術研發。

此外,中數智匯銷售員工和技術員工的薪酬水平也引人深思:

招股書顯示,公司2019年末共有營銷人員13名,職工薪酬爲876.34萬元,人均年薪67.41萬元。公司2019年末共有研發人員39名,職工薪酬爲1003.69萬元,人均年薪25.74萬元,還不到同一時期營銷人員人均年薪的40%。

中數智匯在招股書中提到:公司業務處於快速發展期,在數據分析能力、數據處理技術、數據安全技術、數據資源整合等領域仍在不斷加強研發投入,對技術人員的依賴性強。

可是,無論是從研發費用率的下降還是讓人疑惑的技術員工薪酬水平,都看不出公司“加強研發投入,對技術人員的依賴性強”的誠意。

同時,中數智匯也表示,若未來公司對技術人員的激勵機制缺乏競爭力,可能會影響技術團隊的穩定性,產生技術人員流失的風險,進而導致公司的研發進程放緩、產品升級受阻、產品競爭力削弱,從而對公司的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科創板註冊覈准,技術實力不過硬是一大硬傷,因爲技術優勢存疑而被終止上市的企業也不在少數。此前,同樣衝刺科創板的博拉網絡股份有限公司等因公司核心技術是否具有先進性、核心技術是否依賴第三方、核心技術是否存在快速迭代的風險、技術先進性和技術優勢的依據不充分、不準確、不一致,不符合科創板相關業務規則的規定,最終上交所決定對其科創板上市申請予以終止。

中數智匯在技術方面的“佛系”表現,着實讓人爲其能否順利登陸科創板捏一把汗。

應收賬款逾期率節節攀升

曾有員工“爬蟲”販賣用戶信息被判4年

作爲一家技術服務型公司,中數智匯在銀行和互聯網行業的客戶覆蓋率較高,涉及6家國有大型商業銀行,2家政策性銀行、開發性銀行,8家股份制商業銀行,104家其他銀行,39家非銀金融機構以及183家互聯網等其他行業客戶。其中,2019年,阿里巴巴首次成爲中數智匯第四大客戶,貢獻銷售金額732.52萬元,佔總營收的比重爲5.55%。

看起來,中數智匯客戶頗爲高大上,但其近三年來應收賬款的逾期率卻不斷攀升,2019年更是達到了50%。

據披露,截至2017年、2018年、2019年末,中數智匯的應收賬款餘額分別爲2959.17萬元、4950.58萬元、8127.93萬元,逾期金額分別爲1289.45萬元、2323.78萬元、4123.11萬元,逾期率分別爲43.57%、46.94%、50.73%。2017年末、2018年末、2019年末,中數智匯應收賬款金額分別佔公司總資產的22.17%、28.86%、35.48%。2018年和2019年,中數智匯應收賬款增速分別爲56.42%和65.42%。

業內人士認爲,應收賬款激增,逾期率不斷攀升,可能是客戶還款能力變弱,也可能是公司放寬了信用政策、加大賒銷力度,也或許是公司存在提前確認收入甚至虛增收入的行爲。

不過,中數智匯在招股書中也表示,較高的應收賬款餘額會影響公司的資金週轉,限制公司業務的快速發展,一旦形成壞賬,後果更不堪設想。

另一值得關注的是,中國裁判文書網的一份刑事判決書顯示,2018年,中數智匯工作人員魏江蒙因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於2018年4月20日被濟源市公安局刑事拘留,同年5月14日被取保候審,8月15日經濟源市人民法院決定,同日被濟源市公安局執行逮捕。

經查,被告人魏江蒙通過“網絡爬蟲”程序下載含有公民姓名和電話號碼的工商個體戶和單位資料進行販賣,現有證據表明其從中非法獲利55822元。案發後,公安機關從其使用的手機和筆記本電腦上查獲自2018年3月至4月份期間的公民個人信息及企業信息總計3296634條。

法院認爲,魏江蒙違反國家規定獲取公民個人信息後向他人出售,情節特別嚴重,其行爲已構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判處有期徒刑4年,並處罰金5萬元。

根據法院判決書,魏江蒙爲中數智匯工作人員,也就是說,利用爬蟲技術販賣公民信息時魏江蒙在職,雖然屬於個人行爲,但顯然,公司對員工和技術安全的管理也存在很大問題。

從招股書來看,中數智匯的主營業務包括查詢類、關聯洞察類、風控反欺詐類、反洗錢類、商業智能類、解決方案類等。作爲一家以大數據、技術服務爲主的科技類公司,需要獲取大量的數據來爲自己的分析提供支持,但是如何獲取互聯網中的有效信息?在諸多公司爬蟲業務被查,爬蟲技術被行業嚴格規範後,不少企業不得不自建借款人數據獲取的渠道與技術系統,但當前擅長借款人行爲特徵大數據分析與AI建模的人才相當稀缺,即便平臺願意給出高薪也未必能請來。

而想要用金融科技爲金融機構在業務准入、企業大數據洞察與分析、智能風控、智能營銷等方面注入新力量,除了現有的自主研發的技術系統支撐與合作機構的業務往來,中數智匯能用逐年降低的研發費率和降低的技術員工成本換來多少公司數據和科技能力的價值體現·······不免令人擔憂。

從衝刺到登陸,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科創板會在時間的盡頭等着中數智匯嗎?拭目以待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