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昌碩,字俊卿(1842-1927) 近代出傑出書畫家。初名俊,字倉石,一字昌碩,號缶廬,又號苦鐵、破荷、大聾人。浙江安吉人。曾經做過清末的安東(今江蘇漣水縣)知縣。五十歲後才學畫,工花卉,有獨特的風格。致力於傳統的金石碑刻的研究。畫花卉、竹石、山水、佛像等均參用書法,以金石篆籀之趣作畫,不守繩墨,古味盎然。時與趙之謙同繼“揚州八怪”畫風,並有所發展。下筆如風雨,佈局新穎,筆力蒼簡、渾厚、取材也有獨到之處。所取題材,多爲人之習見,常畫牡丹、葡萄、紫藤、葫蘆、荷花、秋葵、菊花等等。千紅萬紫,惹人注目。作品具有渾厚俊勁、墨色華滋、風韻有致格調清新的風格。又善篆刻,初學浙派,後參以石鼓文,彙集秦、漢、宋、元以及明、清諸家之長爲一爐,更有所獨創。獨往獨來,一空依傍,與趙之謙、吳讓之時稱鼎足。吳昌碩與虛谷、蒲華、任伯年齊名的“清末海派四傑”。清晚期海派最有影響力的畫家之一,在書法、繪畫、篆刻等方面表現出色,他的作品備受追捧。吳昌碩 吳昌碩最擅長寫意花卉,受徐渭和八大山人影響最大,由於他書法、篆刻功底深厚,他把書法、篆刻的行筆、運刀及章法、體勢融入繪畫,形成了富有金石味的獨特畫風,他常常用篆筆寫梅蘭,狂草作葡萄。所作花卉木石,筆力老辣,力透紙背,縱橫恣肆,氣勢雄強,佈局新穎,構圖也近書印的章法布白,喜取“之”字和“女”的格局,或作對角斜勢,虛實相生,主體突出。用色上似趙之謙,喜用濃麗對比的顏色,尤善用西洋紅,色澤強烈鮮豔。

轉載聲明:本文系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