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皇帝,在我们的印象中往往是充满威严的一个角色,但是历史上也有很多皇帝浑身上下充满了沙雕气息。就让我们盘点一下历史上那些沙雕的皇帝们。

在南北朝时期有个皇帝叫萧衍,在乱世中建立南梁国,史称梁武帝。萧衍年轻时也颇有才华,被称为“竟陵八友”之一,博古通今,将国家打理的井井有条。但是晚年不知道是受了什么刺激,开始迷信佛教,而且到了不顾一切的疯狂地步,堂堂皇帝居然抛下百姓臣子跑去寺庙出家。

公元527年,萧衍第一次出家,然后仅出家三日,便被群臣拼死劝了回来。但是这还不算,萧衍觉得别人还俗都要给寺庙一大笔钱当“赎身费”,自己堂堂皇帝牌面不能丢,于是筹了一亿香火钱捐给寺庙。然后萧衍似乎出家上瘾,前前后后共出家了四次,共捐了四亿钱,直接掏空了国库,很快便内乱四起,南梁覆灭。值得一提的是萧衍在寺中研读佛经的过程中,居然在《大般涅槃经》中找到了理论根据,认为僧人不得沾荤腥,还下令全国僧人吃素,从此改变了汉传佛教的传统。要知道以前佛教是可以吃肉的,而在萧衍之后,汉传佛教便从此改为吃素。

在晋朝时期有个皇帝说过一句名言,哪怕不是专门研究历史的人想必也都大多听过,“天下大乱,饿殍遍地,民不聊生,有臣子问皇帝有无良策,皇帝奇怪反问:‘何不食肉糜?’”这个皇帝便是西晋晋惠帝司马衷。

从这个典故也能看出,司马衷并不是一个精明的皇帝,甚至有点“痴傻”,在历史上也被称为“痴呆皇帝”。而司马衷的父亲、晋朝创建者司马炎,也从下对这个儿子不太放心,于是便出题考他。司马衷答不出来,便回去与妻子贾南风商量,找了几个老先生共同写出了答案交给司马炎。司马炎一看答卷觉得自己的儿子也没那么傻,却不知道是通过作弊手段得来,便放心把晋国传给了司马衷。果然,司马衷即位之后并不是个当皇帝的料,在之后在八王之乱里,司马衷更是被挟持成为傀儡皇帝,不久之后便被毒杀去世。

还有一位皇帝也是鼎鼎有名。我们常常用力能扛鼎来形容一个人勇猛过人,力大无穷,也常常用来代指霸王项羽。而这位也曾做出了扛鼎的壮举,他便是秦武王嬴荡。

秦武王嬴荡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君主,天生神力,勇武过人。嬴荡继承王位时年仅十八岁,在政治上,新王初登、王位未稳,合纵连横,先联合齐国抗衡韩、魏两国,然后以母系血脉为联系与韩国联盟,又利用齐国对魏国的压迫,成功达成秦魏联盟,先巩固边疆,再调理内患;之后又有联越抗楚、平定内乱、设立臣相等一系列措施,足以道一声少年雄主。

但是嬴荡自身蛮力过人,偏偏还有一个奇怪的爱好,那就是跟别人炫耀自己的武力。公元前307年,嬴荡来到周朝,想起周朝有九鼎定江山,突发奇想,便想举办一个“扛鼎大会”,举起代表秦国的雍州鼎,以示神勇。但就在嬴荡举起雍州鼎的时候,悲剧发生了,那鼎过于沉重,嬴荡刚举起鼎一会,不知怎么力气不足,那雍州鼎竟然生生压断了自己的膝盖,当天晚上便抢救无效去世了。

历史上的沙雕皇帝还有很多,比如荒诞不羁的朱载坖、强行写诗的乾隆,仔细研读历史,总能发现历史上古人那些好玩、沙雕的瞬间,这也是历史的一大魅力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