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职场妈妈育儿路

很多成年人都有午睡的习惯。午间小憩一会,可以适度为身体“充电”,在下午的工作或生活中更加精力充沛,思绪清明,大脑反应也很迅捷。

正是因为这种切身体会,有了宝宝后,我们也会尽力去培养他们形成午睡的习惯。

但哄宝宝午睡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任你十八般武艺用尽,自己都困的睁不开眼,娃还是生龙活虎左蹦右窜……

为何宝宝午睡难

人的大脑皮质只有2-3mm厚,却由100多亿个神经细胞组成。

在人们开展行为活动时,大脑会受到相应的外界刺激而兴奋,而睡眠就可以对过度的兴奋起到抑制作用,以保护机体免于因过度疲劳而产生损坏。

宝宝午睡难,睡着了又容易惊醒,当然不是因为他们有意为难家人,更多是由于他们的神经兴奋性异常敏感,且大脑发育尚未完善造成的。

宝宝午睡的优点

不难看出,宝宝午睡还是有很多优点的。

①快速“充电”

无论是玩闹还是上课学习,半天下来孩子难免疲惫,午睡就是一个让宝宝恢复精气神的快速“充电”方法。

②改善心情

研究表明:适当的午睡,可以减少儿童多动的行为,还会让他们的心情更为阳光开朗,缓解抑郁和焦躁。

③促进大脑发育

从前文可以看出,午睡对孩子的大脑起到一定舒缓休整的作用。这个过程可以帮助孩子进行知识过滤,加深知识点的记忆,同时也会让下午的大脑活动更加敏捷高效。

④提高免疫力

大脑可以通过午睡得到修整,人体的各项机能也不例外。在午睡中,宝宝的睡眠时长得到有效补充,体内的免疫细胞活跃度也相应增强,孩子的免疫力得到了提高。

不同年龄宝宝的午睡时间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所需的午睡时间不尽相同。一岁以内

一岁以内的宝宝睡眠总时长较高,除了午睡,通常还会在上午小睡一会儿。因此一岁以内的宝宝应按需午睡,不要过于在意具体时长。1~2岁

大多数宝宝会在一岁后逐渐消失上午小睡的情况,午睡的时间通常在2.5小时左右。2~3岁

午睡时长进一步减少,通常为1-2小时。3岁以上

此时宝宝的大脑发育已趋于成熟,不再需要过长的午睡时间来缓解疲劳和补充能量,午睡时长与成年人相近,一般30分钟-1小时左右。

小建议

午睡时长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每个孩子的情况都有差异。判断自己的孩子是否睡多了,是否没睡够,对家人们来说一定不难。

一来这是一种长期的生物钟养成;二来孩子午睡多了,可能是早上起早了,或者在晚上更有精神,睡晚觉的时间就会被推迟,家人们根据自家宝宝的实际情况判断即可。

强迫宝宝午睡有坏处吗

作为成年人,也有失眠的情况,很多人睡午觉只是闭目养神,至于能否睡着还真不一定。

不能否认的是,孩子有时也会不想午睡,强迫一个压根睡不着的宝宝去睡午觉,无疑是个残酷的行为。

强行让宝宝躺在床上,还可能让他们养成啃手指、触摸隐私部位等不好的行为习惯,严重情况下,还会让宝宝承受过大的精神压力。

对于三岁以上的孩子来说,偶尔不睡午觉,也不会对身体造成什么影响。家人们更应该注重在平时帮助宝宝养成午睡的习惯,当宝宝实在不想睡时,也不要过于强迫。

四个妙招帮孩子养成午睡习惯

1)尊重孩子的睡眠习惯

一些家人掌控欲比较强,孩子睡觉用什么姿势、睡觉时床上不能摆放多余的物品、睡前/醒后必须喝奶/喝水等。

小贴士:年龄越大的孩子自主意识越强,家人应该尊重孩子的睡眠习惯,让他们以自认为最舒适的状态睡觉。

2)午睡时间

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大脑的成熟度不断发展,午睡的时长也会逐渐缩减,对于三岁以上的孩子,并非睡得越久就越好。

小贴士:午睡过长会进入深度睡眠,醒来后孩子头脑昏沉,感到无力,状态反而不好。午睡在30分钟到一小时为宜,同时在宝宝睡醒后用热毛巾敷敷面部,还可以起到舒缓起床气的效果。

3)午睡环境

舒适的睡眠环境也很重要,保持室内恒温、室内安静、选择舒适的寝具、窗户帘也应适当的拉上。

小贴士:不要让孩子在树荫、走廊或穿堂风处睡觉,以免诱发感冒。

4)作息规律

宝宝养成规律的作息,更易于家人照顾,也利于观察宝宝的一切行为反馈。比如宝宝通常在几点睡觉,困了会有什么样的动作等。孩子得到周全的照顾,身体也会更健康。

小贴士:保持午睡的习惯,最重要的就是规律的养成,生物钟一旦形成,午觉也成了自然而然的事。

总结

在我看来,虽然大一点的孩子午睡不是必须的(因为大脑发育已经成熟了,成年人也不是人人都爱睡午觉),但孩子活动量大,我们在上学时不午睡下午也会困倦。

为了保持思维敏捷,让孩子在下午的学习和其他活动中更有精力,午睡作为一个非常好的生活习惯是值得让孩子养成习惯并长期坚持的。

今日话题:各位家人,您家宝宝午睡规律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