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夢裏詩書

細膩的情感下,《漫長的告別》雖然不乏對絕症生活的美化,但也恰是一股源於生活的溫馨與幽默,使電影在不經意間便讓人走進了這個家庭,感受以他們的悲歡離合,動容於那些看似瑣碎卻又美好的瞬間,當7年的愛與陪伴被濃縮爲了一部電影,這樣的告別中寫滿了治癒人心的溫暖。

阿爾茨海默症,在近年來的影視作品中已然不再是一個多麼陌生的名字,從真愛至上的《戀戀筆記本》到將其作爲結局淚點的《都挺好》,當記憶隨着時間逐漸逝去,愛與親情的自然流露成爲了此類作品最爲打動人心的所在,《漫長的告別》的主線也正在於此,原是中學校長的東昇平老年不幸患得此病,他與妻子和兩個女兒如何共度這樣一段告別時光,以及每個家庭成員在父親患病後面臨的煩惱和他們各自生活上的遭遇,共同推進着電影劇情的發展。

電影中的妻子曜子是一個典型的日本家庭主婦形象,丈夫生病後照顧有加,即便是自己生病手術也不希望離開丈夫,竹內結子飾演的大女兒麻裏則跟隨老公早年遠赴美國,異國生活的不適,夫妻關係的不和,兒子青春期的叛逆,都是她的煩惱所在,蒼井優飾演的小女兒在情感和生活上也並不順遂,然而因爲父親的病情,一家人又被緊密銜接在了一起。

隨着父親病重,很多事情都被逐漸的遺忘,但某些記憶卻一直被銘刻在了父親的心裏,他忘記了家的地方,卻仍舊記得多年前的雨天,妻女在遊樂場遊玩沒有帶傘,他要拿傘去接他們回家。他忘記了自己,但面對妻子,他仍舊記得多年前在火車上準備把曜子介紹給自己的父母,希望與她攜手一生。記憶的消逝,反而使父親那些最爲珍視的存在一一顯現,愛與親情的羈絆也正是在這些瑣碎的細節裏得以躍然光影。

在《漫長的告別》中雖然不乏煽情之處,但導演中野量太對情感的調度的上卻是尤爲剋制的,電影並沒有去放大一家人中生活上的矛盾,也沒有用反轉去營造戲劇上的張力,歷經了種種挫折,面對行將離世的父親,樂觀的一家人仍舊能在醫院裏帶着生日帽爲父親舉辦起了生日會,而父親也露出了自己的微笑,這種不見波瀾的日式情感表達,使治癒的溫暖如潤物細無聲般浸潤了觀衆的心田,生死雖無法逆轉,但誰又能說電影的結局是一場悲劇呢?

當然,這樣的情緒表達亦如同一把雙刃劍,電影雖然着力於了愛與親情的美好,但過猶不及的美好使電影與現實出現了脫軌,《漫長的告別》中讓人很難相信作爲陪伴父親慢慢離世的妻子與女兒,他們在這一告別的過程中沒有面對老人患病後情感的崩潰,沒有面對老人失去記憶後不能自理的埋怨,甚至於沒有多少情緒上的起伏,她們實際淪爲了工具人的存在,而被刻意弱化的絕症痛苦,則使電影明顯的存在着失真的詬病。

誠然《漫長的告別》存在着問題,但這並沒有妨礙電影對愛的詮釋,在生活中我們勢必存在着種種困境,勢必有一天會面對生老病死,但因爲擁有了愛,我們才擁有了與之相抗的能力,而陪伴則正是最好的愛。

個人評分:8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