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初期,魏國魏文侯率先進行變法,然後富國強兵,成爲戰國初期的超級強國,在魏武侯時期,吳起率領魏武卒曾經一度打的秦國差點滅國,這就是巔峯時期的寂寞。

於是,魏國有點飄飄然了,三晉的關係也搞壞了,魏國由盛轉衰不是馬陵之戰,而是桂陵之戰,當時魏國攻打邯鄲,求救於齊國,齊國孫臏圍魏救趙,生擒魏軍主將龐涓,雖然,對魏國主力沒有造成嚴重打擊,但是,也標誌着魏國開始走下坡路。

魏國衰落的原因之一那就是魏惠王。這位在位長達82年的王可真的是熬死了魏國。因爲它不重視人才,造成許多人才的流失。因爲在當時得到一個治國人才可比得到十個將軍還要珍貴。而從魏惠王手中流失多少人才,孫臏,商鞅,張儀,犀首,孟子,特別是孫臏,商鞅,張儀,這三個人都是和魏國國運緊密相連的人。所以魏惠王得負主要責任。

改革軍事制度,建立“武卒”制,即對軍隊的士兵進行考覈,獎勵其中的優秀者,並且按照不同士兵的作戰特點,重新將他們進行隊伍編排,發揮軍隊的作戰優勢。

這是戰國時代魏國李俚變法的主要內容,也是整個魏國能夠在戰國時代早期稱霸中原的一個重要的四條原因,那麼我們就根據馬陵之戰以後,魏國走向衰弱,這一個基本設定,來逐一分析爲什麼魏國會走向衰亡,是什麼東西摧毀了這個強大國家的根基,讓這個國家一蹶不振。

魏國本身處於四戰之地,當秦緩過勁來變法之後,魏國的處境其實非常兇險。西邊秦國一方面是變法圖強,另一方面對陰平之戰念念不忘,等着機會要爲老國君一雪前恥;東邊齊國廣邀人才厲兵秣馬;南邊楚國虎視眈眈;趙韓兩家早已反目成仇。這時候魏惠王最應該做的,其實是與趙韓修好,與齊楚修盟,全力向西,滅秦爲上。但恰恰相反,魏國強盛數十年的假象,讓魏惠王反而更加自大,四面攻擊四面樹敵,卻沒有給魏國國力做出實質貢獻。魏軍的資本是在多次大戰中逐漸消耗掉的,但魏國的國力卻是在數十年的盲目作戰中消耗掉的,魏國本來應該更早意識到問題:盲目征戰、自大稱王、四面樹敵都是有損無益的壞事。

另一方面跟魏國的地理條件有關。魏國初期強盛時,大梁地處中原,“爲天下之中”,“地四平,諸侯四通,條達輻輳”;一旦魏國的霸業走向衰落,這種地緣優勢就迅速轉化爲戰略劣勢。在桂陵、馬陵之戰兩次大敗於齊軍後,魏國一蹶不振,更陷入四面受敵的窘境。“魏地四平,諸侯四通,條達幅湊,無名山大川之阻”,這種形勢,古人稱之爲“四戰之地”,就是四面都可能受敵國攻擊。人稱“魏之地勢,固戰場也”,此後就只有捱打的份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