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是儒家僅次於孔子的亞聖,孔子是開創者,孟子是發揚者,儒家思想也就是孔孟之道,孔孟互不相離,歷朝歷代孟子地位極其尊崇。

自宋朝起,孟子進入孔廟配享,又先後被加封,至元朝仁宗1316年的時候,孔廟四配已定型:孟子、顏子、曾子、子思的名位、名號、封爵等已完備,也成爲天下讀書人的傳統偶像。

沒想到,明太祖朱元璋登基沒幾年,就越看孟子越不順眼,一心想要把孟子牌位從四配的位置上撤掉,取消他的待遇,由此引發了一場風波。

孟子早已作古,兩人沒機會認識,孟子也就不可能得罪朱元璋,那老朱爲啥要龍顏大怒,非得跟孟子過不去呢?

這其中有兩個原因。首先是朱元璋對儒學的態度。

老朱起自草莽,小時候根本沒機會讀聖賢書,在啓蒙教育階段錯過了孔孟。發跡後雖然惡補文化課,但年齡大了,就有了思想,對儒家思想接受的就不是那麼徹底,他自有自己的一套想法。

讀書人是人才,要想治國不能光靠打打殺殺,沒有文人的幫助,這大明撐不到二世就得亡,老朱也明白這個道理。因此,對文人他還是比較尊敬的,宋濂、劉基、陶安等人都得到他的他特殊優待,被視爲自己的諸葛亮、張良一樣的人物。

矛盾的是,老朱意識到讀書人能幫助他治國,對各路神仙和孔孟這些高高在上的偶像卻並不感冒,甚至並不想讓他們存在。

神仙好辦,歷朝歷代所封的各路神仙,在洪武三年被下詔革除。“至聖先師”孔子卻不好這麼處理,畢竟孔子被讀書人奉若神明,簡單粗暴一擼到底,天下恐怕就要一片大譁。

爲了統治考慮,朱元璋不能直接推倒孔子,只得從孔子後人入手,賜給孔府2000多頃土地,但同時規定,對襲封衍聖公的孔子後代只是“養之以祿而不任之以事”。也就是說,好好負責祭祀你的老祖宗就夠了,做官啥的就不用考慮了。在前朝,歷代衍聖公不少在中央還有職務,比如當個校長,到教育部兼個職什麼的,從洪武時期開始,衍聖公就失去了實際的官職。

即使這樣,老朱還是不服氣啊,自己君臨天下,靠的是一仗一仗消滅了諸多強敵打下的江山,在自己父母雙亡,幾乎餓死的時候,也沒見各路神靈、至聖先師,給自己一丁點幫助,憑什麼要容忍“至聖文宣王”孔子這麼一個高高在上靈魂的存在。

朱元璋一度想再把孔子地位降低,洪武二年他下詔“孔廟春秋釋奠, 止行於曲阜, 天下不必通祀”,詔令一出,朝野大譁,大家哭的哭,鬧的鬧,一個個跟家裏辦喪事一樣。

老朱無奈,只能收回成命,但他又心有不甘,於是就把目光轉向了孟子。

其次是孟子的思想

朱元璋遷怒於孟子,也是有原因的,主要是因爲孟子的民本思想,老孟的名言就是: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

孔子在《論語》裏說過:“君使臣以禮, 臣事君以忠”,臣子要忠於君主,君主也要對臣子以禮相待。

但他沒有說,君使臣如果不以禮,那臣子該怎麼辦。

孟子替他解釋了一下:

君之視臣如手足, 則臣視君如腹心; 君之視臣如犬馬, 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 則臣視君如寇仇。

孟子這番話,還是從民本角度出發,他並不主張天下百姓效忠於一姓一人,如果皇帝不能保護人民,則天下人人可誅之。

在封建君主看來,這就有點不能接受了,洪武初期,正是朱元璋開始加強中央集權的時候,爲了收回權力,他連宰相制都可以廢除,如果人家拿孟子的話攻擊,那不是授人口實。

老朱翻看《孟子》讀到這些話,不禁勃然大怒,我拿孔子沒辦法,還治不了你孟子嗎——“倘此老在今日, 豈可免我一刀。”

當天,朱元璋就下詔將孔子逐出文廟,不得配享,並放出狠話“有諫者以不敬論, 且命金吾射之。”

這就是這場風波的起因。

但朱元璋還是低估了孟子的力量,詔令一下,文人們四下奔走抗議,並有大臣不顧警告,抬着棺材上殿冒死進諫,要拿命換老朱收回成命。

抗議聲音高漲,這樣下去不是好事,朱元璋最後不得不認慫,重新下諭旨“孟子辨異端, 辟邪說, 發明孔子之道, 配享如故”,極不情願地作出了讓步。

配享動不了,文字不能忍,尤其《孟子》又是四書之一,這樣的思想怎麼能用到教育裏,朱元璋下令對《孟子》刪節,刪去了85條內容,編成了《孟子節文》一書,並規定:刪去的內容不得作爲科舉題目,一切聖賢中正之學以《孟子節文》爲標準。

洪武年間朱元璋大戰孟子的風波,這才宣告結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