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圍繞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兩山,打造綠色沁源、英雄沁源轉型發展的2.0版?沁源縣雙招雙引工作借智借力,依託高端智庫綜合體,與山西省智庫發展協會(三晉智庫)進行深入合作,就縣域多個規劃進行全新涉​及,走在了全省和全國前列。

“作爲內陸欠發達地區的人口小縣、森林覆蓋率山西第一和中藥大縣,我們在人才、技術、資金短缺的情況下,必須走出去、引進來,高質量借智,全方位集智,高標準用智,不再緊盯地下礦產資源,扭住綠色沁源、紅色沁源兩條線,久久爲功,奮力拼搏,以最佳營商環境吸引外來人才、技術和資金,纔有可能形成合力,促進沁源縣高質量轉型發展,率先蹚出一條轉型發展新路來。” 9月1日,應山西省智庫發展協會邀請,在參加山西智庫發展協會·沁源縣“合作共建促轉型”研討會上,縣委書記金所軍的發言,表達了沁源16萬人民樸素的熱望和期待。

​​

省委委員、省政協常委、省智庫發展協會會長李中元,省政協經濟委員會主任、省品牌與標準化建設促進會會長孫躍進等專家學者出席,沁源縣領導金所軍、張文波、王宏斌、孫建政、王宇紅、陳瑞軍及相關單位負責人蔘加。

據介紹,本次在太原召開的專題研討會,是繼合作雙方在7月17日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後的一次項目對接。來自省智庫協會組織15位專家,與沁源26名幹部和企業家代表一道,進行了面對面的無縫隙對接,共謀綠色未來,共話智慧興縣,在“六新”大趨勢和省委“四爲四高兩同步”的總體思路和要求的大背景下,探究建設智慧縣域綠色治理新模式。

這是一場思想碰撞的大會

滿滿當當4個小時的研討,與會專家學者以專業、精準、負責的態度,就《新時代縣域高質量轉型發展規劃》暨《沁源縣第十四個五年發展規劃》綱要指導評估,智庫產業示範園區打造,助力解決沁源交通瓶頸,提升打造符合沁源綠色發展的高質量經濟技術開發區,建立全國性縣域治理研究培訓中心和在線綠色發展學院,全域開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沁源實踐,建設沁源綠色生態資源數據庫,助力打造“太嶽首府·英雄沁源”紅色品牌,森林資源管理體制與機制創新改革等10項課題,提出了科學、創新、前瞻性意見建議和行動方案。

與會專家認爲,沁源縣委確立的“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奮力開創綠色沁源,英雄沁源崛起新局面”和“十四五”高質量發展規劃要求,是站在百年未有之變局情勢下提出的,是探索中國特色縣域治理的創新之舉,先行先試,意義重大。

——協會與沁源縣合作籌建的中國(山西)縣域治理研究院,作爲雙方共同建設的常設機構,在引進高端人才、各類專家、招商引資、整體規劃、項目推進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示範帶動作用,必將引領縣域治理的科學化、規範化、制度化。

——縣域治理研究院要明確兩大戰略定位:一是新型智庫不是傳統智庫,是“大數據+智能化”的縣域治理新型智庫綜合體;二是立足沁縣,面向全國,打造縣域化、社會化的戰略推進平臺。實現三個突出:一是突出先進技術的武裝;二是突出高端智慧人才的聚合;三是突出理論性、戰略性和協同性的統一。

——要站在山西看沁源、站在全國看沁源的高度,做好規劃,尋找到本地人和外地人心中理想沁源的最大公約數,納入大循環。綠色是沁源的底色,並有無限的可能性,但要加快將這些可能性轉變爲經濟效益,從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過渡。要堅持創新爲要,無中生有,依託資源優勢,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新經濟業態下,圍繞“文旅+康養”下足功夫。

——沁源招商引資新模式,已經轉變爲圍繞高質量綠色發展,傳統的招商引資模式已經退場,2.0版的招商模式開始登場。從1.0到2.0版的升級,要害是做好兩個轉變,即,一是從項目轉移變爲項目創造。項目轉移是空間立體的概念,其中從全國總量上來講,項目並沒有增加。過去有很多存在違背經濟規律、違背要素經濟規則的招商引資項目,低端操作和過度競爭,導致項目整體運行的效率不高。項目創造或創造項目,是從以前的拿項目到自己找項目、創造項目,這就是項目爲王,通過培育項目實現根本的轉變。二是從投資取向轉爲效率取向,從數量轉變爲質量,即按照投資之後,建設的項目產生的實際經濟效益爲主。

——沁源作爲山西林業大縣、綠色大縣,要積極申報國家森林公園項目,申報後,實現國家所有、統一管理、全民所有、世代傳承模式。這就把我們的站位優勢提高到國家定位功能,然後逐步過渡到國家公園。依託體制、機制優勢,借勢發力,切實把資源優勢轉變爲經濟優勢。目前山西雖無一家國家級森林公園,但有着天然的優勢,山西是褐馬雞、華北豹、灰褐等珍禽鳥禽的棲息地,又是沁河汾河重點水源區域,要搶抓機遇,如能申報成功,將是山西綠色發展、轉型發展的一大里程碑。

——關於森林資源管理,目前國家正在對這方面進行體制機制的改革,要抓住機遇,立足沁源,走出沁源,進行跨區域發展。具體到造林護林管草操作層面,要以政府爲平臺、以人民爲中心。人民是綠水青山的守護者,合理保護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和人民利益緊密結合,實現可持續發展和綠色發展。要和教育、科研部門聯合,向武夷山和峨眉山學習,進行統一管理,盤活綠色資源,變成經濟社會發展資源。

——沁源之長在於綠,沁源之短在於路。從此次課題來看,鐵路、高速路的規劃都比較完整。建議共同努力,克服資金緊缺難題,爭取把此建設項目列入到規劃中,積極加強與鐵道部經濟規劃研究院等機構溝通。

——沁源縣提出的十項課題,是智庫專家和縣委精心研究的結果,突出了問題導向、效率導向和目標導向,爲確保高質量推進,可進一步細分爲戰略、規劃、工程、行動和方案。沁源縣要高點站位,搶抓平臺載體,融入國家戰略,做好科技、品牌、創新和媒介賦能,打造特色文化產業。

會議強調,雙方合作共建促轉型,合作是前提、是基礎,共建是重點、是關鍵,轉型是目標、也是目的,要充分發揮智庫團隊作用,以沁源爲試點,把提高縣域治理能力與治理體系現代化,作爲最終目標,把議定的“合作共建促轉型”落到實處。在智庫團隊支持下,沁源縣要解放思想、凝聚共識、形成合力,在深度合作上探索初心;要堅持改革創新,着力“五雙”,形成平臺通道,在高效共建上特色出彩;要精選項目、創造性形成規模,在高質量轉型上穩健、快速出雛形,立足五位一體,突出生態文明建設,在山西乃至全國率先蹚出一條高質量轉型綠色生態發展之路。

專家說的動容,沁源幹部聽的解渴

金所軍代表沁源縣幹部在答謝詞中稱,沁源縣與省智庫發展協會的合作,是對接高端智庫的重要舉措、導入先進要素的主要抓手、打造創新生態的必由之路、推動轉型發展的有力手段、助力綠色立縣的必然選擇,對沁源的轉型發展及下一步“十四五”的發展有舉足輕重的意義。當前沁源轉型處於起步期、懵懂期、碰撞期、破冰期、更是轉型的拉鋸期,與專家的合作,就是想在這個階段走穩、走準、走對。

“聽了專家、教授的指導講話,沁源幹部又一次受到了思想的洗禮,我們深受感動。專家教授的真知灼見,對促進沁源幹部解放思想、開動腦筋至關重要。”金所軍說,與會專家教授的意見建議,我們將逐項梳理,落實落地。他熱切希望各級專家、教授、院士,能更多地支持、關注沁源、入駐沁源,幫助沁源引入更好的資源、更好的項目、更好的方案、更好的路徑,以轉型爲驅動,以綠色沁源爲繪本,助推縣域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打造沁源轉型發展的2.0版,成爲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沁源生動實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