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腌肉科布沙拉】

看到了这份装得满满当当的沙拉,你是不是想起了早年吃必胜客的情景?装满必胜客的盘子,是玩性大发,而装满这碗科布沙拉,便是大厨的诚意了。

新鲜菜叶上面几列分别是枫叶培根、塔索火腿、牛油果、番茄、鸡蛋黄和鸡蛋白,罗列整齐,勾人食欲,就像大卖场里分门别类、摆得齐整的商品,更能勾起人的消费欲望。

其中,枫叶培根和塔索火腿是自制的,前者要一个月的时间,后者属于快速腌制,三天就可以了。

【番茄浓汤配芝士面包】

中午来用午餐的时候,请一定要掂量一下自己的胃口,如果点了一份主菜,还想先喝碗番茄浓汤的话,你最好有强于常人的胃口。

原因很简单,看看番茄浓汤搭配的大面包,上面厚厚一层烤融化的芝士,那热量可不是一般的大哦——但是忍住不吃,我又不相信谁有这分定力了。

杭州菜里有一道叫“乡下浓汤”,考究的,要用整只整只的番茄,长时间炖煮而成的,与这道番茄浓汤有呼应之势,旁边可以配上一块东坡肉,就更有感觉了。

【绿奇诺麦沙拉】

奇诺麦产于南美,可以取代米饭,热量又大大低于米饭,当初印加人就是把这个当成主食的,可惜揍不过吃海鲜饭的西班牙人,被灭了门。

后来,西方人看上了这种低热量谷物。这道沙拉用奇诺麦混以柑橘香葱酱,拌了开心果碎、芝麻菜和青葱,一片绿意盎然,有点像是西方人的农家菜。

看到这个,我想起十数年前去太行山,到当地探望一个残疾网友。他家穷困,负担不起顿顿吃大米,春天槐花开时,就把槐花收集起来,腌一下存着,每天蒸一点,搭配着米粥当作主食。后来我们断了联系,不知道,他现在全家是否安好。

【肉糜糕三明治】

肉糜糕相当于欧洲内陆地区的肉面包,区别是传统的肉面包是牛肉和马肉混合做的,这道肉糜糕有点中国特色,是用小牛肉、猪肉和鸭肉混合制成。

肉糜糕里还拌进了蔬菜粒,既有复合的鲜香,也有水分,往面包里一夹,霸气十足,吃一整个下去,足够肚子撑一个下午了。

【感恩节三明治】

现在中国的火鸡食材,还是以进口为主。据说中国的苏北、山东和新疆也有大量养殖火鸡,可惜个头和肉质都不理想。不过火鸡这东西,在西方本来就是牛肉的替代品,偶尔吃着玩玩,当成日常肉食,是没法跟我们中国的本土鸡肉比的。

这道菜里,火鸡先在特制的酱汁中浸三天,保证肉汁鲜嫩。烹饪时,肚子里塞了面包、苹果、核桃和洋葱,进烤箱,最后配上蔓越莓酱和火鸡肉汁,做成三明治。如此繁复的过程,也只有在西餐比较风行的上海,才有厨师愿意做。

【珍宝蟹和虾仁蛋糕】

我问你,给你一块加足奶酪铺满水果配上浓稠巧克力酱的蛋糕,再给你一块用现拆珍宝蟹肉加黑虎虾仁,配上甜椒、洋葱、柠檬和蛋黄酱做成的“蛋糕”,你会选哪块?

怎么样,动摇了吧,我可以理解你们,再口口声声说“超爱甜品”的人,在海鲜面前也会懂得“有所不为”。好吧,选了这块珍宝蟹和虾仁蛋糕,甜品们也会谅解你的。

【蒙古猪排】

蒙古猪排里的猪排当然不是蒙古产的,之所以起这个名字,是因为这道菜的口味是东北亚地区的,用黑豆豉酱、海鲜酱、蚝油和香料混合调味,大抵是朝鲜半岛、中国东北到蒙古这一带的口味。

上等的猪排厚切(相当于两块普通大排的厚度),肉汁都锁在里面,肉味也更浓郁,是我最喜欢的主菜之一,就算撑到了嗓子眼,猪排上来,也是要动一下刀叉的。

【乳清炸鸡】

炸鸡这东西,是有魔性的,人们一边争论着炸鸡是否健康,一边将大块大块的鸡肉填进肚子里。我在公司里带团队的时候,每每知道晚上要加班到很晚,下午五点就叫上一堆炸鸡收买人心,总能换得大家群情激奋,舍命工作。

有机农场里至少生长九个月的鸡,用乳清腌制一天半后再炸制,使得颜色淡雅、鲜嫩多汁。这个炸鸡一定要大份,一大盘子上来,非常可观,又香得很,就算前面吃了不少东西,也会再次唤起战斗欲望。

【炸鸡和华夫】

在华夫饼上堆乳清炸鸡,是炸鸡的终极形态,让热量随着香味游走全身,在周末好好地放肆一下。这是一道美式硬派菜,起源于洛杉矶,发扬光大与纽约黑人区,在美国,胃口大的,一大早就吃上这个了,还得淋一些枫糖浆,这就是那边胖子多的原因之一了。

不过,话说回来,人要是活得开心,不就是时不时能有个痛快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