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開心果媽媽(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孩子上幼兒園了,作爲家長,縱使有萬般不捨,也不得不放手,讓孩子開始走自己的人生。終究,父母不可能陪伴孩子走一輩子。

而孩子到了幼兒園之後,家長們也開始操心了。畢竟不生活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孩子在幼兒園過得好不好,有沒有被小朋友欺負,老師喜不喜歡自家寶寶等等,家長都不得而知。

一般這時候,家長會去問老師。但老師說得是否是事實,家長不得而知。如果可以,其實家長最好是去問小朋友。

有些家長會說,問孩子問不出什麼。那麼家長回想一下,你問孩子的,是否都是"今天表現好麼"、"今天開不開心"、"今天有沒有喫飽"等問題?

這些問題看似沒啥問題,但家長仔細看一下,這些問題問得都非常寬泛,孩子其實很難回答。而家長真正想問出什麼,一定要問得具體,問得讓孩子明白。

想知道寶寶在幼兒園過得好不好?5個問題,放學回家後一問便知

1、今天在幼兒園,有哪些好玩兒的嗎?

寶寶上幼兒園,日常活動最多的,就是玩兒。問孩子這個問題,孩子回答起來會比較容易。

問這個問題,其主要目的,便是引導孩子去回憶,今天玩兒了什麼,因爲玩兒,會讓孩子開心,忘卻那些不開心的事情,

引導孩子回憶,強化孩子在幼兒園高興的事情,這會消淡孩子對幼兒園的"不喜",逐漸愛上在幼兒園的生活。

2、今天在幼兒園,學到了什麼,可以教媽媽嗎?

孩子的模仿能力是非常強的,老師,是孩子正式接觸的第一個職業,大多數孩子,都會模仿老師教學生的模樣,去教導孩子所選出的學生,或許學生只是一隻玩偶熊。

家長可以利用孩子這樣的心理,問孩子學了什麼,然後教給媽媽。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會重視老師教授的內容,其實,這就是孩子對進步的關注。在教導父母的時候,孩子也會產生一種成就感、駕馭感。

這一通操作之後,孩子進步了,親子關係好了,孩子第二天上課,更加認真、自律了。

3、今天都喫了什麼好喫的?

幼兒園每週都會制定孩子們的飲食計劃,一般來說,都是營養均衡的。但是,自家寶寶有沒有喫飽,下午有沒有喫到點心,喫的東西是否被其他小朋友搶走等等,家長都不得而知。

開心果媽媽的一位親戚小孩,媽媽問他喫了什麼好喫的,小朋友說喫了蝦、米飯等等,然後小朋友忽然又說:"媽媽,好多小朋友都不喫蝦,就我喫完了,我還想把其他小朋友的蝦給喫掉的,但是老師說不可以。"

家長可以和孩子分享一下,自己中午喫了什麼,然後再問孩子喫了什麼好喫的。小朋友這時候一般會回憶一下,如果沒喫飽,或者被其他小朋友給搶走了,甚至搶了其他小朋友的食物,也會順其自然地說出來。

4、今天,有交到新朋友嗎?

孩子上幼兒園之後,社交,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這時候,孩子會交到屬於自己的朋友,會面臨被拒絕與拒絕,會學會如何與別人溝通等等。

其中,最讓小朋友興奮的,應該就是自己交了新朋友,這是小朋友社交邁出的第一步。家長問孩子有沒有交到新朋友,其實也是對孩子社交能力的一種探尋。

5、有沒有需要爸爸媽媽幫忙的事情呢?

在父母對自己充滿愛的前提下,如果孩子遇到困難,那麼第一件事情便是尋求父母的幫助。而家長問出這句話,倒不一定說,真得讓孩子想出個什麼困難來,讓父母幫忙。

其潛臺詞就是告訴孩子:"孩子,別怕,爸媽是你的後盾,有什麼不開心的、不愉快的,儘管和爸爸媽媽說。"

給足孩子安全感,孩子在真遇到問題的時候,就不容易憋在心底獨自忍受,而是選擇告訴父母。這樣,有些不好的問題就能夠及時發現,避免孩子受到傷害。有兩個問題,可以偶爾問一次

對於以上的這些問題,在寶寶剛入幼兒園的前1、2個月,可能需要經常問。孩子願意回答,家長就認真聽,不願意回答,家長也彆強迫,慢慢引導、觀察就行。

但還有2個問題,雖然比較負面,但是家長也不能不問,偶爾問一次,是必要的。

1、哪個小朋友打人最疼

校園欺凌,其實從幼兒園時期,可能就開始了。開心果媽媽小時候就是,被一個很兇悍的女生給打了,回來不敢告訴家人,直到一次被爸爸剛好看到了,警告了那個小女孩一次,才結束了開心果媽媽經歷的第一次欺凌。

如果問孩子,哪個小朋友欺負他了,孩子不好好回答,那麼就問哪個小朋友打人最疼。如果真有小朋友欺負自家孩子,那這個問題基本一問一個準。

2、哪個老師打人最疼

媽媽:"你們老師好不好?有沒有對你不好的老師?"

孩子:"好。"

媽媽:"你們哪個老師,打人最疼?"

孩子:"張老師!"

孩子會存在一個畏懼心理,有時候父母對孩子再好,面對老師的一句"不許告訴爸爸媽媽",孩子就會嚇得照做,然後,孩子就飽受欺凌。

因爲,家長問孩子有沒有受到老師的欺負,孩子可能不敢回答。但是問到哪個老師打人最疼,孩子腦回路沒那麼快,便如實回答了。

從理論上來說,幼兒園的老師對待孩子,都是非常好的。但是也不乏有極少數的老師,會做一些虐待兒童的事情。

比如,讓孩子快點喫飯,喫慢了就去廁所喫,根本不顧飯菜燙不燙的幼兒園;

比如,老師抱着孩子扇巴掌,全班同學就這麼看着,旁邊的一個老師無動於衷。孩子爸爸返回教室看到這一幕,也打了那個老師一個巴掌,這時候旁邊的老師過來拉人;

比如,孩子身上沒有任何傷,卻沒有傷口,最後去醫院檢查,身上都是一個又一個針眼,罪魁禍首就是幼兒園老師;

……

家長早發現,孩子少傷害。

開心果媽媽寄語

在這個世界上,有人善,也有人惡,幼兒園老師也是。有特別喜歡孩子、熱愛幼師職業的幼兒園老師,也有對孩子不負責喜歡欺負孩子的老師。開心果媽媽相信,前者更多,但是,作爲父母,我們不得不防後者。

如何防?並不是我們一味地去質疑老師,而是用正確的方式知道,孩子在幼兒園,過得到底好不好。

最後,也對幼師們說一句:"辛苦了!"幼兒園剛開學,面對小朋友們的哭鬧,別說老師了,就家長自己聽了都會覺得腦袋嗡嗡響,而在這種環境下,還能安撫好、照顧好孩子們的幼師,真的很偉大,很不容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