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對所有的寶媽來講,最大的希望就是孩子在晚上該睡覺的時候能夠不哭不鬧的安然睡去,畢竟孩子睡覺作爲媽媽的一大難關,每每都是鬥智鬥勇,當寶寶安安穩穩的閉上眼睛呼吸均勻的休息的時候,那個時刻是寶媽最輕鬆的時候。

但是,往往事與願違,不少的孩子對於睡覺可真的是“不感冒”,總是要家長抱着、哄着睡覺,只要一放下,立馬醒過來接着鬧騰,不少的家長就非常頭疼這件事。每每聽到誰誰誰家的孩子睡覺又快又老實的,真的是羨煞寶媽。

其實,一般來講需要家長哄着纔會睡的寶寶,往往會伴隨着每天都晚睡的壞習慣,因爲寶寶在睡覺之前,都會要求爸爸媽媽講一些睡前小故事、拍一拍後背、唱唱歌什麼的,這樣的話,會浪費很多的時間,結果大多數時候都是家長自己迷迷糊糊的,但孩子還是非常清醒。

經過美國睡眠研究協會的研究指出:如果兒童自幼就被父母每天哄睡的話,在後期會產生不少的問題,比如說,孩子會在成長的過程中表現出晚睡、或者是不想入睡的行爲。

而且,不少的寶寶每每到了晚上,還會表現的特別興奮,就一直幹這幹那,哼哼唧唧的拖延着不肯去睡覺,有的寶寶甚至習慣於在父母不耐煩的趕去睡覺的狀態下才會去睡覺。

首先,一般晚睡、不自己乖乖去睡覺的孩子,往往都會有獨立性欠缺的情況。因爲需要父母哄睡的孩子,就會比自己睡覺的孩子更加的依賴父母,因此,建議家長們儘早的培養孩子自己一個人早睡的習慣。

另外,一般晚睡、不自己乖乖去睡覺的孩子,時間觀念也比較弱,因爲會等待父母的睡前小故事、拍一拍後背、唱唱歌什麼的,如果大人比較忙,就會導致孩子睡覺晚,漸漸的失去時間觀念。

雖然說孩子睡覺是一種生活習慣,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睡眠習慣,但是,習慣早睡、並且能夠自主入睡的孩子跟需要哄睡、習慣晚睡的孩子還是有很大差別的,不僅對於孩子身體發育有一定影響,對於往後各種習慣的養成更有一定影響,家長應該儘早注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