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歷史奇葩事:本是豪橫權臣,卻因爲穿衣不講究引發衆怒,死於非命

文/刺客

配圖聲明/本號所使用配圖均來源於互聯網,且難以查證著作權人,若有來源我們定會標記,若有侵權請及時聯繫本號,我們會認真解決!

原創聲明/不易君子爲文史地理愛好者原創投稿徵文平臺,文章原創性均通過作者保證與原創工具檢測,若您發現作者文章有抄襲、洗稿等嫌疑,請將線索發送至後臺,我們會嚴肅處理!

盜用警告/本號已與“維權騎士”簽約,可實時監測全網盜用文章行爲,請遵守道德底線,莫伸手伸手必被捉!春秋末年,周室衰微,諸侯並起,爭戰不息。人們精神信仰崩塌,舊的道德規範和文化秩序受到了極大的破壞。正所謂“王道衰,禮義廢,政教失,國異政,家殊俗,而變風變雅作矣”。(出十三經注疏.毛詩註疏)

在這個時候,作爲周公後裔,禮儀之邦的魯國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衝擊。具體表現就是魯國公室傾頹,“三桓”崛起,把持朝政。

所謂“三桓”是指季孫氏、孟孫氏和叔孫氏三大家族,他們的始祖分別是慶父、叔牙和季友。這三人都是當年魯桓公的兒子,故而得名。

“三桓”中最強橫的當屬季孫氏了。季孫氏當家人季平子、季桓子、季康子以及季昭子在魯國相繼執政,他們佔據費、卞和東野等地,與魯國公室分庭抗禮,權傾朝野,僭越不臣。

尤其是季平子和季昭子,在歷史上曾兩度驅逐魯國的國君魯昭公和魯哀公,是炬赫一時的強橫權臣。

擁有如此權勢,按說個人安全應該不會成爲問題。但事實卻出乎大多數人的意料,季昭子竟然因爲平時穿衣服不講究這一點小事,不幸被人刺殺,死於非命。這一切都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季昭子參考畫像)豪橫不臣,驅逐哀公

魯哀公姬將,是魯國第二十六任國君。他曾於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迎回流落在衛國的孔子。歸國後,魯哀公對孔子非常禮敬,多次向他詢問治國理政道理。孔子病故後,又親制誄文,祭奠孔子,稱其爲“尼父”,態度相當恭謹,是一位比較賢明的君主。

(孔子劇照)

魯哀公在位期間,因不滿季氏專橫跋扈,一直想收回權力。按《莊子》中的說法,魯哀公曾有意讓孔子來做魯國的輔相,但被大臣顏闔勸阻,未能成功。

《史記.魯周公世家》也記載,魯哀公曾到陵阪遊玩,路遇魯國大夫孟武伯。

哀公問他:“請問我會死嗎?”孟武伯答道:“不知道啊!”這說明魯哀公已經深切地感到了三桓的威脅,甚至到了擔心自己的性命是否會不保的地步了。

(魯哀公劇照形象)

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春,季康子去世,其子季昭子秉政。魯哀公覺得這是一個絕好的機會,就暗中聯絡越國,想對三桓發難。三桓聽說這個消息後,也對魯哀公日夜防備,自此君臣猜忌日深。

八月,而哀公離開魯國國都曲阜,來到了陘氏。指揮魯越聯軍對季昭子的封地費邑發起了進攻。不過,貌似魯越聯軍軍紀並不是太好。

因爲,據《曾子.雜篇》說,當時曾子就住在費邑,魯越聯軍進攻時,曾子離開躲避。魯軍毀壞了曾子的房子,事後還是季氏幫助他修好了房子,迎接他回來。

(曾子像)

季昭子不甘心束手待斃,聯合孟孫氏與叔孫氏對魯軍發起了反攻,魯越聯軍大敗而回。魯哀公被驅逐,出逃到衛國,因無法安身,又流落到鄒國,隨後再逃越國。不久被魯國迎回,途中病死在有山氏家。

魯哀公與“三桓”之間的矛盾激化,雖是魯哀公率先出手,但其實深層次的原因,還在於以季氏爲首“三桓”的豪橫不臣。他們把持朝政,架空魯君,掌控着魯國所有的權力,讓魯哀公過着朝不保夕的傀儡生活。魯哀公不顧一切的孤注一擲,不過是無可奈何的自我保護行爲罷了。

(三桓分魯)僭越失禮,欺凌悼公

魯哀公死後,其子魯悼公姬寧繼位。受到魯哀公的言傳身教,他也非常重視禮敬賢能。孔子的高足有若去世後,魯悼公曾親自前來弔唁,可見其敬賢之心,實不下於乃父。

不過,大廈將傾,想憑一人之力挽回,也確實有些力不從心。魯悼公在位時,魯國國力日下,“三桓”也愈加驕橫。

以季昭子爲首的“三桓”,待在自己的封地裏自成一統,他們不再參加魯國朝會,做各種事也不向國君請示和彙報,魯悼公在他們眼中不過是可有可無擺設而已。

(春秋時期的分封圖)

《竹書紀年》中說,晉幽公十三年(公元前421),季昭子曾揹着魯君,在楚丘與晉幽公姬柳會盟,事後又發兵攻取了衛國的葭密,並在當地築城守備。

與外國國君會盟和出兵征戰,攻城略地是何等的大事,季昭子竟然不申請國君同意,可見此時的“三桓”已經跋扈失禮到了何等的地步。

司馬遷在《史記. 魯周公世家》中記載的“悼公之時,三桓勝,魯如小侯,卑於三桓之家。”,說的就是這種情況。

(司馬遷)

另外,《國語》中也說,魯悼公去世後,“三桓”中的叔孫氏,不顧國君喪禮期間只喝粥的規定,肆無忌憚地飲酒喫肉。連同樣跋扈的季昭子都看不下去了,前去勸阻,不過好像也沒起什麼作用,叔孫氏依然我行我素。

繼魯哀公之後,魯悼公其實也是一位賢明的君主。不過,大權旁落,心有餘而力不足,在以季昭子爲首的“三桓”的排擠和欺凌下,盡其一生也未能有什麼大的作爲,只能徒呼奈何了。

(齊魯之地)不重小節,死於非命

魯悼公死後,其子魯元公姬嘉繼位。魯元公在位二十年,也沒有什麼作爲。魯元公死後,其子魯穆公姬顯繼位。

這個魯穆公姬顯卻是個有手段的人。他任用才學優異的儒門學者公儀休爲相。公儀休“奉法循理,無所變更,百官自正。使食祿者不得與下民爭利,受大者不得取小。”(出《史記.循吏列傳》)。

他利用禮制打擊“三桓”勢力,提高國君威信,慢慢將權力從“三桓”手中收了回來。

而以季昭子爲首“三桓”勢力,也漸漸退出了魯國的政治舞臺,回到了自己的封地。《韓非子·外儲說左下》說,季昭子回到封地費邑後,喜歡招攬儒門賢士作爲自己的門客。

他每次見客,都要隆重地穿上朝服,以示尊崇之意。但人性總是有一定惰性的,時間長了季昭子也不免懈怠。

有一次他偶然忘了穿朝服,只穿便服來見賓客。門客們見了,便猜測他已起了厭惡之心,故意失禮。儒家之人對禮儀看得比什麼都重,見季昭子如此,以爲是故意侮辱他們。

是可忍,孰不可忍,門客們一怒之下,紛紛上前圍毆季昭子。盛怒之下,手腳便沒了輕重,不多時,一代權臣季昭子,竟然被門客們給打死了。

當然,也有人認爲,季昭子之死,並沒有那麼簡單。《韓非子·說林上》就記錄一段異乎尋常的話。說得是吳起經季昭子推薦,臨危受命被拜爲魯國大將,對抗齊軍。吳起取得大勝後,卻又被解職。

季昭子死後,有人去見吳起,對他說:“要說殺人這件事,人剛死的時候會流血;過不久血就會結痂,再過一段時間,痂會變成飛灰,而飛灰最終會變成塵土,等到變成塵土後纔會沒什麼危險。現在季孫氏正在流血,前途尚未可知呢!”

這段話雲遮霧罩的,明裏暗裏都是在指季昭子死於陰謀。吳起倒是聽懂了,他二話沒說,拍拍屁股就跑到了魏國,另謀出路。

不過,雖然如此,季昭子對儒家賢士的尊崇,最後竟然要用生命作爲代價,這也太有點令人匪夷所思了。

(魯國世系圖)結語

季昭子作爲一代權臣,憑藉強大的實力,豪橫跋扈,僭越不臣。他驅逐哀公,欺凌悼公,無視元公,無法無天,不可一世。誰想到最後竟然因爲穿衣服不講究這樣的小事,送掉了性命。歷史有時候真的是讓人哭笑不得!親愛讀者朋友們,你們看呢?

參考資料:《史記》《韓非子》《竹書紀年》《國語》《十三經注疏》《莊子》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