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東省的南部,有一個地方叫做蘭陵縣,也就是以前的蒼山縣,它隸屬於山東省的臨沂市管轄,總面積達到1700多平方千米,總人口達到近一百四十萬。那麼這個地方爲什麼會在2014年從蒼山縣改成蘭陵縣呢?

一、咱們先說一說“蒼山”和“蘭陵”這兩個名字的由來

蒼山縣這個名字,應該是起始於1947年,是爲了紀念發生在1933年的 “蒼山暴動”,當時的中共魯南區委決定在這裏設置了蒼山縣。

而蘭陵這個名字的來源就很古老了,蘭陵是我國古時候很有名的地方,從蘭陵建縣開始,到今天已經有了兩千二百多年的歷史了,是現在山東省境內最早設置了縣的地方,所以這裏也被叫做“山東第一縣”。

戰國後期,當時的楚國在這個地方設置了蘭陵邑,秦朝的時候,開始實行郡縣制,在這之後的秦、漢、兩晉、南北朝再到後來的隋、唐、宋各代,都在這裏設置了蘭陵縣或者蘭陵郡,一直到元代初期才被廢止。

二、那麼建國以後,爲什麼要把蒼山縣又改回蘭陵縣呢?

其實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蘭陵縣的名字曾經兩次被恢復過,一直到1953年才被撤銷,轄區大部分劃入了當時的蒼山縣。後來,《地名管理條例》出臺以後,其中又一條規定就是:全國範圍內的縣、市以上名稱,一個縣、市內的鄉鎮名稱,一個鄉鎮內的村莊名稱,不應重名,並避免同音。

在當時,雲南省的大理也有一個“蒼山”,還是一個著名的旅遊景點。這樣,蒼山縣的名字就和外地的地名存在重名和同音的問題,經常會引起一些混淆,有時候還會造成很大的不便。

於是,蒼山縣當地政府在彙集社會各界和廣大羣衆的意見後,提出了將蒼山縣更名爲蘭陵縣的建議,歷經幾年的不懈努力,於2014年1月21日,重新恢復爲蘭陵縣,更名工作終於取得成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