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62年,唐朝軍隊奔赴天山腳下。此時,在唐軍面前的是一羣氣焰囂張的鐵勒軍隊。也許是仗着自己強大的鐵騎,派來了10幾名將士前來挑戰。未曾想到的是,唐軍中有一主將應聲而出,嗖嗖聲中射出了三箭,敵營陣中三人應聲落馬。見此陣勢,敵軍忙於逃竄,一下子潰不成軍了。此後,該將又命人坑殺了敵軍十幾萬將士。這位將軍最後贏得了“三箭定天山”的高度美譽。他就是唐朝一代名將薛仁貴。

薛仁貴出生在隋朝大業末年,這個時期楊廣敗光了祖宗基業,國民早已困苦不易,因爲早已失去了民心,所以各地農民都已揭竿而起。正因爲如此,薛仁貴曾經當過小小公務員的父親在動亂中死去。失去了支柱的薛仁貴只能過起了躬耕的生活,以種田謀得生存。

幸運的是,隋朝動亂之後,人們終於迎來了一個偉大的事業。618年,一個偉大的政權誕生了,那就是唐王朝。政權建立之後,李世民通過不斷的披荊斬棘,剷除了各種敵對勢力,最後並以個人的魅力和手段成了偉大的帝王,開創了王朝的第一個盛世。

李世民當上皇帝之後,繼續這他的文韜武略。他不忘前人的事業,儘管隋朝曾有過三徵高句麗的失敗,但李世民並未放棄,而是繼續着這種軍事行動。644年,李世民再一次有了討伐高句麗的軍事行動,並令人在民間招募兵士。

此時,張世貴正在山西絳州招募將士。30歲的薛仁貴此時依舊爲謀生和求得葬父的墓地而苦惱着。

但,人生有目標便有了希望。薛仁貴出生之地,從來就是名將輩出的地方,薛萬徹、薛世雄等都是這一代人士。薛仁貴的祖上也是南北朝時期的猛將之一。在耕田之餘,他仍未忘記習武,這也爲進入沙場作了準備。

不僅如此,他還幸得賢妻的支持,她說大丈夫就應該去沙場效命,建功立業。於是他放棄了農業進入軍營,成爲了張世貴的部下。

只是他進入軍營之後,只是一名臨時工,可是往往就是臨時工爲了有好的前程往往比正式工更勤奮積極。645年,薛仁貴在征討高句麗的戰爭中嶄露頭腳。

某一天,高句麗的軍隊如銅牆鐵壁般圍住了唐軍,唐軍絲毫無法突圍而出,情況十分危急,隨時都有被全殲。就在這火燒眉毛的危急時刻,薛仁貴騎着白馬,大踏步而出,斬下了敵軍將領的首級。經此一戰,薛仁貴開始聲名鵲起,並在此後的一場戰爭中得到了唐太宗的賞識。

那是在安市城的包圍戰之中,他一馬當先,身穿白袍,手持畫戟,早已在敵軍中有聲明的他所到之處,敵軍皆望風而逃,薛仁貴在這場戰役中斬獲敵軍二萬餘首級。

李世民也被這大場面震撼住了。戰役結束後,李世民向部下問道這個人是誰,並喜得一名猛將,並說他值得高興的是得到了這樣的將領,而不是得到了遼東之地。他也不負衆望,最終爲平定遼東打下了堅實基礎。

666年,薛仁貴一路高歌猛進,佔領了多座城池,並於兩年之後,在平壤與唐軍會和,自此,平定遼東終於得以實現。

作爲猛將的薛仁貴難得是遇到了一個具有開疆擴土的皇帝。唐高宗在歷史的評價中並不高,但大家不知道是他在位期間,唐朝的疆域得到了極大的拓展,鐵勒被滅,吐蕃大敗,百濟不得不屈服……只是由於父親和老婆太強,自己顯得位置毫不突出。

當然,這位身經百戰的將軍也有過失敗,那就是在大非川之戰中。670年,唐高宗出兵征討吐蕃,另薛仁貴爲主將,給他安排了副手郭侍封。郭作爲貴族出身,不僅才能卻平庸不堪,而且性格也多有缺陷,那就是不聽人言,私自做決定。

薛仁貴率領唐軍一路勢如破竹,在大非川俘獲了多種戰略物資。他知道這種態勢支撐不了,要一方守備,一方出兵。哪知,郭不聽勸告,打心眼裏瞧不起別人,決定自己帥軍前進。就在此時,吐蕃大批軍隊趕到,唐軍被打得大敗,只好撤退。

失敗歸來的薛仁貴被貶,並被流放。直到681年,已過花甲之年的他再一次出兵瓜州,而這也是他的最後一場征戰。據說,敵軍不相信唐軍主將是薛仁貴,他摘下展架,露出真容,敵軍見到之後有的大驚失色,有的見狀而投降。薛仁貴抓住這機會,發起了進攻,唐軍取得全勝。這場戰爭結束之後,薛仁貴於當年去世。

一位默默無聞的農民因爲抓住了一個機遇,而成爲名耀千古的名將,靠的是自身的能力和努力。這也告訴世人:人生永遠都不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