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堡之變,明朝精銳三大營基本被打空,文武地位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很多文人倚靠科舉制度坐上了高位。

有句俗話說得好,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在明朝文官中間有很多的派系,他們背後都有靠山,其中東林黨的靠山就是整個南方的資本意志。

古代王朝的基本政策就是重農抑商,然而到了明朝末年,秩序被徹底改變,商人們大肆在朝中扶持自己的代言人,東林黨便是其中最顯著的代表。

後金入關後,南明在南京建立,縱觀史書,有不少蛛絲馬跡都指向了南方富商,如果不是這些人又出錢又出糧,南明不可能堅持20年。

那麼問題來了,在明朝顯赫一時的東林黨人,爲何在明朝建立後就銷聲匿跡了?

歷史學者表示,其實原因很簡單,遊戲規則變了。明朝是漢人王朝,所以科舉都是不拘一格降人才,但是清朝不同,他們對漢人十分提防,漢人通過科舉上來,根本不可能掌握核心權力。

在這樣的情況下,南方富商顯然不可能繼續資助東林黨,那麼隨之東林黨也就沒什麼地位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