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第一章,提到了奸臣公報私仇一事。

先前東京幫閒的“圓社”高二,做了殿帥府太尉,上任當天,因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未到官司點卯而動怒。

王進擔心高俅對他繼續迫害,無奈之下帶着娘,到延安府投奔老種經略相公。

這件事,奸臣之壞被刻畫得淋漓盡致,也爲後來豹子頭林沖被迫害、青面獸楊志被棄用、及時雨宋江被毒殺等奸臣高俅做下的惡事埋下了伏筆。

高俅打了王進嗎?

沒打。

原著道:

衆多牙將都是和王進好的,只得與軍正司同告道:“今日太尉上任,好日頭,權免此人這一次”。高太尉喝道:“你這賊配軍,且看衆將之面,饒恕你今日,明日卻和你理會。”

當然,影視劇裏多半是打了,爲了迎合大衆嘛。

可真要打個皮開肉綻,王進怎麼可能從河南走到山西呢,原著可是說的很清楚,王進的娘騎馬,王進牽馬。

正因高俅的沒打,纔有了王進輕鬆遠走他鄉的機會。

高俅是奸臣,一衆牙將能說服他嗎?

顯然不能。

高俅是太尉,他真的想收拾王進,王進捱打不說,不捱打也跑不了。

所以,高俅拿王進“開刀”另有原因,不僅僅是私仇那麼簡單。

1、高俅的處境

高俅能當上太尉,是因趙佶從端王變成了宋徽宗。

宋哲宗趙煦25歲就死了,他若沒死,端王還是端王,高俅還是陪端王踢毬的混混,哪天端王膩了,高俅就會被亂棍打出端王府。

高俅一步登天,但他沒有沾沾自喜,而是很冷靜的分析了自己。

清楚自己只會踢毬,宋徽宗給他官做,那是一時興起,假如他一直都是隻會踢毬的人,遲早會被淘汰。

官是坐上了,可大家都看不起他,太尉一職根本坐不穩。

由於身份低微,人脈有限,高俅想在官場立足,只有一個辦法,利用皇帝的寵信培植自己的勢力。

想以混混的身份培植自己的勢力,利用權力立威是最好的選擇。

爲了達到這個目的,他開始不擇手段。

2、王進的身份

無緣無故打麾下的教頭,顯然不行,《水滸傳》裏的奸臣也只是奸臣,還沒到隻手遮天權傾朝野的地步,做事也都有顧慮。

所以,高俅需要一個由頭,需要一個目標。

沒上任之前,他就找好了,那便是教頭王進。

王進,前都軍教頭王升的兒子,也就是教頭的頭(之一)。

王升爲人不錯,教頭們與他的關係很好。

王進的教頭,是上任太尉舉薦而來,也是看在王升的面子,並且王進也的確有真本事。

王進雖然是個普通的教頭,但其他教頭都因王升給他面子,王進成爲都教頭是遲早的事,在同僚眼中他已經是都教頭了,就差一個任命。

這樣的王進,有時候說句話比太尉都管用,上官賞識,同僚給面子,王進上不上班或者隨便找個理由不上班,那是常有的事。

所以,病假有時間限制,但這時間可以延長,直到王進想上班爲止。

這可不是胡說八道,王進若是真病到連班都上不了,連點卯都做不到,那得躺牀上起不來,根本不可能帶着娘遠走他鄉。

王升打過高俅,王進有些飄,這父子倆給了高俅機會。

高俅若能拿下王進,其他教頭都會聽話,高俅的太尉就坐穩了。

於是,高俅拿王進開刀。

王進的病,其實早就好了,只是想借着病假多休息幾天,誰都明白,教頭們也只是互相打打掩護,誰還不用着誰呢。

假如高俅僅僅是公報私仇,衆牙將求情也無濟於事,王進不被打死都是幸運。

太尉新官上任,王進不點卯,太尉沒面子。

衆牙將求情,高俅的面子有了,接下來可以用王進立威了。

高俅想通過此事給王進一個下馬威,讓他服軟,做高俅的心腹,其他教頭也都會跟着王進,與高俅一條心。

同時,高俅也藉此事告訴教頭們,得罪太尉的下場會很慘,接下來只能求饒,否則沒活路。

高俅見了太多爲了官途而放下身段低三下四的官員,認定了王進也會如此。

只可惜,高俅千算萬算,沒算到王進有一個有主見的娘。

王進回到家,跟母親說了此事,王進的娘決心離開,讓王進去別的地方發展。

高俅利用王進的計劃落空,但也起到了立威的效果,王進被逼走了,其他教頭也都怕了,高俅這個混混不簡單。

結語:

假如王進不點卯,高俅沒動怒,甚至是忍了。

結果會怎樣?成爲笑柄,衆教頭沒有一個聽話,後來的林沖真能闖進太尉府殺高衙內。

高俅是奸臣,不是好人,但他也是有過人之處的。

沒有過硬的踢毬功夫,怎麼會有端王的賞識;沒有駕馭部下的能力,怎麼會有久居朝堂的混混兒太尉。

想有成就,還得有真本事。

有真本事,早晚會成功,雞毛也能上天。

別怪老天爺不給飯喫,只怪自己沒有一技之長,只怪自己情商智商都太低。

注:本文所用圖片來自互聯網,很難覈實明確出處,如涉及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