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國內的電影院基本都可以正常營業了,這對於喜歡看電影的人來說這是一個好消息,只是電影院的人氣還是不行,主要還是因爲沒有強有力的大片上映,很多人沒有去電影院的衝動。

目前各大院線上映的電影裏,最吸引的人也就兩部了,《八佰》和《信條》這兩部電影,其他基本都是小衆電影,或者以前的經典影片,想必是因爲電影出品公司對如今的上座率有所擔心,所以大製作電影上映的不多。

管虎的《八佰》上映已經20天了,票房依舊保持較高的票房佔比,如今票房已經超過24.8億了,如果能撐到國慶檔,突破30億的票房還是有很大希望的,《八佰》作爲第復工後第一部上映的大片,表現十分給力,不僅激活了當下的電影市場,也拯救了華誼兄弟電影公司,不然我們很有可能看不到華誼兄弟了。

而諾蘭大神的《信條》原本因爲會是《八佰》的絆腳石,畢竟諾蘭出品的電影幾乎都是經典,估計在《信條》上映時候,《八佰》的出品方華誼兄弟估計心裏也犯嘀咕,好不容易出一部爆款電影,還碰到諾蘭這個硬茬,不過看到這幾天《信條》的表現,華誼兄弟基本可以鬆一口氣了,《八佰》的戰鬥力還是很強的。

電影《信條》剛上映的時候,排片率達42.8%,比《八佰》還要高出6%,但儘管如此,《信條》的票房沒有想象中的爆炸,因爲很多人對這部電影的評價是“看不懂”,所以豆瓣評分也從剛開始的8.4分下滑到現在的7.8分,排片率也就跟着下來了,《八佰》現在排片率重回第一。

《八佰》這部電影能上映也是經歷了重重波折,在去年就說要上映,網上已經開始預熱了,還記得短視頻網友和王千源那個對話嗎:

王千源:“他們有多少人?”

網友:“三十萬人”

王千源:“我們有多少人?”

網友:“八百人”

王千源:“揍他!”

結果呢,在大家的滿滿期待中,宣佈撤檔,原本以爲《八佰》再次上映遙遙無期,結果經歷刪減後,反倒成了影院復工後最大的贏家,在很多電影公司倒閉的當下, 華誼也是孤注一擲,他一定有“賭的成分”,但是他賭對了,《八佰》成功了。

或許是因爲大家已經憋了半年,看到《八佰》這麼一部熱血的電影,加上以前抗日神劇太多,《八佰》則更加接近原始戰場的慘烈,於是就點燃了很多人心中的那團火焰,看完真的是熱血沸騰。

哪有什麼手撕鬼子的武林高手,如果真的如神劇裏那樣經常打勝仗,也不至於打八年,如今我們的詩和遠方,真的是無數先烈用生命換來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