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色影無忌

自2019年2月松下正式發佈LUMIX S1/S1R後,今年PhotoTrend專訪中松下影像事業部總監曾表示松下希望擴大其產品線,並推出價格合理的L卡口全畫幅無反相機。通過兩段松下官方預告視頻,LUMIX S5出現在大衆面前。9月2日松下正式發佈LUMIX S系列第四款產品LUMIX S5。

按照松下的說法,LUMIX S5是將LUMIX S1系列靜態和視頻性能凝聚到GH5相近的高便攜機身中。如果我們簡單將LUMIX S5理解成LUMIX S1的縮小簡化版,這種概括並不準確,LUMIX S5擁有比LUMIX S1更高的內錄視頻規格:4K 60p 4:2:0 10bit、FHD 180fps變速。那麼LUMIX S5與LUMIX S1之間有哪些異同,LUMIX S5又有哪些優勢?下面筆者將LUMIX S5與LUMIX S1(升級祕鑰固件後)的參數進行一番比較:

規格對比

從參數對比,我們可以看到LUMIX S5與LUMIX S1的影像核心元件應該是相同的,LUMIX S1主要優勢是連拍速度、最大連拍張數、取景器規格、屏幕分辨率、防抖性能,而LUMIX S5採用側開式翻轉屏,機身更小更輕,視頻功能更強。整體來看,松下LUMIX S5並不是單純的LUMIX S1低階版,而是有意強化視頻能力,屬於便攜照片/視頻混合相機。

外觀設計

左:GH5  右:S5 

松下LUMIX S5的機身設計與LUMIX S1/S1R一脈相承,走硬朗方正路線,機身尺寸更加緊湊,約 132.6 x 97.1 x 81.9mm三圍明顯比LUMIX S1/S1R(約 148.9 x 110.0 x 96.7mm)小一圈,一改松下此前“巨單”的印象。單就這次“瘦身”結果來看,LUMIX S5無論尺寸還是重量都與自家M4/3系統LUMIX GH5相近,與佳能、尼康全畫幅無反主力機型處於同一水平線上。

LUMIX S5機身由鎂合金完整的壓鑄主體組成,並且具有防濺/防塵設計。藉助散熱組件的最佳佈局,熱量可以有效地傳遞到外部,從而長時間穩定,連續地進行視頻記錄。下面談談LUMIX S5相對LUMIX S1/S1R一些細節變化。

相機正面,LUMIX S1/S1R在卡口左側有三個按鍵, LUMIX S5取消了一個Fn按鈕。而在卡口右下角松下也取消了Fn撥杆(用於切換MODE2)

松下LUMIX S5最大變化在相機頂部,整體佈局與LUMIX G95類似,LUMIX S5將LUMIX S1左肩雙層撥盤一分爲二,左肩設有獨立的驅動模式撥盤,但由於右肩膀取消肩屏,將左肩上層的拍攝模式轉盤挪到右肩。需要注意的是LUMIX S5的拍攝模式轉盤軸心沒有鎖定按鈕。

相機右肩,LUMIX S5有幾點設計與LUMIX G95一致:拍攝模式轉盤設有電源開關、前撥輪套在快門周圍,而紅色視頻錄像按鈕與 LUMIX S1H一樣,在右肩非常明顯的位置,從這一設計我們可以看到這款相機非常重視視頻功能,用戶可以在更加明顯的位置按下該按鈕。

LUMIX S5的電子取景器規格相比LUMIX S1/S1R有明顯降低,約236萬點精度和約0.74倍放大倍率,在一衆全畫幅無反中算比較低的,如果是屏幕取景爲主的視頻用戶自然無所謂,但對主要用EVF取景拍照的用戶,這款相機的取景體驗與LUMIX S1系列存在明顯差異。

松下LUMIX S5背部按鍵設計與LUMIX S1/S1R相似,但由於機身尺寸變小做了一些簡化。LUMIX S5將“軍艦頭”側面LVF切換按鈕挪到取景器左側,取消了操作鎖撥杆。像AF模式按鈕、對焦模式撥杆、AF ON按鈕、搖桿、Q按鈕、控制撥盤、MENU/SET按鈕等均與LUMIX S1/S1R類似,只是搖桿長度有些短,在AF模式按鈕、AF ON按鈕兩個“高”按鈕之間,盲操作不容易摸到。控制撥盤下方松下將取消按鈕和刪除按鈕合二爲一,DISP按鈕挪到外側。

LUMIX S5並沒有採用LUMIX S1系列的翻折屏設計,而是與LUMIX GH5相同,搭載側開式翻轉屏,不僅可以上下翻轉還可以轉到前方自拍。這塊3.0英寸LCD顯示屏,具有184萬的分辨率,比LUMIX S1系列略低,可提供觸摸控制。需要注意的是這種側軸翻轉屏可能會遮擋接口插線或者插線後影響屏幕轉動。

接口方面,松下LUMIX S5側面兩個膠皮蓋下、從上至下分別是外置麥克風插孔、耳機插孔(返聽)、HDMI、USB-C(USB 3.1)。需要注意的是LUMIX S5採用微型HDMI D型而不是 LUMIX S1系列的標準HDMI A型接口,牢固性要差一些。

續航方面,松下LUMIX S5採用新的DMW-BLK22鋰電池,這塊電池2200mAh容量(7.2V 16Wh)與佳能、尼康最新一代電池容量相近,DMW-BLK22電池容量介於LUMIX S1系列的DMW-BLJ31GK和LUMIX S GH5等機型的DMW-BLF19(1860mAh)之間。需要注意的是LUMIX S5不兼容LUMIX S1系列的電池,而LUMIX S5的DMW-BLK22可以用在LUMIX S GH5、LUMIX S G9等機型上,反過來DMW-BLF19並不支持LUMIX S5(S5的電池有個圓弧斜角,電池倉口也有圓角,方形電池無法塞入)。儘管LUMIX S5的電池容量降低,但考慮到EVF、LCD分辨率降低,五軸防抖性能也有所下降,最終續航上可達約 440 張(LCD取景),與LUMIX S1的420 張(使用SD卡)處於同一水平線上。另外,LUMIX S5也可通過USB-C充電,但充電速度比LUMIX S1系列慢。

存儲方面,LUMIX S1/S1R採用XQD+SD雙卡槽設計,其中XQD卡槽兼容CF Express。雖然是雙卡槽,但兩種存儲卡類型,而且無論是XQD還是CF Express,新型存儲卡不僅昂貴還需要專用讀卡器,增加購買成本。LUMIX S5採用雙SD卡槽設計,其中卡槽1支持UHS-II,這一細節改變對用戶更爲友好。當然沒能雙卡槽均支持UHS-II還是比較遺憾的。

除了LUMIX S5機身,松下爲了滿足用戶輕便和Vlog需求,推出搭配S 20-60mm F3.5-5.6,這款鏡頭小巧輕便,擁有20mm超廣角,非常適合用戶自拍Vlog帶上環境背景。

菜單功能

菜單界面和功能設置上LUMIX S5繼承了LUMIX S1/S1R絕大多數內容,下面重點談談幾個功能:

快門類型

LUMIX S5提供自動切換、機械快門、電子前簾快門、電子快門、電子快門+慢速快門降噪幾個類型選擇。其中機械快門和電子快門最高均能達到1/8000秒,而開啓電子前簾快門最高快門速度限制在1/2000秒。

頭部偵測

LUMIX S5採用了先進的深度學習技術,可以檢測特定的對象-人類和快速移動的動物,包括犬科,貓科和鳥類。尤其對於人而言,除了眼睛,面部,身體之外,實時檢測技術還可以單獨識別頭部,以提供更精確的對焦。另一方面,對DFD技術的改進增強了AFC,該功能還使用戶能夠始終跟蹤小的或快速移動的物體,以便在釋放快門時以清晰的焦點捕捉它們。此次LUMIX S5採用最新算法,靜態和動態AF均有提升(LUMIX S1/S1R可通過固件更新升級)。

從實拍來看,根據人物遠近,當全身時進行身體識別,而走近後臉部比例增大進行面部識別,轉身時則進行頭部識別。頭部識別的加入可以很好銜接人物轉身面部消失時的對焦跟蹤。

五軸防抖

LUMIX S5集成了機身五軸防抖。松下開發了一種算法,可以精確地計算不僅從陀螺儀傳感器而且從圖像傳感器和加速度傳感器獲取的抖動信息。這樣可以進行更準確的抖動檢測和補償,從而可以使快門速度降低5檔(搭配20-60)。結合身體相機和O.I.S。(5軸) LUMIX S系列鏡頭中的(2軸光學防抖),5軸Dual I.S。 2校正能力最大化,可以使快門速度降低6.5檔(搭配70-200)。相比之下,LUMIX S1雙效 I.S。可實現最高7檔效果(最新固件),數據上LUMIX S5略弱於LUMIX S1。

從實拍來看關閉防抖時,走動時畫面上下有明顯抖動,而跑動時畫面已經“山搖地動”;開啓五軸防抖後,走動時上下抖動明顯減輕,而跑動時畫面晃動也有一定抑制,只是五軸防抖會給畫面帶來一定左右拉扯感。

高分辨率模式

LUMIX S5和LUMIX S1R/S1一樣支持高分辨率模式,利用 機身 I.S。(圖像穩定器)機制,在移動傳感器的同時自動拍攝 8張連續圖像。這 8 張圖像由維納斯引擎合成爲一幅圖像。LUMIX S5和LUMIX S1一樣可合成爲9600萬像素(12,000 x 8,000像素)的照片。此模式適合使用三腳架來拍攝包含靜態對象的風景照或者靜物,考慮到場景中包含移動對象的情況,可以使用子選項來抑制運動模糊。

高分辨率模式 畫質對比截取位置

左:24M 右:96M 中心

左:24M 右:96M 邊緣

從對建築物實拍來看,9600萬像素圖片尺寸更大,建築物100%畫面細節比2400萬像素圖片更多,也更加清晰,即使是在畫面邊緣,同樣能夠提供更清晰的畫面。當然由於是多張拍攝合成,對於馬路上行駛的汽車會變成多個重影,建議用戶使用該模式拍一些靜態的事物。另外,需要注意的是LUMIX S5相比LUMIX S1新增了4800萬像素模式,可以讓用戶有一個折中的選擇。

高感畫質測試

LUMIX S5與LUMIX S1一樣,搭載約2420萬有效像素CMOS傳感器,實現ISO 100-51200的常用感光度範圍(可擴展至相當於ISO 50-204800)。爲了驗證它的高感畫質,筆者將相機搭配S 20-60mm F3.5-5.6鏡頭,設置爲RAW+JPG、矩陣測光、自定義白平衡、焦距50mm、光圈f/8.0。由於目前Adobe Camera RAW不支持LUMIX S5的RAW文件,以下采用SILKYPIX Developer Studio 8 SE(版本8.0.7.1)解RAW關閉降噪進行畫質測試

感光度測試截取位置

左:RAW  右:JPG

ISO100

ISO200

ISO400

ISO800

ISO1600

ISO3200

ISO6400

ISO12800

ISO25600

ISO51200

ISO102400

ISO204800

從測試結果來看,LUMIX S5在ISO800以內,畫面清晰乾淨,沒有噪點影響;上升至ISO1600,RAW的畫面開始出現噪點,使得畫面開始粗糙(參看藍色塑料元件表面),JPG由於降噪作用,很好得保持畫面乾淨;ISO3200-6400,RAW畫面中彩色噪點逐漸增加,JPG則因爲降噪,畫面依然保持乾淨,但出現輕微塗抹感;上升至ISO12800-25600,RAW畫面彩色噪點明顯加重,JPG降噪強度加大使得畫面偏肉;ISO102400-204800,RAW的畫面紅綠噪點密佈,ISO204800更是出現變色,而JPG畫面降噪塗抹明顯,細節損失較多。從測試結果來看,LUMIX S5的高感表現與LUMIX S1相當,擁有較好的弱光畫質。

寬容度測試

至於寬容度,LUMIX S1的傳感器在原生ISO100下表現不錯,而LUMIX S5搭載的傳感器與其相同。理論上LUMIX S5能延續LUMIX S1的優勢。筆者採用“暴力還原”的測試方法,相機使用ISO 100、F8光圈,在正常曝光基礎上分別進行+2、+1、-1、-2、-3曝光補償,如此得到過曝、欠曝嚴重的RAW照片,放到SILKYPIX Developer Studio 8 SE解RAW,將曝光向相反的程度進行還原。(SILKYPIX Developer Studio 8 SE僅支持±3)

左:原圖 右:調整後

+1EV拉回局部

+2EV拉回局部

+3EV拉回局部

從“暴力”測試來看,+1過曝這種情況下,松下這款相機都能做到很好的“還原”;+2過曝情況下,可以拉回絕大多數細節,白色高光部分比較難拉回;+3過曝情況下,我們可以看到高光部分已經很難拉回,畫面出現偏色。

-1EV拉回局部

-2EV拉回局部

-3EV拉回局部

再看欠曝還原,-1、-2檔兩款相機基本能做到完好的還原,畫面非常純淨。將欠曝拉低到-3檔時,松下這款相機暗部會變得輕微粗糙,但依然保持的較好。LUMIX S5這一表現與LUMIX S1基本一致。

4K超清視頻

4K規格設置

4K 60p視頻截圖 (APS-C 點對點 視角)

4K 30p視頻截圖 (全畫幅  視角)

LUMIX S5支持最高4K 60p / 50p 4:2:0 10bit(APS-C畫幅)和4K 30p / 25p 4:2:2 10bit(全畫幅)內錄。它還具有4K 60p / 50p 4:2:2 10bit的HDMI輸出的能力。 對於4K 30p / 25p 4:2:0 8bit內錄,沒有時間限制,而對150Mbps以上的視頻規格(如4K 60p / 50p 4:2:0 10bit、4K 30p / 25p 4:2:2 10bit)限制爲30分鐘。

4K 30p 標準

4K 30p V-Log

LUMIX S5提供了14檔以上的動態範圍,與電影攝影機一樣寬,並且具有V-Log / V-Gamut兼容性,並帶有流行的比色法,稱爲“ VariCam Look”。 V-Log呈現非常平坦的圖像,同時保留圖像內的所有顏色信息。這意味着當圖像經過後期製作過程時,可以發揮更大的播放效果。 LUMIX S5的CMOS傳感器實現了稱爲V-Gamut的寬色域,這是S5的最佳色彩空間,並實現了比BT.2020更寬的色彩空間。 用戶可以免費下載用於VariCam電影攝影機的35個轉換LUT,以在LUMIX S5中使用。很容易將色調與S1H / S1的V-Log和GH5 / GH5S的V-Log L中記錄的素材進行匹配。還提供諸如波形監視器和V-Log View Assist之類的實用工具。

LUMIX S5還提供了多種記錄格式和模式,包括4:3變形模式,慢動作和快動作,4K / 60p間隔拍攝和4K HDR。

“慢速和快速”模式

在“慢速和快速”模式下,LUMIX S5可提供視頻慢動作和快動作4K(1-60fps,從30倍快到2.5x慢)或FHD(1-180fps,60x到7.5x慢)。在此模式下,也可以使用AF 進行對焦,需要注意的是當幀頻設置爲150 fps或更高時,AF模式將切換爲MF,且當幀頻設置爲180 fps時,視角會減小。 連續錄製時間超過30分鐘時,錄製停止。用戶也可以使用模式撥盤直接訪問S&Q模式。

從實拍來看,(60p/180fps )3x慢速模式下能夠很好展現打火機打火瞬間手指按動、火苗冒出的細微變化,如果將拍攝幀率設爲24可以獲得更慢的效果。

雙原生ISO

LUMIX S5具有雙原生ISO感光度,這是松下專業電影攝影機VariCam系列中首次引入的技術。通常,使用單個基本ISO圖像傳感器時,感光度會隨着噪聲的增加而增加。但是,LUMIX S5中具有Dual Native ISO的圖像傳感器通過在增益處理之前,根據靈敏度選擇最佳電路來最大程度地減少噪聲的產生。因此,它可以最大程度地記錄ISO 51200高感光度。 雙原生ISO爲電影創作者提供了更多的藝術選擇,以及在場景中使用較少光線的能力,從而節省了時間。 LUMIX S5的雙原生 ISO 普通模式爲100和640,V-Log模式爲640和4000,HLG模式爲400和2500,Cinelike D2 / Cinelike V2模式爲200和1250。需要注意的是,LUMIX S5的雙原生ISO是自動運行,此前推出的LUMIX S1H可以在自動、Low和High中進行選擇。

在視頻上,LUMIX S5除了相比LUMIX S1,僅支持MOV和MP4取消了AVCHD、4K 30p 10bit不能無時間限制。其他LUMIX S5都更具優勢,LUMIX S1即使付費升級最高也才能支持4K 60p / 50p 4:2:0 8bit(APS-C畫幅)、V-Log ,更不要提“慢速和快速”模式、雙原生ISO、變形模式等。

另外,松下爲了進一步提高LUMIX S5性能,計劃在2020年底之前對LUMIX S5進行固件更新。除了C4K視頻記錄外,它還將支持通過HDMI以5.9K(5888x3312)分辨率將RAW視頻數據輸出到ATOMOS NINJAV。 29.97p / 25p,4K(4128x2176)59.94p / 50p和變形3.5K(3536x2656)/ 50p。 多種視頻錄製輔助功能,例如矢量示波器顯示,主基座調整和SS /增益操作(SEC / ISO,ANGLE / ISO,SEC / dB)也將可用。添加兩種新徠卡“照片樣式”L.MonochromeS和L.ClassicNeo。LUMIX S5在固件更新後視頻規格將進一步接近LUMIX S1H,而LUMIX S1目前暫無此待遇。

實拍樣片

下面爲筆者用松下LUMIX S5搭配的鏡頭爲S 20-60mm F3.5-5.6。拍攝的樣張(以下樣片僅縮小至1920寬,保留EXIF信息)

評測總結

通過前文的評測,我們可以看到松下LUMIX S5是一款全新定位的產品,松下一直以來倡導照片/視頻混合應用相機,GH系列和S1H讓松下嚐到視頻機的甜頭,由此LUMIX S5加強視頻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單就目前松下S系列,LUMIX S5雖然在EVF/屏幕分辨率、連拍速度、防抖性能等方面與LUMIX S1存在或多或少的差距,但購買松下相機偏重視頻應用的用戶居多,LUMIX S5的側開翻轉屏、高視頻規格、更小更輕機身、雙SD卡通用性等都更具吸引力。目前松下LUMIX S5機身官方指導價雖然高達13998元,但松下線上線下預售促銷價是11998元、搭配適馬45mm f/2.8 DG DN促銷價更是與指導價相當,這無疑大大提升了這款產品的性價比,是目前L卡口中最具競爭力的產品。

另外,對於LUMIX S1,有消息稱松下未來會提供免費固件升級,使其具備LUMIX S5上的視頻規格、新功能,此事如果成真,不僅將LUMIX S1與LUMIX S5拉開差距,也能安撫LUMIX S1老用戶。

優點:

1。與LUMIX S1靜態畫質保持一致

2。支持五軸防抖,視頻支持電子防抖

3。支持側開翻轉屏,方便自拍

4。支持內錄4K 60p/50p 4:2:0 10bit、4K 30p / 25p 4:2:2 10bit

5。相比S1系列AF性能有改進,支持頭部檢測功能

6。支持S&Q模式,FHD 180fps變速

7。機身支持USB-C充電、供電

8。雙SD卡槽,兼容性好,可備份

9。支持雙原生ISO、V-Log等

10。相比S1系列,機身更緊湊輕便

11.150Mbps以下的視頻規格無時間限制

12。支持5.9K RAW外錄(固件升級後)

缺點:

1。連拍速度低(AFC下5fps)

2.4K 60p/50p視頻剪裁明顯(APS-C)

3。不支持PD快充

4。採用新型電池,與S1系列不通用

5.EVF和屏幕分辨率不如S1系列

6。僅有卡槽1支持UHS-II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