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同仁堂賣咖啡,張仲景賣蛋糕,年輕人“朋克養生”的錢好賺嗎?

記者 | 馬越

年輕人“保溫杯裏泡枸杞”的段子,眼看就要成爲新的消費機會。

你可以從藥店裏買奶茶和蛋糕了。張仲景大藥房近日在河南鄭州開了新的門店“仲景生活”,賣的不是藥,而是添加了中藥成分的奶茶和蛋糕。

界面新聞在大衆點評上發現,位於鄭州市國貿商圈的這家仲景生活就位於仲景大藥房旁邊,綠底白字的門頭,店內裝修和陳列更像是一家烘焙店。所售產品包括百合雪花酥、巧克力蓮子餅、紅豆山藥曲奇、茯苓山藥素酥、無糖燕麥酥、陳皮香橙麪包等烘焙糕點,還有阿膠豆乳奶茶、酸梅梨湯、山藥阿華田等飲品。

商品陳列上,也結合了不少藥店的設計風格,還在店內以“藥食同源、健康養生”的方式做起了廣告宣傳。

張仲景大藥房副總經理王欣對媒體介紹稱,開設仲景生活門店,一方面是要通過該平臺宣傳中醫藥文化,另一方面利用中藥材特性,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目前仲景生活已經在鄭州開了2家店,和張仲景大藥房開在一起,是爲了有利於品牌宣傳和營銷。

傳統藥店跨界餐飲的並不只是張仲景。前不久老字號同仁堂開的咖啡館更是成爲“網紅”——同仁堂在北京開了2家“知嘛健康”門店,其中位於雙井的門店上下兩層面積近500平方米,一樓爲是咖啡、飲品、零售綜合的體驗區,二樓佈置了中醫館和診療區。其產品的最大特色是在咖啡和其他飲品里加入中藥元素,比如甘草拿鐵、羅漢果美式、肉桂卡布奇諾、潤肺茶、黑枸杞葡萄柚等。

藥店跨界餐飲零售的舉動,最本質的原因是連鎖藥店的日子愈發難過了。

受國家藥品集中採購政策以及市場飽和現狀影響,零售藥店的問題日益凸顯,客流下滑、競爭激烈,加上租金和人力等運營成本的增加,利潤越來越低。藥品零售行業的生存發展只靠銷售藥品本身,已經很難有突破空間。

無論是北京同仁堂還是張仲景,開賣烘焙食品和飲品本身,都是在通過多元化經營的方式,洞察年輕消費者的喜好,製造新的消費場景。

另外,最近百事也和廣藥集團合作,旗下桂格與潘高壽聯名推出了2款新品——猴頭菇燕麥稀和阿膠燕麥稀,已經在今年9月上市。在桂格天貓旗艦店,盒裝450g(15包,每包30g)的定價爲159元,目前促銷價爲129元。

而年輕人對養生產品的需求,讓北京同仁堂、張仲景們看到了一條新路。

“敷最貴的面膜,喫最貴的保健品;點最便宜的外賣,熬最深的夜”,“朋克養生”的反差感既是調侃,也是當下年輕人真實生活的寫照。

根據CBNData《年輕人養生消費趨勢報告》顯示,我國半數以上的90後有脫髮、掉髮、視力減弱的困擾,同時約有四成90後有肥胖、運動能力下降的情況,還有三成出現了免疫力下降的問題。

接近九成以上的年輕人已經有養生意識,年輕人開始購買即食型的滋補產品。和傳統概念上的養生方式不同,年輕人對養生產品的科學性、便捷性和滋補特性也更加看重。

《青山資本2020年中消費報告》提到,零食乃至所有食品飲料的健康概念需求增長,但終究不會犧牲掉好喫的體驗來讓步,以口味爲主的即時刺激的爽感依然是王道。

值得注意的是,從張仲景、同仁堂、百事目前發佈的養生類產品看,都是在普通食品上增加了“藥食同源”的養生概念。根據食品安全法的規定,生產經營的食品中不得添加藥品,但是可以添加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的物質。而添加的物質,必須按照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公佈的相關名錄來添加。

從廣告營銷的角度,這類產品是普通食品,既不是保健品更不是藥品。因此按照廣告法,在廣告營銷中不能涉及疾病治療功能。

對於同仁堂、張仲景和百事來說,其健康養生類產品的最大優勢可能還是在於品牌和渠道,但長期運營仍然會受到不斷變化的市場考驗。

“目前藥店跨界還屬於消費者嚐鮮打卡的階段,屬於網紅店。”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告訴界面新聞,要實現長遠發展,需要用中長期的戰略來做,用專業的團隊和行之有效的模式維持運營,否則容易曇花一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