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已經有幾家汽車企業打出了C2B定製的宣傳。只不過在傳播上的雷聲大,在市場端的雨點小,以至於你不去搜集這些車企的宣傳廣告,根本察覺不到這世界上還有允許消費者自主選擇車的詳細配置的遊戲。

如果汽車這種大工業品也能定製,你會想到什麼?或者說你認爲應該是怎樣的?我想在對汽車行業有些許認知的人羣裏,大部分人會想到模塊化架構的概念。自從汽車企業創造了模塊化平臺概念,就極力對外宣稱模塊化帶來的好處,如提高零部件通用化率、大幅降低產研成本,提高產品質量,加快新產品研發等。

這其中,模塊化的理念,是將一些核心組件進行整合,以模塊的概念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再將不同的模塊進行整合,從而造出一款車。這有點像消費者像拼積木。拿一個個的模塊「拼」裝一輛車,看起來遠比拿發動機、變速箱等零部件「總成」簡單、有效的多。更何況,對消費者來說,不管是從商品庫裏選車,還是自己給車廠發出自己的需求清單,最終滿足自己的需求,就達到目的了。

但定製化,難在哪裏?

如果在過去談定製,那麼大多數消費者第一時間想到的不是產品,而是車主的經濟實力。因爲在過去相當長的時間裏,定製化的產品必須要和土豪劃上等號。定製化要滿足顧客的的個性化偏好,就要有獨立性的功能創新、設計創新,在這之外,還意味着大量的時間成本,因而有錢、有閒,方能玩轉定製化。

我們舉一個反面的例子。國民神車哈弗H6,開創了10萬元價位乘用車的銷量神話的壯舉。H6的成功,一方面是抓住了國民汽車消費的偏好轉型趨勢,適時推出價格實惠的SUV車型,另一方面也在於H6通過豐富的選型,便於消費者選擇適合自己的車。

哈弗H6原本是一款緊湊型SUV,且主銷車型均以前驅爲主,但是早些年還是提供了柴油動力的車型。要是再仔細一些你還能發現哈弗H6的不同配置的車款數量無人能超。

包含Coupe版和年款車型在內,哈弗H6 最多的時候同時有近60款車型在售,某種程度上可以認爲是在爲消費者提供更個性化的選擇。但是問題也來了,這麼多的配置選型,消費者看不懂,就連銷售顧問也看的眼花繚亂。而實際上終端銷售比較好的,無非就是那麼幾款車。因爲消費者的需求趨向共性,即同類消費者,或有相似生活場景的消費者,最後大概率是選了同一配置的車型。那些極富個性化的配置,不是消費者認爲使用場景單一,就是會在最終決策中被錢袋子戰敗。最終這些過於個性化的車型銷量總是寥寥無幾。

所以汽車定製,從消費偏好,反推產品選型,再推動生產從而實現產品定製。這條生產路徑雖然有效解決了個性化生產難題,讓消費者可以有自己偏好的配置、顏色、功能等選擇,但從目前來看在效率和成本控制兩個方面仍然有待改進優化。

尤其是後者,成本控制的程度直接影響產品價格及品質,最終還會影響到消費決策的效率,和用戶口碑等方面。

所以,如何在大批量生產降低成本和個性化定製之間取得平衡,纔是汽車定製的一門藝術。

我的一個思考是,個性化的配置,仍然可以通過現有的銷售渠道來完成。試想一下,店內的現車,外加幾個小時的選裝安裝,客戶下午就能提走自己的愛車,豈不是能在提高定製效率的同時,能讓客戶在現場選品、即刻提走自己的定製化車型?

這其中需要企業和銷售渠道做好的就是,通過消費調研,甄選出需求量更大的配置,或選裝包款式,其餘的只需要少數幾款基礎車型。其次,企業還要有效控制銷售商,防止假冒僞劣,或「汽配款」零配件影響產品品質和口碑。最終,銷售商還會變成人們的一個生活好去處,就像商場一樣,成了人們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企業與銷售商還可以通過構建一種(或一些)新的生活方式,爲消費者帶來更有張力的汽車生活體驗。傳統汽車銷售渠道,似乎也不必懼怕互聯網或直銷方式的變革了。

這像極了先前的電腦組裝。銷售商只需要屯入一部分準系統和相關的零部件,至於最終賣出的是怎樣的電腦,其實是到店的消費者依據自己的實際需要自行決定的。

另外,越來越多的車企也提供了選裝包,理論上也可以算作一種定製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