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學術經緯

現代社會里,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很多年輕人爲了留出屬於自己的一兩個小時,常常“不捨得”睡覺。然而,睡眠不足會造成很多糟糕的後果,最直接的感受就是犯困。難以抵擋的睏意讓人上課睡着,開會睡着,甚至開車時都會睡着……

近日,頂尖學術期刊《科學》在線發表了一篇關於睡眠的最新研究。來自中科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神經科學研究所)的徐敏研究組與北京大學李毓龍研究組,合作揭示了“睏意”究竟是如何在腦中產生的。

科學家們在小鼠的大腦中找出了調控睏意的神經元,減少這些神經元后,小鼠每天需要的睡眠時間大大減少——相當於人類每天可以少睡1.5小時,而且還不會犯困!

研究人員指出,睡眠行爲的核心特徵是“睡眠穩態調控”:隨着清醒時間延長,睏意逐漸增加,最終導致睡眠;而睡眠是睏意被逐漸清除的過程。

根據多年來的研究,目前普遍認爲,睏意與一種叫“腺苷”的分子不斷積累有關。腺苷是細胞能量分子三磷酸腺苷(ATP)的“副產物”。大體來說,清醒越久,ATP不斷消耗,細胞外的腺苷分子越多,它們與相應的受體相結合,抑制了神經活動,於是人就越來越困。

不過,大腦究竟是怎麼調控腺苷分子的釋放和積累的?過去限於技術手段,人們瞭解得很少。

在這項研究中,李毓龍教授開發了一種新型的遺傳編碼的腺苷探針,觀察探針熒光強度的變化就可以知道胞外腺苷濃度的變化。據介紹,傳統檢測方法每10分鐘才能測一下腺苷濃度,而新方法可以看到0.1秒之內發生的快速變化。

藉助這種技術手段,研究人員針對小鼠的基底前腦區(basal forebrain,簡稱BF區)——大腦中調控睡眠/覺醒的關鍵部位,觀察了胞外腺苷濃度的變化。

觀察到的這些現象提示,神經元活動與腺苷濃度變化密切相關。

因此,徐敏研究員領銜的團隊進一步利用鈣成像和光遺傳學等技術,在基底前腦區找到了負責調控腺苷釋放的兩類神經元:乙酰膽鹼能神經元和穀氨酸能神經元。並且首次發現,穀氨酸能神經元的活動是引起胞外腺苷積累的主要原因。

那麼,如果讓這些穀氨酸能神經元不起作用,減少腺苷的積累,可以減少睏意嗎?爲了檢驗這種猜測,研究人員設法損毀了小鼠基底前腦區的穀氨酸能神經元。他們發現,小鼠清醒的時間顯著增加。相比對照組,這些小鼠全天可以少睡20%的時間,整個晚上(對它們來說相當於人類的白天)幾乎完全不犯困。

綜合這些結果,研究人員指出,在長時間清醒而積累睏意的過程中,大腦基底前腦區的穀氨酸能神經元,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這些神經元既維持和促進了覺醒,又通過刺激腺苷釋放導致了睏意增加。

儘管在目前,研究人員僅僅採用了有創傷性的干預方式來調控睡眠,但這組神經元提供了一個潛在靶點,未來或許可以用於治療睡眠相關問題。

也許在不遠的將來,科學家們基於這個發現,能開發出一種新的藥物或簡便的干預方式,讓我們能夠更靈活地調節自己的睡眠時間,並避免犯困造成的危險。這對於想要多出一些時間的人來說,肯定是一個福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