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的克里米亞戰爭是拿破崙戰爭後規模最大的一次國際戰爭,也是世界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起初,這場戰爭在俄羅斯帝國和奧斯曼帝國之間爆發,被稱爲“第九次俄土戰爭”。

後來,英國、法國和當時的撒丁王國紛紛加入奧斯曼土耳其陣營,四國聯合對沙俄展開羣毆。最終,聯軍擊敗俄國黑海艦隊,佔領要塞塞瓦斯托波爾,孤立無援的沙俄只好投降。

那麼,這場本來勢均力敵的戰爭爲何會出現四打一的情況?作爲老牌帝國的沙俄爲何成爲衆矢之的,這還得從錯綜複雜的歐洲格局說起。

拿破崙戰爭期間,沙俄組建的第六次反法同盟爲打敗拿破崙起到很大作用,沙皇亞歷山大一世儼然成了“歐洲的救世主”。1814年3月,亞歷山大一世身着戎裝騎着高頭白馬進入巴黎,在他的身旁陪同的是當時的普魯士國王,在他的身後跟隨的則是一支令歐洲顫抖的軍隊。

1815年,反法同盟召開了維也納會議,對戰後歐洲格局進行了安排。會後,沙俄與普魯士、奧地利結成神聖同盟,作爲發起人,沙皇亞歷山大一世當仁不讓成爲同盟領袖,還贏得了“神聖王”稱號。

然而,這三位君主信奉基督教不同教派,俄羅斯東正教、奧地利天主教、普魯士新教,是什麼讓三國成爲“同一家庭的三個分支”,訂立同盟條約時共同發誓要“以手足之情互相救援”?

顯然,神聖同盟主要針對法國,防止這個把歐洲攪得天翻地覆的帝國再度崛起,一方面,同盟要在歐洲維護他們的君主統治,另一方面,需要共同壓制歐洲蓬勃興起的革命運動。應該說,神聖同盟在此後的確起到了這樣的作用,相繼鎮壓了歐洲各國爆發的革命運動。

尤其是作爲盟主的俄羅斯帝國,在歐洲幾乎是身影無處不在。歐洲哪裏發生革命,它就帶頭到哪裏撲滅革命,凡是歐洲各國的重大事務,沙俄都要進行干預,爲此贏得“歐洲憲兵”光榮稱號。

1848年歐洲大革命後,神聖同盟已是名存實亡。1853年,由所謂“近東問題”引發的克里米亞戰爭爆發了。

作爲一個地理概念,歐洲人以歐洲特別是西歐爲中心把東方分爲近東、中東和遠東。近東大體位於地中海東岸小亞細亞一帶,也就是當時日漸沒落的土耳其帝國疆域,所謂的近東問題說白了就是歐洲列強如何瓜分“奧斯曼遺產”的問題。

相比亞洲的中日,沙俄和奧斯曼帝國在歐洲也是一對宿敵,之前已經打了八次仗,從土耳其人手中奪取黑海沿岸大量土地後,俄國人下一步目標很明確,那就是從黑海南下地中海將勢力擴張到巴爾幹半島。

沙俄想當然認爲,與之前八次戰爭一樣,打敗土耳其人沒什麼問題。然而,俄國人這次失算了,對沙俄在歐洲的肆意擴張,歐洲那幫列強早看不慣了,他們要聯手製止這個“歐洲憲兵”。

當然,“神聖王”沙俄在歐洲也不是沒有朋友,不僅有,還是重量級的朋友。作爲盟友,普魯士和奧地利當時都是歐洲的軍事強國,當年締結同盟時,三國可是說好了“以手足之情互相救援”。

戰爭爆發後,俄軍果然把土耳其人打得無力招架,沙俄取得第一階段海戰勝利。英法坐不住了,趕緊與沙俄交涉,而沙皇尼古拉一世也毫不示弱,厲聲對英國特使說道:“你們不要拿戰爭威脅我,我可以依仗柏林和維也納。”

其時,沙俄“可以依仗的兩個朋友”都有了各自想法。四年前的普奧爭端中,沙俄偏袒奧地利,普魯士因此心存怨恨,纔不會爲俄國朋友兩肋插刀,再說,普魯士也樂意看到沙俄在這場戰爭中被削弱。

另一個朋友奧地利更是想法多多,本來就對沙俄打多瑙河流域兩公國的主意耿耿於懷,現在還要染指巴爾幹,這是奧地利無論如何不能容忍的。

戰爭期間的1854年4月,俄羅斯遭到開戰以來的最大打擊,普魯士和奧地利兩國宣佈保持中立並祕密結成防禦同盟。

6月,奧地利在邊境陳兵八萬,向俄羅斯發出最後通牒,要求俄軍立即從兩公國撤出,似乎爲了給沙皇傷口再撒一把鹽,奧地利又和土耳其簽訂了友好條約。

感受到了可恥的背叛,沙皇尼古拉一世那叫一個氣啊,大半年後就一命嗚呼了。1855年9月,聯軍在圍攻近一年後佔領塞瓦斯托波爾,俄軍戰敗。克里米亞戰爭後,俄羅斯帝國一手打造的“神聖同盟”徹底瓦解。

關鍵時刻,曾被歐洲人捧爲救世主的沙俄遭羣毆卻無人相助,俄國人終於看清了自己這兩個朋友。相關視頻沙俄在歐洲沒朋友?克里米亞戰爭,勢均力敵爲何變成“四打一”?

文/田瑞安 水平有限,請多指正 ; 原創不易,敬請關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