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家孩子能夠真正的愛上學習,從而成爲同齡人中的佼佼者。但現實總是殘酷的,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愛上學習,相反更多的是在生活中,由於家長的某些不當行爲,越來越多的孩子開始厭惡學習。

鄰居家的孩子聞聞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在孩子上小學之前,聽他媽媽講,對於課堂的學習還是很有興趣的,回到家也總是會跟自己分享,但或許是因爲突然接觸到小學的課程,孩子不適應,也有些跟不上老師的思路,這就導致孩子對於語文這門學科尤其排斥,對此。聞聞媽媽心裏也是非常的焦慮。

那麼到底是爲什麼孩子會不喜歡學習呢?這就要從一個實驗說起

美國心理學家塞利格曼曾經做過實驗: 他們將狗關進籠子,在刺耳的聲響起時會給鐵籠通電。而狗狗自然躲避不了電擊的刺痛,而經過多次的試驗之後,研究人員驚訝地發現雖然自己已經將籠門打開,也不給狗狗施加刺激,狗狗卻不會再想着逃跑,反而會倒地不起,身體不住地顫抖。

從表面上看,我們可以發現本來可以憑着自身能力逃跑的狗狗,卻因爲多次的刺激造成的心理恐懼,只能絕望地等待痛苦的再次到來。

而要是將實驗中的狗狗延伸到現如今遭受繁重課業壓力的孩子,似乎我們也可以理解孩子不愛學習的原因。不是每一個孩子都能擁有極高的天賦,能夠迅速的將家長或者老師所教授的知識點融會貫通。

而外界的壓力也讓這些孩子陷入了一種絕望的心理狀態。久而久之,在學習的時候,這些孩子不僅不會主動的去找尋答案,反而就是會給自己做好消極的心理預設,認爲自己就是克服不了學習上的困難,只能消極地等在原地。

其實從出生到現在,孩子其實一直都處於一個學習的過程當中,只不過因爲對象換成了令人覺得枯燥乏味的書本,孩子纔不得不停下來學習的腳步。那麼到底是有什麼方法能夠幫助孩子重新積極地看待學習呢?

那麼在介紹應對方法之前,還是需要通過一個實驗來讓各位家長更加直觀地領會到成功的刺激對於孩子的重要性。

美國心理學家桑代克的餓貓密籠實驗: 工作人員將小貓關進籠內,將一條魚放在籠外,貓在籠中亂撞,無意中觸碰機關,打開籠門,而這個時候工作人員也隨即記下了時間。第二次再將小貓關進籠內,小貓逃出籠子所用的時間會大大的減少,經過不斷的練習,小貓能夠做到直接碰觸按鈕,打開籠門。

在這個實驗中我們會發現,放在籠外的魚對於小貓來講就是一個積極的刺激,並且成爲了小貓加快反應速度的驅動力。不斷地練習,讓小貓能夠一次次地降低做無用功的比重,到最後就能夠提高自己的效率。

在這裏我們也需要引入一個更加專業的概念:反應聯繫。反應聯繫就是指在獲取成功時,承受者會記下這些積極的刺激反應,進而主動自發地去排除不正確的行爲方式。

那麼在對待孩子的學習問題上,家長也可以嘗試善於運用反應聯繫,讓孩子能夠得到更多的積極刺激,從而激發他的自信心,打破心中的固有堡壘。

第一、積極的鼓勵,加強反應聯繫 著名的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曾經說過,人生最深切的渴望就是獲得他人的讚賞。

對於孩子來講,父母是自己生活的底氣與支柱,孩子更希望能夠從父母那裏得到真心的認可和鼓勵,而這些鼓勵也就能夠成爲驅使孩子不斷進取的來源!但有不少家長總是會盯着孩子的缺點不放,肆意的放大孩子的劣勢以至於掩蓋了孩子本身具有的閃光點。

在日常的生活當中,我們經常也能夠聽到父母與孩子這樣交流:這個作業你做得不好,這個成績你考得不好。

似乎我們也已經習慣了這樣直接的否定表述方式,但在這樣的消極接收反饋的過程中,我們又怎麼能夠要求孩子繼續以強烈的熱情來面對學習呢,所以可以嘗試着把否定去掉換作肯定的表達方式。

這個作業做的不好,不妨可以改口:除了這一點之外,你其他的部分都完成得非常優秀,爸爸媽媽很高興。

這個成績你考得不好,你也可以這樣跟孩子交流:除了這個部分需要加強之外,就這張試卷而言,爸爸媽媽認爲你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

而對於孩子來講,他會對家長的鼓勵做出更加明顯的應答,在肯定強調的作用下,積極的刺激也能夠積累的越來越多,那麼孩子也能主動地去查漏補缺,爭取將每個知識點都能夠熟練掌握。

第二、潤物細無聲的悄悄改變,更能夠起到明顯的效果

孩子的成績其實與各方面的因素息息相關,比如說行爲習慣,學習的興趣,學習的技巧等等。只有這三方面能夠協同發揮作用,孩子的學習成績才能夠見到更加顯著的起色。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家長也可以從這3點入手,通過每天制定一個小小的目標的方式,讓孩子在不知不覺當中糾正自己的不良行爲,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更加熟練的掌握正確的學習技巧。

樊登老師曾經提出過一個5分鐘的概念。只要每天堅持5分鐘,這個良好的習慣養成就是一個令人驚喜的開端。 隨着時間的推移,堅持的時間也可以慢慢地從5分鐘過渡到10分鐘,甚至是一個小時。

就以孩子寫作業這件事情爲例,家長不妨在寫作業之前就與孩子約定好:如果今天你能夠堅持10分鐘,認認真真完成作業。那麼媽媽就獎勵你一朵小紅花。這樣的約定方式能讓孩子集中自己的注意力,主動排除外界的干擾。

10分鐘這個目標對於大多數的孩子來講並不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在完成任務之後,孩子的成就感也會慢慢的變得強烈起來。孩子會不自覺的認爲自己有能力去克服學習中的阻礙。

所以說,還是希望今天所分享的兩個實驗能夠幫助家長用更加適合的方式去處理孩子不愛學習的問題。一味的訓斥責罵並不能夠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困擾。#狗狗#家長#狗收藏

而要是將實驗中的狗狗延伸到現如今遭受繁重課業壓力的孩子,似乎我們也可以理解孩子不愛學習的原因。不是每一個孩子都能擁有極高的天賦,能夠迅速的將家長或者老師所教授的知識點融會貫通。

而外界的壓力也讓這些孩子陷入了一種絕望的心理狀態。久而久之,在學習的時候,這些孩子不僅不會主動的去找尋答案,反而就是會給自己做好消極的心理預設,認爲自己就是克服不了學習上的困難,只能消極地等在原地。

其實從出生到現在,孩子其實一直都處於一個學習的過程當中,只不過因爲對象換成了令人覺得枯燥乏味的書本,孩子纔不得不停下來學習的腳步。那麼到底是有什麼方法能夠幫助孩子重新積極地看待學習呢?

那麼在介紹應對方法之前,還是需要通過一個實驗來讓各位家長更加直觀地領會到成功的刺激對於孩子的重要性。

美國心理學家桑代克的餓貓密籠實驗: 工作人員將小貓關進籠內,將一條魚放在籠外,貓在籠中亂撞,無意中觸碰機關,打開籠門,而這個時候工作人員也隨即記下了時間。第二次再將小貓關進籠內,小貓逃出籠子所用的時間會大大的減少,經過不斷的練習,小貓能夠做到直接碰觸按鈕,打開籠門。

在這個實驗中我們會發現,放在籠外的魚對於小貓來講就是一個積極的刺激,並且成爲了小貓加快反應速度的驅動力。不斷地練習,讓小貓能夠一次次地降低做無用功的比重,到最後就能夠提高自己的效率。

在這裏我們也需要引入一個更加專業的概念:反應聯繫。反應聯繫就是指在獲取成功時,承受者會記下這些積極的刺激反應,進而主動自發地去排除不正確的行爲方式。

那麼在對待孩子的學習問題上,家長也可以嘗試善於運用反應聯繫,讓孩子能夠得到更多的積極刺激,從而激發他的自信心,打破心中的固有堡壘。

第一、積極的鼓勵,加強反應聯繫 著名的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曾經說過,人生最深切的渴望就是獲得他人的讚賞。

對於孩子來講,父母是自己生活的底氣與支柱,孩子更希望能夠從父母那裏得到真心的認可和鼓勵,而這些鼓勵也就能夠成爲驅使孩子不斷進取的來源!但有不少家長總是會盯着孩子的缺點不放,肆意的放大孩子的劣勢以至於掩蓋了孩子本身具有的閃光點。

在日常的生活當中,我們經常也能夠聽到父母與孩子這樣交流:這個作業你做得不好,這個成績你考得不好。

似乎我們也已經習慣了這樣直接的否定表述方式,但在這樣的消極接收反饋的過程中,我們又怎麼能夠要求孩子繼續以強烈的熱情來面對學習呢,所以可以嘗試着把否定去掉換作肯定的表達方式。

這個作業做的不好,不妨可以改口:除了這一點之外,你其他的部分都完成得非常優秀,爸爸媽媽很高興。

這個成績你考得不好,你也可以這樣跟孩子交流:除了這個部分需要加強之外,就這張試卷而言,爸爸媽媽認爲你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

而對於孩子來講,他會對家長的鼓勵做出更加明顯的應答,在肯定強調的作用下,積極的刺激也能夠積累的越來越多,那麼孩子也能主動地去查漏補缺,爭取將每個知識點都能夠熟練掌握。

第二、潤物細無聲的悄悄改變,更能夠起到明顯的效果

孩子的成績其實與各方面的因素息息相關,比如說行爲習慣,學習的興趣,學習的技巧等等。只有這三方面能夠協同發揮作用,孩子的學習成績才能夠見到更加顯著的起色。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家長也可以從這3點入手,通過每天制定一個小小的目標的方式,讓孩子在不知不覺當中糾正自己的不良行爲,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更加熟練的掌握正確的學習技巧。

樊登老師曾經提出過一個5分鐘的概念。只要每天堅持5分鐘,這個良好的習慣養成就是一個令人驚喜的開端。 隨着時間的推移,堅持的時間也可以慢慢地從5分鐘過渡到10分鐘,甚至是一個小時。

就以孩子寫作業這件事情爲例,家長不妨在寫作業之前就與孩子約定好:如果今天你能夠堅持10分鐘,認認真真完成作業。那麼媽媽就獎勵你一朵小紅花。這樣的約定方式能讓孩子集中自己的注意力,主動排除外界的干擾。

10分鐘這個目標對於大多數的孩子來講並不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在完成任務之後,孩子的成就感也會慢慢的變得強烈起來。孩子會不自覺的認爲自己有能力去克服學習中的阻礙。

所以說,還是希望今天所分享的兩個實驗能夠幫助家長用更加適合的方式去處理孩子不愛學習的問題。一味的訓斥責罵並不能夠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困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