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秋戰國時期,很多國家爲了自保,就會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別的國家做人質。而在秦國就曾讓秦昭襄王,在很小的時候作爲人質在燕國當人質。也正是在這難熬的時間裏,讓秦昭襄王變得更加謹慎,擅於隱忍。也正是因爲這樣,才能最終坐上秦國的君主。

其實,在宣太后的眼中,最想讓秦昭襄王的弟弟公子芾繼位。但是在一次次較量之中,親昭襄王擊敗了秦武王的所有兒子,在魏冉也就是宣太后弟弟的幫助下,最終做了秦王。

秦昭襄王剛當上君王的時候,他纔剛剛十八歲,按照當時的情況來說,他在這個年紀完全就可以自己處理國家政事了。但是宣太后卻一直說他還小,還不適合親自執政。就這樣獨自手握大權的宣太后,重用了公子芾和魏冉,直到有個叫範睢的魏國人,逃難到了秦國,這件事才發生了變化。

秦昭襄王再一次偶然機會下,與範睢認識,於是就被範睢的才能所吸引。隨後範睢就建議秦昭襄王,讓他最好快點把宣太后,和當時的四大貴族廢掉,自己親自掌握軍政大權。範睢的這個建議,正好是秦昭襄王的想法。於是,範睢就開始了策劃,最後在範睢的幫助下,宣太后被秦昭襄王廢掉了,也把秦國的四大貴族給趕跑了。

就這樣秦昭襄王,才正式的帶領國民一步步地逐漸強大起來。尤其是在後來,重用了白起,將趙國打敗以後,秦國才真正的變成了,春秋戰國時期的強國。

那麼問題就來了,秦昭襄王在宣太后的干政之下,做了四十一年的秦王,爲什麼在這些年裏,一直沒有去從宣太后的手裏奪回屬於自己的權力呢?原來啊,秦昭襄王不是不想奪回權力,只是自己之所以從來沒有動手,是因爲他知道對方的實力強大,而自己的實力太過渺小,時候還沒有到,才最終隱忍了這麼多年。

在認識了範睢之後,在他們的交談過後,才逐漸地開始謀劃這件事。而也正是因爲信任範睢,也給自己帶來不小的損失。就拿殺神白起來說,自從白起坑殺了四十多萬趙軍,就一直想趁機把趙國攻破。但範睢覺得,白起如果在拿下趙國,功勞會太大。於是,就經常告誡秦昭襄王,最後白起就被召了回來。隨後,又間接的害死了秦國殺神白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