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了寶寶之後,寶媽會變得特別敏感,寶寶發出一丁點的聲音,都會讓寶媽馬上醒過來,生怕寶寶會發生危險。

但就算再謹慎,也會有疏忽的時候,尤其是晚上睡着之後,寶寶可能會從牀上摔下來,這件事會讓寶媽感到特別害怕,因爲寶寶如果摔到腦袋的話,可能會出現危險。

寶寶“墜牀”後,家長不要急着把寶寶抱起來

有些寶媽看到寶寶從牀上摔了下去,會特別心疼,馬上跑過去把寶寶抱在懷裏,然後開始不斷搖晃,試圖安撫寶寶的情緒,其實這樣的做法是錯誤的,可能會讓寶寶遭到二次傷害。

這是因爲寶寶如果摔到了腦袋,大腦可能會受到傷害,而且四肢也可能會骨折,如果是這樣的情況,把寶寶抱在懷裏的話,只會讓寶寶受到更大的傷害。

寶寶墜牀後,家長如果太慌張,根本無法看到具體情況,包括寶寶摔沒摔傷、摔得重不重、哪個位置受到了傷害等等,比如寶寶摔骨折了,家長馬上把寶寶抱起,可能會導致後果變得更加嚴重。

寶寶墜牀後,家長要先觀察這5個方面

1、寶寶摔在地上的姿勢

家長首先要看一下寶寶是什麼樣的姿勢,通過這一點可以判斷寶寶身體哪個部位先着地,着地的部位可能會受傷,家長要重點觀察此部位。

2、看一下寶寶的精神狀態

其次,家長要觀察寶寶的精神狀態如何,如果寶寶只是大哭,說明問題不大,如果寶寶精神不振、嘔吐,甚至是昏迷,說明問題非常嚴重,要馬上撥打120急救電話。

3、檢查寶寶有沒有外傷

如果地面比較硬,寶寶摔在上面之後,可能會出現外傷,如果是這樣的情況,家長第一步要給寶寶止血,並且給傷口進行消毒。

4、看看寶寶身上是否有血腫

如果寶寶沒有外傷,家長要對寶寶的身體進行詳細檢查,看看是否有血腫的情況,如果有,家長不要用手揉,否則會使血腫的情況變得嚴重。

5、檢查寶寶的四肢

如果寶寶沒有以上四種情況,家長要檢查寶寶的四肢,可以讓寶寶試着舉手、蹬腿,看看有沒有脫臼和骨折的情況。

情況不嚴重,家長可以在家自行處理

如果寶寶沒有骨折和脫臼,而且精神狀態良好,大腦沒有受到傷害,只是有外傷或者出現血腫,那麼家長就可以放心了,可以自己在家進行處理。

1、外傷

如果寶寶的皮膚破潰流血,家長要使用消過毒的棉球把血擦乾淨,然後用碘伏進行消毒,消毒之後再用紗布包裹上,值得注意的是,寶寶的傷口處不要包裹太緊,否則可能會影響血液循環。

2、血腫

如果寶寶身體上出現血腫,家長可以採用冷敷的方法,先找出一塊小毛巾,浸透涼水後擰乾,然後疊成適當大小,敷在寶寶血腫的位置,每天敷4次,每次敷15分鐘,如果血腫的情況不是特別嚴重,使用這個方法可以使血腫很快消失。

寶寶如果出現這些情況,要馬上去醫院

寶寶墜牀之後,如果出現目光呆滯、反應遲鈍、嘔吐、渾身無力、昏迷,或者是關節脫臼、四肢骨折等情況,家長不要抱寶寶,也不要擅自處理,而是要撥打急救電話,然後帶着寶寶去醫院。

除此之外,如果寶寶因外傷導致大量出血,家長無法止血,那麼可能傷及動脈,這種情況特別危險,要立刻帶着寶寶去醫院,不要耽誤。

怎樣預防寶寶墜牀?

寶寶從牀上摔下之後,即使沒有摔壞,也會嚇一跳,所以家長平時要預防寶寶墜牀,別讓寶寶受到任何傷害,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安裝牀圍

家長可以去購買牀圍,然後安裝在牀的四周,這樣一來,家長就不用擔心寶寶會摔在地上,但是家長在安裝牀圍的時候,一定要檢查牢固性。家長也可以讓寶寶在嬰兒牀上睡覺,要把嬰兒牀的圍欄立起來。

2、用物品阻擋

如果家裏沒有牀圍,家長可以在寶寶的身邊放置一些物品,寶寶翻身的時候,就不會掉在地上,家長要注意物品的高度,不要太矮,否則寶寶很容易翻過來。

總之,寶寶墜牀之後,家長要保持冷靜,不要慌亂,要先觀察寶寶的狀態,如果沒問題的話再把寶寶抱起來,以免讓寶寶遭受更嚴重的傷害。

作者簡介:夏橙媽咪,一名全職媽媽,育兒領域原創作者,每天都會撰寫與育兒有關的文章,希望您看過本文之後能夠有所收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