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5日,康樂縣虎關鄉關豐村苟家井自然村一座墓葬被盜挖,臨夏州博物館4名考古人員按照甘肅省文物局和臨夏州文化廣播影視新聞出版局的安排,於12月16日至18日在康樂縣文廣局、縣博物館的配合下,對該古墓進行了搶救性清理,現簡報如下。

一、墓葬位置及形制

發現墓葬位於康樂縣虎關鄉關豐村苟家井自然村西300米處,地處三岔河西北岸第二臺地上的村民耕地中,西北100多米處爲大北山,東北距邊家林遺址300多米。

一、關豐村金代磚雕墓位置圖

該墓爲仿木結構單室磚雕墓,由墓道、墓門、甬道和墓室四部分組成,墓向130-320度。墓頂距地表約2.1米,整個墓由長28釐米,寬14釐米,厚4釐米的灰色長條磚錯縫平砌砌築而成。

墓道位於墓室東南端,墓道爲斜坡式,高5.68米,寬64釐米,距墓門60釐米處的墓道底部疊放有長28釐米,寬15釐米,厚4釐米的灰色方磚30多塊。

墓門用邊長28釐米,寬15釐米,厚4釐米的灰色方磚砌成,頂部爲盝頂式,高120釐米,寬70釐米,墓門無裝飾,也未做封閉。

甬道位於墓室至墓門之間,高120釐米,寬70釐米,進深60釐米,頂爲仿木結構八字形梁式結構,底部地面有鋪磚。

墓室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220釐米,南北寬195釐米,墓底磚面至墓頂高268釐米。墓室底部鋪有邊長28釐米,厚4釐米的方磚一層,墓頂爲八角形穹窿頂。由於墓門未封閉,故墓室內堆滿淤泥。

墓室四壁砌出仿木結構的形式,其中南北兩壁形制一樣,呈對稱狀,以北壁爲例,從上到下由五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爲基座,用四層素面條磚順向疊砌而成;第二部分爲須彌座,由上、下梟和束腰組成,束腰處鑲嵌有上下兩層磚雕層,每層各六幅花卉和動物圖案磚雕。第四部分爲仿木結構單檐式斗拱建築,由三層組成,下層正中砌出沒有門扇的一假門,假門內正壁飾有花卉圖案,西側鑲嵌有三幅花卉圖案磚雕,其中最西側磚雕爲爲半幅花卉圖案;東側爲兩幅花卉圖案磚雕和一幅動物圖案磚雕。其上砌出四朵斗拱,均爲三輔作式斗拱,其中一朵斗拱置於假門之上,兩端斗拱爲轉交輔作。其上依次砌出撩檐枋、飛椽、瓦壟;第五部分爲墓頂部,以素面條磚層層疊澀平砌內收到最頂部。

墓室北壁

墓室南壁

西壁爲墓室主壁,兩側和南、北兩壁一樣,下部依次砌有基座、須彌座、磚雕層,中間部分形制較爲特殊,自下而上砌有一大壁龕、小壁龕(其中小壁龕內正壁飾有鹿銜靈芝圖案),上層小壁龕兩側各鑲嵌有一幅隔扇門磚雕,其上依次砌有三朵三輔作斗拱、平板枋、飛椽、月牙形瓦壟,上承歇山人字形立面屋頂,其上與八角穹窿頂相接。

墓室西壁

墓室東壁中間下部爲墓門,兩側爲素面磚,墓門頂部形制與南北兩壁相同,砌有斗拱、平板枋、飛椽、月牙形瓦壟等。

墓室東壁

墓室四壁距墓牀1.6米處,即從瓦壟之上十三層磚開始,墓室四隅各施一個三角形花卉斜面磚(斜面處飾有蓮瓣紋),之上疊澀層層內收,將墓室由原正方形平面轉變爲八角形,最後用一塊八角形的磚封頂。

墓頂部分

二、墓室磚雕

墓室內共鑲嵌有磚雕45幅,俱爲模印圖案,按其形制分爲方形和長方形磚雕兩種,按圖案分爲花卉、動物、隔扇門等,磚雕技法爲減地淺浮雕,邊有外框。其中方形磚雕共15幅,規格爲29×29釐米,圖案分爲花卉、動物,具體分爲盆花、折枝、鹿銜靈芝等形態。現分述如下。

“盆栽蓮花圖”8幅,分別鑲嵌於西壁隔扇門及南、北壁假門兩側,其中南、北壁各3幅,西壁2幅。畫面上枝葉繁茂的蓮花插立於圓形花盆中。

“折枝牡丹圖”4幅,分別鑲嵌於南、北兩壁假門兩側,每壁各兩幅。畫面上方框內爲一枝挺立的折枝牡丹,花葉參錯,疏密相間,富麗典雅。

“鹿銜靈芝圖”3幅,分別鑲嵌於南、北壁假門外側靠近東壁處和西壁小壁龕內正壁處。畫面上一隻鹿呈站立回頭狀態,口銜一枝如意枝條,形象逼真,生動活潑。

“盆栽蓮花圖”

“折枝牡丹圖”

“鹿銜靈芝圖”

長方形磚雕共30幅,規格爲29×16釐米,分別鑲嵌於除東壁外其它三壁壁龕兩側及須彌座束腰間,其中西壁6幅,南北兩壁各12幅,圖案分爲花卉、動物、隔扇門。具體分爲纏枝、折枝、鹿銜靈芝、奔馬等。現分述如下。

“纏枝牡丹圖”16幅,分別鑲嵌於墓室南、北、西壁須彌座束腰處上、下層磚雕層,其中南壁7幅 ,北壁7幅,西壁2幅。畫面上的牡丹枝莖交錯,花葉舞動,畫面飽滿而雋秀。

“纏枝梅花圖”4幅,分別鑲嵌於墓室南、北、西壁束腰處下層磚雕層,其中南、北壁各1幅,西壁2幅。畫面上的梅花,枝葉纏繞,疏淡可愛,給人以斑斕之感。

“荷花圖”2幅,南、北壁各1幅,鑲嵌於南、北壁束腰處下層磚雕層。圖中荷花花形飽滿,姿態優美,映襯出荷花的高潔之意。

“隔扇門”2幅,分別鑲嵌於墓室西壁小壁龕兩側,爲豎向的花紋圖案。

“鹿銜靈芝圖”3幅,其中南壁1幅,鑲嵌於束腰處的下層磚雕層;北壁2幅,分別鑲嵌於束腰處的上、下層磚雕層。圖案上的一隻鹿呈奔跑回頭狀,口銜靈芝,姿態活潑,栩栩如生。

“奔馬圖”3幅,其中北壁1幅,鑲嵌於束腰處的上層磚雕層,南壁2幅,分別鑲嵌於束腰處的上、下層磚雕層。圖中一隻馬兩眼圓瞪,彪悍威烈,突顯奔馬的奮進神勇之感。

“纏枝牡丹圖”

“纏枝梅花圖”

“荷花圖”

“隔扇門”

“鹿銜靈芝圖”

“奔馬圖”

三、人骨架和隨葬器物

經清理,墓室內的人骨架有2具,已遭擾亂,故無法斷定葬式,大致可以推斷爲成年男女合葬墓。該墓由於被盜,清理過程中僅發現青釉瓷碗2件,形制相同,撇口、尖圓脣、斜淺腹,小圈足,內外壁施青釉,外壁施釉不及底,圈足露胎,胎質輕薄。高5釐米,口徑12釐米,底徑5釐米,放置於西壁大壁龕內。

青釉瓷碗

四、結語

該墓沒有發現有確切紀年的墓誌等器物,但從墓葬形制、出土器物等方面分析,推斷爲金代墓葬,理由如下:

1、從墓室建築形制來看,墓室頂部爲八角形穹窿頂,四壁爲仿木式結構,爲金代時期墓室常見的墓頂樣式。

2、從墓葬的磚雕裝飾來看,均爲模製磚雕,有花卉和隔扇門以及鹿銜靈芝、奔馬等圖案。

3、從出土器物來看,該墓出土的2件青釉瓷碗,爲金代墓葬隨葬的常見器物。

4、從墓室建築形制、墓葬磚雕和出土器物來看,都與同年8月份在此墓附近發現的金墓極爲相似。

綜上所述,該磚雕墓年代初步推斷爲金代,從其墓室規格來看,其墓主人可能是下級官吏或當地富戶。其磚雕精美,建築精巧,對研究宋金時期康樂地區建築藝術和民居建築提供了新的實物資料。

清理:張有財 汪濱洪 蘇娜 苗玉蘭

執筆:汪濱洪 蘇娜

照相:張有財

轉載自 臨夏州博物館網站#墓室#束腰#康樂縣收藏

甬道位於墓室至墓門之間,高120釐米,寬70釐米,進深60釐米,頂爲仿木結構八字形梁式結構,底部地面有鋪磚。

墓室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220釐米,南北寬195釐米,墓底磚面至墓頂高268釐米。墓室底部鋪有邊長28釐米,厚4釐米的方磚一層,墓頂爲八角形穹窿頂。由於墓門未封閉,故墓室內堆滿淤泥。

墓室四壁砌出仿木結構的形式,其中南北兩壁形制一樣,呈對稱狀,以北壁爲例,從上到下由五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爲基座,用四層素面條磚順向疊砌而成;第二部分爲須彌座,由上、下梟和束腰組成,束腰處鑲嵌有上下兩層磚雕層,每層各六幅花卉和動物圖案磚雕。第四部分爲仿木結構單檐式斗拱建築,由三層組成,下層正中砌出沒有門扇的一假門,假門內正壁飾有花卉圖案,西側鑲嵌有三幅花卉圖案磚雕,其中最西側磚雕爲爲半幅花卉圖案;東側爲兩幅花卉圖案磚雕和一幅動物圖案磚雕。其上砌出四朵斗拱,均爲三輔作式斗拱,其中一朵斗拱置於假門之上,兩端斗拱爲轉交輔作。其上依次砌出撩檐枋、飛椽、瓦壟;第五部分爲墓頂部,以素面條磚層層疊澀平砌內收到最頂部。

墓室北壁

墓室南壁

西壁爲墓室主壁,兩側和南、北兩壁一樣,下部依次砌有基座、須彌座、磚雕層,中間部分形制較爲特殊,自下而上砌有一大壁龕、小壁龕(其中小壁龕內正壁飾有鹿銜靈芝圖案),上層小壁龕兩側各鑲嵌有一幅隔扇門磚雕,其上依次砌有三朵三輔作斗拱、平板枋、飛椽、月牙形瓦壟,上承歇山人字形立面屋頂,其上與八角穹窿頂相接。

墓室西壁

墓室東壁中間下部爲墓門,兩側爲素面磚,墓門頂部形制與南北兩壁相同,砌有斗拱、平板枋、飛椽、月牙形瓦壟等。

墓室東壁

墓室四壁距墓牀1.6米處,即從瓦壟之上十三層磚開始,墓室四隅各施一個三角形花卉斜面磚(斜面處飾有蓮瓣紋),之上疊澀層層內收,將墓室由原正方形平面轉變爲八角形,最後用一塊八角形的磚封頂。

墓頂部分

二、墓室磚雕

墓室內共鑲嵌有磚雕45幅,俱爲模印圖案,按其形制分爲方形和長方形磚雕兩種,按圖案分爲花卉、動物、隔扇門等,磚雕技法爲減地淺浮雕,邊有外框。其中方形磚雕共15幅,規格爲29×29釐米,圖案分爲花卉、動物,具體分爲盆花、折枝、鹿銜靈芝等形態。現分述如下。

“盆栽蓮花圖”8幅,分別鑲嵌於西壁隔扇門及南、北壁假門兩側,其中南、北壁各3幅,西壁2幅。畫面上枝葉繁茂的蓮花插立於圓形花盆中。

“折枝牡丹圖”4幅,分別鑲嵌於南、北兩壁假門兩側,每壁各兩幅。畫面上方框內爲一枝挺立的折枝牡丹,花葉參錯,疏密相間,富麗典雅。

“鹿銜靈芝圖”3幅,分別鑲嵌於南、北壁假門外側靠近東壁處和西壁小壁龕內正壁處。畫面上一隻鹿呈站立回頭狀態,口銜一枝如意枝條,形象逼真,生動活潑。

“盆栽蓮花圖”

“折枝牡丹圖”

“鹿銜靈芝圖”

長方形磚雕共30幅,規格爲29×16釐米,分別鑲嵌於除東壁外其它三壁壁龕兩側及須彌座束腰間,其中西壁6幅,南北兩壁各12幅,圖案分爲花卉、動物、隔扇門。具體分爲纏枝、折枝、鹿銜靈芝、奔馬等。現分述如下。

“纏枝牡丹圖”16幅,分別鑲嵌於墓室南、北、西壁須彌座束腰處上、下層磚雕層,其中南壁7幅 ,北壁7幅,西壁2幅。畫面上的牡丹枝莖交錯,花葉舞動,畫面飽滿而雋秀。

“纏枝梅花圖”4幅,分別鑲嵌於墓室南、北、西壁束腰處下層磚雕層,其中南、北壁各1幅,西壁2幅。畫面上的梅花,枝葉纏繞,疏淡可愛,給人以斑斕之感。

“荷花圖”2幅,南、北壁各1幅,鑲嵌於南、北壁束腰處下層磚雕層。圖中荷花花形飽滿,姿態優美,映襯出荷花的高潔之意。

“隔扇門”2幅,分別鑲嵌於墓室西壁小壁龕兩側,爲豎向的花紋圖案。

“鹿銜靈芝圖”3幅,其中南壁1幅,鑲嵌於束腰處的下層磚雕層;北壁2幅,分別鑲嵌於束腰處的上、下層磚雕層。圖案上的一隻鹿呈奔跑回頭狀,口銜靈芝,姿態活潑,栩栩如生。

“奔馬圖”3幅,其中北壁1幅,鑲嵌於束腰處的上層磚雕層,南壁2幅,分別鑲嵌於束腰處的上、下層磚雕層。圖中一隻馬兩眼圓瞪,彪悍威烈,突顯奔馬的奮進神勇之感。

“纏枝牡丹圖”

“纏枝梅花圖”

“荷花圖”

“隔扇門”

“鹿銜靈芝圖”

“奔馬圖”

三、人骨架和隨葬器物

經清理,墓室內的人骨架有2具,已遭擾亂,故無法斷定葬式,大致可以推斷爲成年男女合葬墓。該墓由於被盜,清理過程中僅發現青釉瓷碗2件,形制相同,撇口、尖圓脣、斜淺腹,小圈足,內外壁施青釉,外壁施釉不及底,圈足露胎,胎質輕薄。高5釐米,口徑12釐米,底徑5釐米,放置於西壁大壁龕內。

青釉瓷碗

四、結語

該墓沒有發現有確切紀年的墓誌等器物,但從墓葬形制、出土器物等方面分析,推斷爲金代墓葬,理由如下:

1、從墓室建築形制來看,墓室頂部爲八角形穹窿頂,四壁爲仿木式結構,爲金代時期墓室常見的墓頂樣式。

2、從墓葬的磚雕裝飾來看,均爲模製磚雕,有花卉和隔扇門以及鹿銜靈芝、奔馬等圖案。

3、從出土器物來看,該墓出土的2件青釉瓷碗,爲金代墓葬隨葬的常見器物。

4、從墓室建築形制、墓葬磚雕和出土器物來看,都與同年8月份在此墓附近發現的金墓極爲相似。

綜上所述,該磚雕墓年代初步推斷爲金代,從其墓室規格來看,其墓主人可能是下級官吏或當地富戶。其磚雕精美,建築精巧,對研究宋金時期康樂地區建築藝術和民居建築提供了新的實物資料。

清理:張有財 汪濱洪 蘇娜 苗玉蘭

執筆:汪濱洪 蘇娜

照相:張有財

轉載自 臨夏州博物館網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