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一個學生談話,一個不錯的女孩,她跟我抱怨,“母親還好,父親越來越不可理喻,父母兩個一說話,就崩。母親勸完一個,再勸另一個,左右爲難。她很想和父親融洽的談話,可是父親總是不好好說話,後來一個朋友勸她,像她父親的那個年齡段,估計是進入了更年期。”

這個學生又問我,“老師,你跟我父親差不多一般大,是不是也到了更年期。”

看着她天真的樣子,我哭笑不得。

當孩子進入青春期,懵懵懂懂的時候,人性的力量覺醒,希望向世人證明自己,刷存在感。

母愛是極爲自私的,非常關注孩子的現在,在母親眼裏,孩子的一切都可以被讚美,哪怕是犯了錯誤,也是可以被原諒的。

因此,大多數家庭,孩子進屋第一句話,“我媽呢?”

父親扮演的角色,是家庭的守護者。

哪怕是老了,父親的潛意識中,依然要守護這個家庭,和孩子!

父愛和母愛是完全不同的運維模式。

青春期的孩子想證明自己的存在和成長,首先就要在家庭中獲得話語權,顯然會跟父親產生某種衝突。

成長的煩惱,人人都有,誰都逃不離!

在這個階段,很多家長都很鬱悶,孩子越來越不可理喻了。

無論家長如何抱怨。

都要解決這個問題,否則會出現各種不可預知的問題,因爲所有的問題都是連續的,相互影響的。

不要羨慕別人的孩子。

魚兒飲水冷暖自知,每一個幸福的家庭,都會有不爲外人知道的苦惱,成功的父母都是把一切問題,扼殺在萌芽中的實用主義者。

幫助孩子走出青春期的困惑後,一些家庭中,父親很難改變自己的角色。

母親看孩子,無限寬容,甚至有些溺愛,所以此時的母親在孩子眼中,更加可愛,可以依靠。

父親的角色,就是一個質疑者。

父親非常擔心孩子的未來,“你能不能在社會立足?你的未來在哪裏。”

跟父親講的道理是可笑的,因爲父親的頻道,根本不在講道理上,父親更加憂慮孩子的未來。

所以,這個女孩一直在糾結,父親爲什麼越來越不可理喻的問題,是很幼稚的。

我想了想,這話要委婉地說。“問題沒有出在你父親身上,而是出在了你的身上!”

學生蒙了,她的朋友都不會這麼說,甚至母親也不會這麼說。

我繼續解釋“你的父親根本不在意你對不對,你有沒有理,父親關注你行不行,你已經18歲了,很快就要離開父母的守護,考上大學,開始全新的生活,你父親更加憂慮,你能不能適應未來。”

學生點了點頭,她似乎覺得,事實應該是這樣的,只是自己從來沒有這麼想過。

我給出了一個建議,跟父親相處,要學會傾聽,等父親把話說完,想想他爲什麼這麼說,然後再說話。

幾天後,她再一次找到我,“我按照你的話,認真的傾聽,我發現父親老了,比母親更加囉嗦,絮絮叨叨的,一句話要說很多遍,生怕我記不住。”

我笑着說“父親老了,你也長大了,以後你就是這個家裏的頂樑柱了,小的時候,他們寬容你,從今天起,你要照顧他們了!家庭是講情的地方,不是講理的地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