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人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都存在的,因爲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會有爭執,有爭吵,有意外發生。人要犯罪,是不看性別的,雖然在大家的印象中,古代的女子似乎都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但那幾乎都是大戶人家的女子纔有的待遇。很多窮人家的女子從小就跟隨着父母務農,在長大後可能就嫁給隔壁村子或者鄰居家的孩子。但是古代戰亂頻發,沒有那麼多的平靜生活,很多去偷盜的都是一些在戰亂中流離失所的人們,官府只能救一部分的人,不能夠救助所有的人,就這樣,在戰亂過後,犯罪率一般都會上升。

階下囚的下場都不好,流放算是“幸福”的刑罰了

當犯人多了,牢獄裏放不下了,這些犯人很有可能就會被流放。流放對於古代人來說,算是一種比較輕的刑罰了,有很多刑罰幾乎都是“要命”的,不符合人性的。這些酷刑有腰斬、車裂、千刀萬剮等等。治理國家真的需要這麼嚴重的刑罰嗎?古代的犯人幾乎都不被當成人,不管這個犯人生前是個什麼樣的人,只要成爲了犯人,就是任人宰割的對象。例如被五馬分屍的商鞅,還有被呂后做成人彘的戚夫人,他們生前都曾是位高權重之人,但是淪爲犯人後,他們就只能淪爲待宰的羔羊。

在人治社會下,有很多的犯人沒有犯什麼錯,只是因爲與官員有矛盾就會被抓起來,所以古代的官差時不時就要流放一批犯人,這批犯人會被送去哪裏呢?在古代,皇帝想要開闊國土疆域,靠的就是這些被流放的犯人。被流放的犯人數量是非常多的,他們被流放後,就會成爲國家的免費勞動力。一般被流放的犯人是不會再回到家鄉的,他這一輩子都要在偏遠地區爲朝廷建設大好河山了。

爭着流放女囚犯的真相,令人感到氣憤

但是官差爲什麼要掙着流放女囚犯呢?女囚犯的數量是沒有男囚犯多的,但也因爲如此,這些女子很容易成爲犯人和官差的玩物。這些犯人在被流放之前,若是有家人的,官差將會收到豐富的“酬勞”,沒有給官差好處的,這個囚犯很可能在流放的過程中,就被官差打死了。流放之地是非常偏遠的,也非常的荒蕪,這一路上很多人都會因爲沒有食物、水而停下腳步,但是官差他們自己是備足了水和食物的,他們體力充沛,和孱弱的犯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爲了趕路,他們就會不斷地鞭打犯人,很多犯人被送到了流放之地後,都是傷痕累累的。相對於男子來說,男子的體力會比女子好,所以男囚犯能夠勉強的跟上官差的步伐,但是女囚犯就不行了。所以女囚犯需要給官差更多的“好處”,才能夠免於官差的“毒手”,不然很可能在半路就被打死了。想要活到流放之地,還得給足官差好處纔行,幾乎沒有人會在意一個被流放的囚犯的生死,既然已經被流放了,就證明朝廷不需要這個人,所以官差都不會擔心他們的生死。

雖然押送流放的囚犯是一個苦活,但是流放一次犯人,官差的收入等於他們在衙門工作好幾年,而且在流放犯人的過程中,還會得到很多的好處,收到很多的“酬勞”。官差也不輕鬆的,在衙門工作的官差非常的辛苦,他們不僅僅要冒着危險抓犯人,還需要在官員受到危險的時候第一時間衝出去。押送犯人雖然辛苦,但是他們想要休息就可以休息,是比較自由的,走多久也是看他們的安排,一般被流放的地方,不會要求他們按時將犯人送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