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專訪世行張志軍:數字人民幣可不與銀行賬號掛鉤 保護使用者隱私 

2020年,數字貨幣的競爭日漸白熱化,各國新動作和新進展不斷。我國央行自2014年起就推動研發數字貨幣,明確數字人民幣主要定位於流通中現金(M0)。目前數字人民幣先行在深圳、蘇州、雄安、成都及未來的冬奧會場景進行內部封閉試點測試。

央行副行長範一飛9月14日發表撰文,進一步分析數字人民幣M0定位的政策含義。他表示,數字人民幣不計付利息,央行也不對兌換流通等服務收費。從M0的發行模式看,應由商業銀行承擔向公衆兌換數字人民幣的職能。

數字人民幣和現金、移動支付有何區別?可能率先在什麼場景落地?對貨幣政策調整會有什麼影響?圍繞這些問題,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專訪了世界銀行首席安全架構師張志軍。

他認爲,數字人民幣可以帶來兩個新的功能:一個是不與銀行賬號掛鉤,從而實現在小額支付情況下的隱私保護;另一個是可編程貨幣。當數字人民幣能夠實現離線支付的時候,那麼像在飛機上的支付操作這種比較特殊的場景可能成爲數字人民幣應用場景的亮點。同時,數字人民幣也給貨幣政策帶來一些前所未有的可能性。

新京報貝殼財經:您怎麼看現在多國央行競跑加速?

張志軍:今年疫情的暴發顯然是加速了各國對央行數字貨幣的興趣,因爲一方面大家開始意識到現金是傳染病毒的一個途徑,沒有電子支付安全:另一方面,政府希望能夠很快地把救助資金傳遞到企業和個人手裏,也意識到電子支付比傳統的郵寄支票的方法要更高效,這也是“數字美元”被提出來的背景。“數字美元”雖然沒有被採納,但似乎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美國對央行數字貨幣的立場。最近,美國波士頓聯儲宣佈與麻省理工學院的數字貨幣研究項目合作,來研究數字貨幣的技術路線。還有多個國家的央行也是在最近開始關注和研究數字貨幣。

新京報貝殼財經:貨幣的基礎職能是支付,數字人民幣和現金、移動支付的區別?

張志軍:在支付方面,我認爲數字人民幣可以帶來兩個新的功能:一個是不與銀行賬號掛鉤,從而實現在小額支付情況下的隱私保護。另一個是可編程貨幣,這個不一定是在央行一級實現,可以交給代理的商業銀行或者金融機構,在需要的時候用軟件代碼給某種特定的數字人民幣的使用範圍加以約束,或者是實現一些其他的非金融派生功能。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程維妙 編輯 嶽彩周  校對 李世輝

責任編輯:梁斌 SF05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