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

宋人填《水調歌頭》這一詞牌,流傳下不少膾炙人口的好詞,首當其衝的當然是蘇軾的“明月幾時有”,簡直是家喻戶曉,只是要說辛棄疾留下的《水調歌頭》,很多人可就不清不楚了。辛棄疾填過的《水調歌頭》着實不少,其中有相當幾首值得一讀的佳作。今天小編就爲大家介紹他的3首《水調歌頭》,都是難得一見的好詞,不比蘇軾寫的差。

1、《水調歌頭·壬子被召端仁相餞席上作》

長恨復長恨,裁作短歌行。何人爲我楚舞,聽我楚狂聲?餘既滋蘭九畹,又樹蕙之百畝,秋菊更餐英。門外滄浪水,可以濯吾纓。一杯酒,問何似,身後名?人間萬事,毫髮常重泰山輕。悲莫悲生離別,樂莫樂新相識,兒女古今情。富貴非吾事,歸與白鷗盟。

我個人是非常偏好狂放派的宋詞的,《水調歌頭》除了蘇軾的,最喜歡就是辛棄疾的這首,通篇用典,質量也未落下乘。整首詞上下兩闕,情感的層層遞進和才思豪情的靈光一現,時至今日,仍然令人動容。

最讓我動容的有2句,1句“何人爲我楚舞,何人聽我楚狂聲”,道盡胸中萬丈長虹,無奈憤慨盡在其中,1句“人間萬事,毫髮常重泰山輕”,從容而不虛無,這纔是屬於男兒的感慨。

2、《水調歌頭》

白日射金闕,虎豹九關開。見君諫疏頻上,談笑挽天回。千古忠肝義膽,萬里蠻煙瘴雨,往事莫驚猜。政恐不免耳,消息日邊來。笑吾廬,門掩草,徑封苔。未應兩手無用,要把蟹螯杯。說劍論詩餘事,醉舞狂歌欲倒,老子頗堪哀。白髮寧有種?一一醒時栽!

這首詞上下兩片,上片一波三折,從榮寵有加到憂患畢至,起落跌宕,下片卻一氣奔注,牢騷苦悶,對比強烈。上片風雲變幻的朝堂,下片冷落的鄉居生活,面對這樣眼前的淒涼,詞人只能苦笑,蔑笑,其中的悲憤無奈可想而知。

3、《水調歌頭·盟鷗》

帶湖吾甚愛,千丈翠奩開。先生杖屨無事,一日走千回。凡我同盟鷗鷺,今日既盟之後,來往莫相猜。白鶴在何處,嘗試與偕來。破青萍,排翠藻,立蒼苔。窺魚笑汝癡計,不解舉吾杯。廢沼荒丘疇昔。明月清風此夜,人世幾歡哀。東岸綠陰少,楊柳更須栽。

辛棄疾是寂寞的,所以他寫到“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因爲無人可以傾訴,所以纔會投向青山綠水,這種時候,他的孤獨依然是瀟灑的,甚至是得意的。可這一次,卻不一樣了。

這一次,不再是青山綠水,而是鷗鷺、白鶴、窺魚,他和它們對話,他的抗爭不由自主,他的無奈如此被動,一種令人憤懣的荒誕籠罩住了他。“東岸綠陰少,楊柳更須栽”,此時他的心已經被傷透了,面對這個荒誕的世界,他只想轉過身去專心種樹。

辛棄疾的3首《水調歌頭》,不比蘇軾寫的差,都是難得一見的好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