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璽,專指皇帝的玉印,始於秦,但璽最早卻出現於周朝。《史記·秦始皇本紀》有云“令子嬰齋,當廟見,受玉璽。”

玉璽是怎麼來的

相傳,秦始皇取藍田玉,命李斯用小篆刻“受命於天,既壽永昌”,這是最早的玉璽。蔡邕在《獨斷》中稱“秦以來,天子獨以印稱璽,又獨以玉,羣臣莫敢用也。”證明玉璽所代表的身份。

天子所佩曰璽,臣下所佩曰印,這是規矩,不遵守是會被砍頭的。當然,不同時代,對璽、印、章的使用範圍也不一樣。

據《通典》載“又三代之制,人臣皆以金玉爲印,龍虎鈕,唯所好也。皇太子諸王金璽,皆龜鈕。公侯五等金章。光祿大夫、卿、四品、五品將軍,皆銀章。尚書令、僕射、諸州刺史,皆銅印。”可見玉璽是皇家所用,臣下則根據地位稱章、印。

但到了武則天這代,忌“璽”諧音不雅,改成了“寶”,自此至清代帝后及諸王印章皆稱“寶”,如明代“潞王之寶”、清朝二十五方御用寶璽等。

玉璽代表了什麼

玉璽是歷史上各王朝統治者維繫其封建獨裁統治的象徵物。紫禁城是明清兩朝皇帝居住的地方,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宮。這裏存放着各個歷史時期的珍寶近百萬件。但衆多寶物中,也唯有玉璽這一種才最能代表皇帝的無上權威和地位。

誠如乾隆帝所言“蓋天子所重,以治宇宙,申經綸,莫重於國寶”。中國曆代統治者都十分重視玉璽,並將其作爲國家的象徵,皇帝治理天下的憑證。故宮藏有明清玉璽近五千件,單乾隆時期欽定玉璽就有二十五方,後人稱之爲“二十五寶”。

乾隆爲什麼把玉璽的數目定爲25方?《周易太衍》有“天數二十有五”的記載,乾隆希望清朝也能傳至二十五世。這25方玉璽一直沿用至宣統末年,而且各有所用,囊括國家最高權力的各方面。這二十五方玉璽也是現存唯一的一套完整代表統治權利的玉璽。

玉璽收藏,也是地位收藏

玉璽作爲皇家御用之物,是一國之權利的集中體現,其大氣內斂,勢勃而不發,王者之氣內斂其中,又輔以傳世美玉,收藏價值極高。中國自古喜以風水論勢,一方玉璽正如龍穴之眼,置於家中,氣勢頓生,風調雨順,鎮權脈而進寶氣。

(文章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