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查子,讀作(shēng zhā zǐ),原唐教坊曲,後用爲詞調。因朱淑真詞有“遙望楚雲深”句,亦稱“楚雲深”。

說起生查子,第一感覺就是關乎愛情,歐陽修的《生查子》有“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的名句,給生查子增添了一絲美好愛情的色彩。

今天,詩詞君要分享10首經典生查子,一起來體會其中的幽幽愛情與相思吧!

《生查子·元夕》

宋·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溼春衫袖。

詞作通過主人公對去年今日的往事回憶,抒寫了物是人非之感。既寫出了伊人的美麗和當日相戀的溫馨甜蜜,又寫出了今日伊人不見的悵惘和憂傷。

“月與燈依舊”與“不見去年人”相對照,引出“淚溼春衫袖”這一舊情難續的沉重哀傷,表達出詞人對昔日戀人的一往情深。

《生查子·新月曲如眉》

五代·牛希濟

新月曲如眉,未有團圞意。

紅豆不堪看,滿眼相思淚。

終日劈桃穰,人在心兒裏。

兩朵隔牆花,早晚成連理。

一彎新月,數枝紅豆,詞人擷取傳統的寄寓人間悲歡離合、別離思念之情的兩種意象,正表達出對愛人的無限深情和思之不得的痛切缺憾。

這首詞極其自然地運用了南北朝民歌中的吳歌“子夜體”,以下句釋上句,託物抒情,論詞家評曰:“妍詞妙喻,深得六朝短歌遺意。五代詞中希見之品。

《生查子》

五代·牛希濟

春山煙欲收,天澹星稀小。

殘月臉邊明,別淚臨清曉。

語已多,情未了,回首猶重道:

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

這首詞用清峻委婉的語言, 生動形象而又細緻入微地刻畫了一對情人分別時難捨難分的場面,描摹出一種深沉悱惻的情緒。

最後一句“回首猶重道: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這裏,詞人藉助芳草與羅裙同色的聯想,生動地表現了女子臨別時的複雜心理和眷戀情緒。

《生查子·情景》

宋·姚寬

郎如陌上塵,妾似堤邊絮。

相見兩悠揚,蹤跡無尋處。

酒面撲春風,淚眼零秋雨。

過了離別時,還解相思否?

這首詞從詞意上看,寫的是萍水相逢式的短暫的愛情生活。全詞以女主人的口氣道出,不作雕飾,自然流暢,一氣呵成。

上片敘述了兩人分離的原因;下片寫相聚與別離的不同情感,並希望對方不要忘情,表達了女主人公在別時的傷心與痛楚。

《生查子·獨遊西巖》

宋·辛棄疾

青山招不來,偃蹇誰憐汝?

歲晚太寒生,喚我溪邊住。

山頭明月來,本在天高處。

夜夜入青溪,聽讀《離騷》去。

宋孝宗淳熙八年(公元1181)冬天,辛棄疾被誣陷罷官,此後他長期閒居在信州上饒城北帶湖邊上,西巖是上饒城南風景優美的地方。這首《生查子》便是辛棄疾閒居遊西巖的紀遊之作。

詞人巧借明月、青山來表達自己隱居城北帶湖時期孤寂、鬱憤的情感。該詞寫景如生,抒情含蓄曲折,可稱詞中妙品。

《生查子·元夕戲陳敬叟》

宋·劉克莊

繁燈奪霽華,戲鼓侵明發。

物色舊時同,情味中年別。

淺畫鏡中眉,深拜樓西月。

人散市聲收,漸入愁時節。

這是一首元宵觀燈戲友感懷之佳作,題爲元夕戲作,實則抒發人生感慨。

全詞突出中年情懷與往昔的不同,抒寫自己中年氣衰、嘆世事滄桑,和對友人和美夫妻生活的羨慕及自己生活的愁苦。

《生查子·關山魂夢長》

宋·晏幾道

關山魂夢長,魚雁音塵少。

兩鬢可憐青,只爲相思老。

歸夢碧紗窗,說與人人道。

真個別離難,不似相逢好。

此詞寫感傷離別,純用白描手法,敘事明白如話,遊子的音容躍然紙上,很是生動。全詞感情真切,語言樸直,通俗而不失其雅,別有風致。

上闋寫飄泊遊子對離別的整體感受,丈夫戍邊塞外,思婦日思夜想,兩鬢漸白;下闋寫想象,親切自然,遐想丈夫歸來,相依訴衷腸。

《生查子·訴別》

宋·蘇軾

三度別君來,此別真遲暮。

白盡老髭鬚,明日淮南去。

酒罷月隨人,淚溼花如霧。

後月逐君還,夢繞湖邊路。

此詞作於宋哲宗元祐七年(1092年)八月詞人在汴京任兵部尚書時。這是詞人第三次送別友人蘇伯固後,離別之情驟然湧上心頭,便寫下了這首送別詞。

全詞緊扣一個“惜”字:惜之因,惜之狀,惜之深,真情噴瀉,哀怨遞進,結構嚴緊,迴環曲致,語淺意深,虛實互補。

《生查子·金鞭美少年》

宋·晏幾道

金鞭美少年,去躍青驄馬。

牽繫玉樓人,繡被春寒夜。

消息未歸來,寒食梨花謝。

無處說相思,背面鞦韆下。

本篇小詞以精細的筆觸刻畫了這位少婦對行人夢縈神馳的相思。

全詞由別離寫到別後。由行者寫到居者,由形貌而暗示心靈,層層遞進,摹寫出主人公文靜細膩而內向的性格,展現出少年思婦複雜、沉重而敏感的心態,筆致頗爲靈秀。

《生查子·惆悵彩雲飛》

清·納蘭性德

惆悵彩雲飛,碧落知何許。

不見合歡花,空倚相思樹。

總是別時情,那待分明語。

判得最長宵,數盡厭厭雨。

這是納蘭寫給亡妻盧氏的悼亡詞。詞重在心理刻畫,婉轉深細,感人至深。

上片說彩雲飛逝,不知飄落高天何處,這顯然是託比之法,意在說所愛之人蹤影全無,而今只落得空倚相思樹的悲涼情境了。下片則說別時之情景長存,而使他徹夜不眠,輾轉反側,並甘願忍受着這悽清孤獨之苦。

國畫作者:啓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