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四公子之一——信陵君,本名魏無忌,是安僖王同父異母的弟弟。因其封邑在信陵,故稱之爲信陵君。

信陵君爲人十分宅心仁厚,能禮賢下士。前來投奔他的士,無論能力高低,品行如何,信陵君都能真心對待這些門客,沒有絲毫的貴公子氣息,因此他在戰國四公子中威望最高。

自古以來,道、德、禮、義、仁五者是一體的,就連地痞、流氓頭子也要有道、德、禮、義、仁這五體,否則難以服衆。但任何事物都有一體兩面的情況,而《易經》上更是講述了一個事物有八面或十面的情況。就像這道、德、禮、義、仁,任何一種品德都有正、反兩面。比如:一個人對朋友言而有信,一言九鼎,那麼這人可以稱之爲俠義之士,這俠義的品行是十分可貴的。

但從歷史長河來看,但凡有俠義品格的人,都會爲了救別人、救天下而不在乎犧牲自己的利益,甚至更有甚者在國家危難存亡之際,犧牲自己的性命也在所不惜。如歷史上:文天祥之流。這樣的義是正面的義,是蘇軾所說的:"無故加之而不怒,臨大節而不可奪也。"

可是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正所謂:忠孝難兩全,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有些人爲了朋友而兩肋插刀,但卻忽略了對自己國家、自己君主的忠義。就像司馬遷的《史記》筆下的信陵君是一位極具爭議性的人物,尤其信陵君竊符救趙這一舉動,究竟該如何評判?

信陵君是趙國平原君的小舅子。在魏安僖王二十年之際,秦昭王帶領戰無不勝的神將白起攻打趙國,又進兵圍攻邯鄲。平原君數次發出SOS的求救信號給魏王和信陵君。魏王接到求救令後,讓將軍晉鄙帶領十萬軍隊去解救趙國。秦昭王立馬派使者到魏國警告魏王,說:"以我們秦國現在的實力,攻打下趙國是分分鐘鐘的事情,誰現在要出兵多管閒事,等我秦國剷平趙國後,必定先攻打那個支援過趙國國家的救援國。"魏王聽到這恐嚇後,內心十分恐懼,派人阻止了晉鄙的軍事行動,讓魏國的軍隊留在鄴這個地方。表面上是來救趙國,但其實魏國是在做牆頭草的舉動,如果秦國打贏趙國了,他就立馬撤兵;如果趙國贏了,魏國就在假裝正在趕往援救趙國的路上。趙國的平原君久不見魏國的救兵到場,就寫了一封信罵信陵君,信的原文如下:"勝所以自附爲婚姻者,以公子之高義,爲能急人之困。今邯鄲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工資能及任職坤也!且公子縱輕勝,棄之降秦,獨不憐公子姐邪?"

大意是:"你是俠義人士,一直能在別人危難間解救他人的困厄,但今天趙國快要完了,爲啥你們魏國的救兵遲遲未到,你就算不可憐我平原君,也該可憐可憐你的姐姐吧?"

信陵君接到信後,腦子一下子清醒了。信陵君和他的門客將當時國際間的利害關係分析給魏王聽,魏王卻因懼怕秦國的威脅,終究不聽從公子和其門客的勸解。

信陵君內心十分糾結,在萬般無奈下,只好自作主張帶上所有的門客趕到趙國,準備與趙國一起共存亡。當信陵君走到大梁夷門這裏時,有一位叫侯嬴的隱士向魏無忌告別,並說道:"公子你帶這些人去邯鄲救趙國無疑是用肉投餓虎一樣,除了白白送死,根本毫無用處。"信陵君聽後謙卑地問道:"你還有什麼更好的辦法嗎?"

侯嬴屏退左右的人後,對信陵君說道:"乾坤大半屬偷兒。我聽說晉鄙身上有兵符,而另一半兵符在安僖王的臥室內,這另一半兵符可以讓安僖王最得寵的妃子如姬去偷竊出來。而想要讓如姬幹成此事,公子須得先用士的影響力幫如姬報殺父之仇,如此如姬必定爲公子去偷符。"信陵君聽聞後立馬照辦。接着侯嬴又說到:"公子拿到兵符後,晉鄙如果不懷疑公子,一切聽從你的,那事情就好辦,但如果晉鄙不聽從公子,那事情就遭了。還望公子能帶上我這位大力士朋友朱亥,如果晉鄙不聽公子的,朱亥就幫你殺了他。"

魏無忌偷竊了兵符後,假傳聖旨並殺了晉鄙,奪取了兵權,領着士兵趕往邯鄲去解救趙國。

讀《史記》到這裏,從道義上來看,信陵君的確具有俠士之風,但別忘記他是有公職在身的公務員,他竊符救趙,假傳聖旨,枉殺自己國家的大臣,這恰恰是不忠君的表現。後世有這麼一段話來評價信陵君,原文如下:議曰:亡身殉國,臨大節而不可奪也,此正義也。若趙之虞卿,棄相捐君,以周魏齊之危。信陵無忌,竊符矯命,以赴平原之急。背公死黨之義成,守職奉上之節廢,故毛公數無忌曰:與趙則有功矣,於魏則未爲得。凡此之類,皆華僞者。

可是世上第一良心史學家司馬遷若光寫公子爲朋友賣命,犧牲自己,甚至犯法也不在乎,那麼司馬遷只是想表達信陵君的俠氣。可是司馬遷卻偏偏要表現對公子信陵君的崇拜之情。《史記》裏戰國四公子都被載入了,可唯獨信陵君被司馬遷稱爲公子,並高達147次。司馬遷還記載了,因信陵君躲在趙國,而自己國家魏國正遭到秦國攻打之際,在毛公的數落下,信陵君二話不說再次冒着生命危險回到本國,並利用自己在國際間的巨大影響力,號召了魏、楚、燕、韓、趙5國之兵,大敗秦軍於河外,秦將蒙驁敗逃,信陵君更加威震天下,功高震主。

由此看來,公子不屬於華僞之徒,他是真正的俠士,他在魏國,魏國的國運、氣數就延長,秦國不敢來犯。更奇特的是:漢高祖這流氓頭子居然派人爲公子守靈,而且不是一般的祭拜,是將公子奉爲神靈一樣世世代代拜祭。歷史上有功業的神人,纔會如此受後代敬仰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