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海一隅

本文由|爸妈进化论(bmjhlc)

9月4日傍晚,浙江宁波某村口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个六七岁的男孩骑着自行车快速来到一个路口,正好跟一辆慢速驶过来的小轿车相撞。

小男孩躲闪不及被撞倒在地,他立马起身,粗大的嗓门对着驾驶员喊:“你开车小心一点!你小心一点!”

随后他又哭喊着:“来人啊,来人啊!”周围邻居很快都过来查看,驾驶员也赶紧下车,确认小男孩有没有受伤。

驾驶员心有余悸地说:“你就这样冲过来了,我是很慢很慢开过来的。”但是小男孩依然哭着喊着,一副理直气壮的模样。

根据交警调查,男孩轻微伤并无大碍,事后交警教育他说:“遇到困难呼救是对的,你教育驾驶员叔叔的话也是对的,但你过路口的时候不能这么乱闯。”

在交警的教育下,小男孩终于知道自己错了,应该先停下自行车,两边都看清楚确保安全以后,再慢慢地走出路口才对。

而网友的评论更加犀利,都是指责小男孩“恶人先告状”、“一下子把错推到别人身上”,话虽然不好听,但是指出了小男孩有点无理搅三分的做法。

孩子原本是单纯天真的,自己做错了就勇敢承认,如果不先反思自己,反而先去找别人的错误,这样长期以后只会让孩子越来越不懂得承担责任。

我们都知道,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基本的为人处世的道理是不会变的,也是我们每个人必须要遵守的准则。

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更是应该让孩子懂得遵守社会规则,要知道父母没有教给孩子的道理,社会将来会狠狠地教给孩子。

1

讲道理是最没有用的教育方式吗?

很多人都听过法国思想家卢梭的这句话,世上最没用的三种教育方法就是: 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

父母对孩子发脾气,还有刻意感动的方式,的确会对孩子的成长带来负面影响,但是我却并不认同父母不能对孩子讲道理的教育方式。

上周六的晚上,儿子提出想去吃必胜客,我说可以的,但是吃必胜客比较花费时间,那你晚上看动画片的时间可能就要缩短了。

因为要保证9点半睡觉,儿子当即表示答应,可是等我们到了店内才发现,店内人太多了,以至于我们等了近一个小时才吃到披萨。

这么一来回到家里已经快9点了,儿子快速地洗了澡然后打开电视,一集动画片看完就9点半了,我让他关电视睡觉,他却磨磨蹭蹭不肯了。

我说这我们说好的事情,你应该遵守,但是他却耍赖说:“好不容易等到周末,你就不能让我多看一集吗?”

我当时其实有点儿生气,但是耐着性子跟他讲:“你提出去吃必胜客的时候,我就提醒过你,是你答应我能做到的,有什么理由反悔呢?”

儿子气鼓鼓地说:“都怪必胜客人太多了!”我很严肃地告诉他,必胜客人多不多是不可控因素,我们不能把责任推到别人头上去,而是应该说到做到。

过了几分钟儿子主动关了电视,如果我不把基本的道理告诉他,说不定以后他就养成了什么事情都怪到别人头上去的错误思维模式了。

父母给孩子讲道理,不是一天到晚的叨叨,而是把基本的准则告诉孩子,让孩子明白应该怎么做,才不至于让孩子越长大越“熊”。

2

父母应该如何跟孩子讲道理?

道理是指事物、事情的发展规律,讲道理就是父母把关乎孩子成长的规则讲给孩子听,让孩子在明白道理的基础上,心服口服地执行。

想要让孩子真正听得进道理,并且执行到位,父母必须要注意以下三点:

首先,用孩子听得懂的语言来表述。

前一段时间,黄磊老师在微博说,自从今年寒假连上了暑假,小女儿多妹养成了晚睡晚起的坏习惯,他下决心要帮助多妹改过来。

结果在黄磊说“如果老是晚睡就长不高了”的时候,多妹很开心地问:“那我是不是就不会变老了?”

很明显多妹没有理解爸爸说的“长不高”的意思,父母在跟孩子讲道理的时候,一定要把语言表述降低到孩子能够理解的程度。

越是高大上的道理,孩子越是听不进去,父母与其说“长不高”不如说“长不大”,孩子有了具象概念才会理解道理的真正意思。

其次,用孩子能接受的态度来沟通。

美国畅销育儿书《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中指出,孩子不愿意听父母的话,最主要的原因是父母忽略了孩子的感受。

当孩子没有感受到父母的尊重和爱的时候,自然是本能地抵触父母的,即使父母说的道理再正确,他们也听不进去一句话。

“今天必须穿毛衣!”和“外面降温了,你感受一下,要不要加件毛衣?”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说话方式,孩子能接受的肯定是第二种。

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以平和的语气跟孩子协商,并把做与不做的利弊分析给孩子听,让孩子做出选择,相信孩子一定会做得更好。

第三,用孩子做得到的方法来引导。

“妈妈督促你学习,还不是为了你将来能考个好大学吗?”闺蜜小敏理直气壮地给儿子乐乐讲道理,却没有留意到乐乐越皱越紧的眉头。

乐乐知道妈妈说的认真学习考大学的道理是正确的,但是他更希望帮他制定详细的目标,如何能够在近期内提高成绩,而不是空泛的唠叨。

很多父母以为给孩子讲道理就是尽职尽责,殊不知父母更需要根据孩子的学习情况,协助孩子扎实做好每一科的学习计划,并且推动孩子努力执行。

道理再正确也是悬在空中的,只有用脚踏实地的努力,才能把道理变成现实,父母越是懂得引导,孩子越是进步更快。

3

父母的道理,孩子的未来

没有父母愿意自己养出来的孩子胡搅蛮缠,但是父母不正确的教育方式,的确很容易让孩子变成别人眼中不讲道理的“熊孩子”。

想要让孩子更容易接受父母的道理,也可以想段子手傅首尔那样,用幽默轻松的话语告诉孩子,到底应该怎么做才对。

傅首尔曾对儿子说:“丑小鸭不可能变成白天鹅,它经过努力只能变成丑大鸭。”

结果儿子怼他:“妈妈,它不努力也是丑大鸭,你别骗我努力。”

儿子一句话怼得傅首尔无言以对,毕竟儿子说得也有道理啊,通过这种幽默的方式,让儿子懂得努力的意义,那就足够了。

父母们都知道这样一句鸡汤:听过很多的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其实错的不是讲道理,而是我们讲道理的方式,想要让孩子在道理的熏陶下,未来越走越开阔,父母就必须知道如何正确地讲道理。

毕竟,养孩子就是打怪升级,见招拆招才能让孩子在父母一路道理的扶持下,快乐幸福地长大。

来源:爸妈进化论(bmjhlc)父亲的大格局,母亲的好情绪,就是一个家庭最好的风水原文标题《男孩骑车被撞倒哭怼司机:孩子,千万不要无理搅三分》转载已获授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