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死後皇位直接傳位於孫子朱允文。在位期間增強文官的作用,嚴懲宦官,改革弊政,史稱“建文新政”。同時實行削藩政策,導致燕王朱棣起兵,歷時三年,最終朱允文削藩失敗,下落不明。

朱允文是朱標的兒子,朱元璋的孫子。朱元璋稱帝之後就立嫡長子朱標爲太子,朱元璋歸天以後朱標繼位,奈何朱標在盛年37歲的時候就去世了。朱元璋悲傷焦慮交加,最煩惱問題是王位繼承,按照祖制應該立朱標的長子爲太孫,不幸朱標的大兒子也夭折,已知天命年的朱元璋看到朱標的二兒子非常的聰明又很孝順就很喜歡,就立朱允文爲太孫。

朱元璋的兒子中,四兒子燕王是最出色的一位,自己本身精通武藝,文學方面也是相當出彩,可謂是文武雙全。十歲封燕王,十七歲就去外地當藩王,以後多次受命參與北方軍事活動,建議卓越的功勳。朱元璋晚年,大兒子,二兒子,三兒子都先後去世,因此朱棣不但在軍事力量上而且在家族排列中都排第一。

那問題來了,朱元璋爲何不立朱棣爲太子呢?其實根據史料記載,其實朱元璋有想過立朱棣爲太子,其一:有大臣不同意,態度不夠強硬,沒有通過。其二:朱棣不是馬皇后生的。其三:朱棣本身上過戰場,殺戮心很重,脾氣也暴躁,怕朱棣繼位以後屠殺皇室成員。其四:朱棣不是嫡長子,祖制是立長不立賢。朱元璋自己殺戮心也重,得到天下,爲穩固自己皇權,殺了很多人,需要一個上位者安撫,所以終究沒有立朱棣。當朱元璋立朱允文爲太孫以後,朱棣就知道,他離皇位無望了。

朱允文二十一歲登基書生氣十足且溫文爾雅,聰明好學,但沒有治國經驗。跟叔父們比起來根本不值一提。太祖留下三位重臣輔助朱允文,三位師傅都是“好人”,可是朱允文自己水平出了問題。

朱允文登基幾個月後就想着削藩,主要是想削燕王。削藩成功,可以穩固自己的皇權,如果失敗,踏入無盡深淵。

對於有着全國兵力的朱允文說削就削,一年中削先後削掉五位實力弱的藩王,很順利。最後削燕王的時候,爲避免發起衝突,削朱棣的時候就小心謹慎許多,把朱棣的兒子當做人質,確保朱棣不反。然而確給了朱棣集結部隊和準備的時間。本來燕王對皇位一直窺視,這下也是給了自己的機會,爲了先把兒子要回來,朱棣裝瘋裝病,搞了很多鬼把戲,終於把兒子們要回來了。朱棣用招降的蒙古兵擴充兵力,聯合皇室宦官,內外勾結。於1399年7月末,朝廷和燕王的一場血腥,持續了三年的戰爭爆發了。最終也燕王勝利而終結。

燕王之所以能取得這場戰役的勝利軍事力量對比:開國初期朱元璋把開國重臣殺光了,能打仗,打勝仗的將軍朝廷幾乎沒有了,反而燕王長年征戰,戰役戰術都不在一個層次。政治水平,燕王自身的能力和識人用人都高過朱允文。運氣來說的話,天下就該燕王朱棣得到,三次大風都救燕王絕望中。

總之,朱允文和朱棣比起來,決心不夠堅定,政治水平差太多,運氣也不夠好。所以削藩失敗,朱允文爲下落不明。#新作者扶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