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北大校長開學典禮寄語新生:德才均備,學以成人

微信公衆號“北京大學”9月20日消息,今天是北京大學迎來2020年開學典禮。北京大學校長郝平在開學典禮上發表講話:德才均備  學以成人。全文如下

各位嘉賓,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們在這裏隆重舉行開學典禮。首先,我代表學校全體師生員工,祝賀大家考入北大,開啓人生新的篇章,並向伴隨你們一路拼搏的父母、老師和朋友們表示誠摯的問候和衷心的感謝!

由於疫情原因,有一些在海外的同學不能到場,但學校始終牽掛着大家,將盡最大努力,做好線上教學,希望我們能早日在燕園相見。

今年是一個極不平凡的年份,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平靜祥和的生活,深刻改變了世界的面貌,影響着人類發展的進程。

但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重大的歷史進步都是在一些重大的災難之後,我們這個民族就是這樣在艱難困苦中歷練、成長起來的。”對於同學們來說,這場抗疫鬥爭正是一堂生動的人生課、社會課。大家不懼風雨,經受住了考驗,並且與我們的國家和民族一同進步成長。

從你們進入校門的那一刻起,“北大人”就成爲大家的新身份,這也意味着新責任、新使命。

我記得四十多年前,原北大歷史系主任、史學界的一代宗師鄧廣銘先生,在對我們進行入校教育時講到:自己年輕時和大家一樣,十分嚮往北大,“醉心於北京大學,成了一個北大迷”。入學後,通過一些大師的言傳身教,他深感“天下之學術聚於北大”,並表示“這怎能不成爲促使我天天向學、自強不息的強大動力!”——鄧先生的這一席話也彷彿是講給今天的你們。

你們當中,既有朝氣蓬勃、憧憬全新生活的本科生,也有沉于思考、醉心於科學探索的碩士生、博士生。不論是老同學還是新面孔,北大厚重的歷史、優良的傳統都將是你們拼搏奮鬥的動力源泉,都將會指引大家明確成長的方向,探尋成長的道路。

“德才均備、體魄健全”,是北大核心的育人理念,是寶貴的精神財富。大家要深刻認識它的內涵,做新時代的北大人。

首先,做新時代的北大人,就要抱定宗旨,堅定愛國信念。

蔡元培校長曾提出,“大學以教授高深學術,養成碩學閎才,應國家需要爲宗旨。”一百二十二年來,北大人用知識、思想和生命服務於祖國,“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北大精神已經深深融入每一個北大人的血液中。

在這次疫情中,北大人一如既往、挺身而出、義無反顧奔赴抗疫一線,以精湛的醫術、無私的奉獻、決勝的信念,生動詮釋了北大人的初心與使命。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向校友鍾南山院士頒發了“共和國勳章”,一大批北大醫護工作者獲得“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和“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三家北大系統醫院被授予“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榮譽。這是黨、國家和人民對北大人抗疫貢獻的高度肯定,也是北大醫學人勇挑重擔、大愛無疆的集中體現。

在今年7月的畢業典禮上,鍾南山院士作爲校友代表作了發言。他說,自己已經爲祖國健康服務60年,還希望爲祖國再服務若干年。從17年前“非典”期間那一句“把最危重的病人轉到我這裏來”,到今天的“抗擊疫情,醫生就是戰士,我們不衝上去誰衝上去?”——這就是北大人的赤子之心和責任擔當。

心有所信,方能行遠。希望同學們傳承好北大的家國情懷,自覺把奮進的腳步與國家發展的脈搏、民族復興的進程同頻共振,把成長的根基打得更牢、扎得更深。

二是博學慎思,面向時代課題。

當今時代,以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等新技術爲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正在興起,創新已經成爲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同時,氣候變化、自然災害、重大疾病、病毒傳播等世界性難題,迫切需要各國緊密協作,才能找到最佳的解決方案。

未來充滿着未知。同學們要登高望遠,站在時代前沿,以立足於解決人類發展共同面臨的重大問題這樣的高度,開始自己的學習與探索。北大是一所學科門類齊全、國際化程度很高的大學,這爲大家的成長成才提供了豐富資源和良好條件。

兩年前,生物物理化學家、哈佛大學終身教授謝曉亮院士全職回到北大。他的研究領域非常廣泛,涉及物理、化學、生命科學等,在新冠抗體的研究上也做出了重要貢獻。他回顧求學之路時特別提到,當年他在北大化學系讀書的時候,就廣泛涉獵,旁聽了物理、數學等很多院系的課程,這爲他後來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大家要沉下心來,坐得住冷板凳,既要聚精會神、刻苦學習基礎知識、專業知識,也要拓展跨學科視野,建立更加多元的知識儲備,爲創造更多“從0到1”的突破打好根基。

同學們還要有放眼世界的胸懷,越是在動盪複雜的背景下,越要積極面向世界,當好連結中國與世界的紐帶。希望大家不僅要通曉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從祖國豐富的文化資源中汲取文化自信和底氣,也要了解並尊重世界文明的豐富多彩,以更加寬廣的視野、紮實的基礎、淵博的學識,從中國和世界的互學互鑑中探討人類面臨的共同課題,投身促進國際社會發展的進程。成爲繼往開來、引領未來和建設未來的人才。

三是做新時代北大人,要堅毅執着,不畏艱難挫折。

沒有艱辛就不是真正的奮鬥,不經風雨就難有真正的成就。你們都是經過寒窗苦讀,以優異成績進入北大的,在未來的求學和成長道路上,不但要有情商和智商,還要培育自己的“逆商”,也就是面對逆境的反應能力和處理方式。

費孝通先生是我國社會學和人類學的奠基人。20世紀40年代,費先生和同事們在雲南研究中國的社會問題。他曾描繪當時的工作環境,“地板踩上去嘎吱作響,牆縫裏藏着小蟲,叮得人渾身發癢。”但就是在這樣艱苦的環境裏,他們想的是“怎麼把中國搞好,人民怎麼富起來”,產生了一批具有世界影響的研究成果。

迎新那一天,我看到你們中的一位女同學,拖着行李風塵僕僕前來報到。後來得知,她是一個人從喀什輾轉坐了3天的火車纔來到學校的。一週前,我在昌平新校區看望參加軍訓的同學們,雖然軍訓比較艱苦,但是大家精神飽滿,朝氣蓬勃。我想,這些經歷都會使你們終生難忘。

在今後的學習中,同學們會面臨環境適應、學習壓力、個人情感等各種現實問題,可能會遇到一些挫折。希望你們即使身處逆境,也要始終保持堅定不移的信念和戰勝困難的勇氣,在順境中不浮躁,遇到挫折不消沉,樂觀向上,勇往直前,才能學有所成、學成大器。

四是學以成人,涵育道德品行。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2018年,在北大建校120週年之際,學校承辦了第24屆世界哲學大會,主題是“學以成人”,(英文是 Learning to Be Human)。這是一個哲學問題,也是和每個人都密切相關的人生命題。“學以成人”中的“成人”,是指在知與行的展開過程中成就和完善“人”的自身。

哲學系教授樓宇烈先生提出,培養高尚的人格,一要“誠”,二要“敬”。誠,就是要做一個真誠的人,誠心誠意,誠實守信。敬,指的是要有敬畏之心,感恩之心。誠、敬二字是修身之要,立德之本。

要加強人格修養,還要做到“敬師愛友”。古人講,“學貴得師,亦貴得友,師也者,猶行路之有導也;友也者,猶涉險之有助也。”同學們來自五湖四海、天南地北,在北京大學這個大家庭裏相聚在一起,是十分難得的緣分。希望大家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培養深厚的情誼,這將是你們終身受用不盡的財富。

最後,我還要強調,“完全人格,首在體育”。

體育運動的真諦,是通過頑強拼搏實現人的自我完善和超越。早在1905年,京師大學堂就舉辦了第一次運動會,併發布文告說:“造就人才之方,必兼德育、體育而後爲完備。”一個多世紀來,北大校園體育蓬勃發展、碩果累累。近年來,山鷹社成功登頂珠峯、享譽世界,學生籃球隊等多支高水平隊伍屢創佳績,近五十個體育類學生社團異彩紛呈,“北大杯”“五四長跑”等品牌活動深受同學們的喜愛。

希望大家既要學習科學文化,也要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健全身心,保持陽光向上的狀態。當前疫情仍未結束,大家更要多運動,增強免疫力,提高抵抗力,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做好防疫工作。用健康的體魄讓大學生涯更加充滿青春活力和蓬勃朝氣。

同學們:

“青春須早爲,豈能長少年。”你們懷着遠大理想,在美麗的金秋時節相聚在燕園,你們的生命中從此將永久地烙下北大的印記,同時也將承擔它帶給你們的沉甸甸的責任和使命。我們正處在一個偉大的新時代,我衷心祝福大家在北大曆練成長、不斷進步,德才均備、學以成人,將來成爲國家的棟樑之材,成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謝謝大家!

來源:微信公衆號“北京大學”

責任編輯:朱學森 SN24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