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馬慶雲

9月19日晚間,《美好生活歡樂送》節目在廣東衛視繼續播出。而姜昆老師和搭檔戴志誠再次登臺,以粵語爲契機,表演了相聲作品《以唱代學》。在這個作品當中,姜昆老師展示了頗高的粵語文化功底,並且用粵語爲觀衆演唱了經典老歌《軍港之夜》,可謂是贏得了滿堂彩。

《以唱代學》已經不是姜昆老師第一次在這檔節目當中表演作品。在這檔周播的綜藝節目當中,姜昆老師和搭檔戴志誠還表演過《廣東話》等精彩的相聲作品。而《以唱代學》、《廣東話》等相聲作品更是因爲有文化有包袱,而贏得了觀衆的普遍認可,姜昆老師的相聲作品,被贊質量很高。

這些相聲,都是以學說廣東話作爲契機,不僅僅是展現幾句廣東話那麼簡單,而是進入到了中國漢語的古語語系當中,深入淺出地講解廣東話當中蘊含的發音奧祕。在姜昆老師這些相聲作品當中,更是爲觀衆呈現了粵語和普通話各有不同的發音方式,尤其是用粵語發音的特點製作了不少的繞口令,令觀衆捧腹。

而縱覽這幾個相聲作品,都呈現了充沛的語言魅力,充分展示着相聲是一門語言藝術的真諦。《廣東話》這個作品當中,不少的古語詞發音,其實都是大學中文系古漢語課堂上的備考知識。這些內容,對於中文系孩子的古文學習而言,本身就是較爲枯燥的。可是,這些古語詞的發音,乃至於很多音韻學的知識,被姜昆老師的相聲演繹出來,竟然爆笑連連。

顯然,在《廣東話》、《以唱代學》等作品當中,姜昆老師並非只是簡單地學說幾句粵語,而是通過深入淺出地分析,把粵語的精髓呈現出來,尤其在很多古語詞的發音方面,這些內容,都是北方觀衆所陌生的。在發音當中,漢語普通話沒有粵語當中的那麼多音節音調,因此也就缺少了不少粵語當中的笑料包袱。顯然,姜昆老師這一刻,更像是一位語言學的大師,不僅僅梳理知識,更是把知識變成有趣的包袱,讓觀衆哈哈大笑之於,獲得豐富的文化素養。

姜昆老師曾是一代人的相聲經典記憶。毫不客氣地說,姜昆老師在老編這一代人當中,更像是年青一代人當中的周杰倫。在電視機還不普遍,網絡更是沒有的時代裏邊,姜昆老師已經是收音機裏邊的“經典聲音”。這個聲音和單田芳、劉蘭芳、袁闊成等多位先生一起,構成了中國八零九零年代的經典聲音記憶。

而網絡時代以來,姜昆老師的相聲作品則逐漸變少,甚至於開始淡出年輕人的視野。這對我們這些老幫菜來講,實在是一種遺憾。因爲姜昆老師的相聲,無論在諷刺水平,還是在文化修養水平上,都是中國相聲當中真正立得住的一座高山。老編們當年追央視的春節聯歡晚會,很有一大原因,就是追一追姜昆老師,看看他還能說出哪些膾炙人口的相聲作品。

其實,和姜昆老師同一時代的那批優秀的相聲演員們,已經把相聲這門藝術真正發展到了語言藝術的高度上。和老編同代的不少觀衆們,真正感受到漢語言的博大精深,也都是通過這些老先生們的經典相聲作品和評書作品。可以說,姜昆老師時代的相聲作品們,有着澎湃的文化內涵,但不髒不俗,它讓聽衆有一種文化美學上的追求,願意向更爲廣大的漢語言藝術進行追求。

最近一些年來,隨着相聲作品網絡段子化,雖然這批作品看似親近了網友,但卻丟掉了老一代相聲演員開創的語言藝術的局面。這也是老編爲什麼這麼喜歡姜昆等老一代相聲演員的原因。他們的作品當中,真正尊重了漢語言的博大精深,而不是拿着低俗的插科打諢糊弄觀衆。

對於姜昆老師而言,能夠重返舞臺,用《廣東話》這樣的優質相聲作品發聲,實在是相聲藝術當中的一件幸事。當然,這樣的作品當中,創作起來,難度非常之大。這個作品,至少需要具備非常不錯的粵語學習能力,更是具備古漢語的專業知識,甚至於要有把發音內容上升到具體技巧的知識儲備。說這個作品的水平,不亞於大學中文系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等教科書的水平,似乎也不爲過。更難能可貴的是,文化內涵之外,依舊笑料包袱不斷,這種高級,需要真正的語言大師才能完成。

姜昆老師和搭檔戴志誠能夠在廣東衛視的節目當中,連續奉上高質量的相聲作品,實在令老一代觀衆如老編者興奮。漢語言博大精深,相聲這門藝術,確實應該深入淺出地呈現呈現。在高質量的相聲作品薰陶之下,會讓更多的青年觀衆願意學習漢語言。#姜昆#相聲#粵語收藏

而縱覽這幾個相聲作品,都呈現了充沛的語言魅力,充分展示着相聲是一門語言藝術的真諦。《廣東話》這個作品當中,不少的古語詞發音,其實都是大學中文系古漢語課堂上的備考知識。這些內容,對於中文系孩子的古文學習而言,本身就是較爲枯燥的。可是,這些古語詞的發音,乃至於很多音韻學的知識,被姜昆老師的相聲演繹出來,竟然爆笑連連。

顯然,在《廣東話》、《以唱代學》等作品當中,姜昆老師並非只是簡單地學說幾句粵語,而是通過深入淺出地分析,把粵語的精髓呈現出來,尤其在很多古語詞的發音方面,這些內容,都是北方觀衆所陌生的。在發音當中,漢語普通話沒有粵語當中的那麼多音節音調,因此也就缺少了不少粵語當中的笑料包袱。顯然,姜昆老師這一刻,更像是一位語言學的大師,不僅僅梳理知識,更是把知識變成有趣的包袱,讓觀衆哈哈大笑之於,獲得豐富的文化素養。

姜昆老師曾是一代人的相聲經典記憶。毫不客氣地說,姜昆老師在老編這一代人當中,更像是年青一代人當中的周杰倫。在電視機還不普遍,網絡更是沒有的時代裏邊,姜昆老師已經是收音機裏邊的“經典聲音”。這個聲音和單田芳、劉蘭芳、袁闊成等多位先生一起,構成了中國八零九零年代的經典聲音記憶。

而網絡時代以來,姜昆老師的相聲作品則逐漸變少,甚至於開始淡出年輕人的視野。這對我們這些老幫菜來講,實在是一種遺憾。因爲姜昆老師的相聲,無論在諷刺水平,還是在文化修養水平上,都是中國相聲當中真正立得住的一座高山。老編們當年追央視的春節聯歡晚會,很有一大原因,就是追一追姜昆老師,看看他還能說出哪些膾炙人口的相聲作品。

其實,和姜昆老師同一時代的那批優秀的相聲演員們,已經把相聲這門藝術真正發展到了語言藝術的高度上。和老編同代的不少觀衆們,真正感受到漢語言的博大精深,也都是通過這些老先生們的經典相聲作品和評書作品。可以說,姜昆老師時代的相聲作品們,有着澎湃的文化內涵,但不髒不俗,它讓聽衆有一種文化美學上的追求,願意向更爲廣大的漢語言藝術進行追求。

最近一些年來,隨着相聲作品網絡段子化,雖然這批作品看似親近了網友,但卻丟掉了老一代相聲演員開創的語言藝術的局面。這也是老編爲什麼這麼喜歡姜昆等老一代相聲演員的原因。他們的作品當中,真正尊重了漢語言的博大精深,而不是拿着低俗的插科打諢糊弄觀衆。

對於姜昆老師而言,能夠重返舞臺,用《廣東話》這樣的優質相聲作品發聲,實在是相聲藝術當中的一件幸事。當然,這樣的作品當中,創作起來,難度非常之大。這個作品,至少需要具備非常不錯的粵語學習能力,更是具備古漢語的專業知識,甚至於要有把發音內容上升到具體技巧的知識儲備。說這個作品的水平,不亞於大學中文系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等教科書的水平,似乎也不爲過。更難能可貴的是,文化內涵之外,依舊笑料包袱不斷,這種高級,需要真正的語言大師才能完成。

姜昆老師和搭檔戴志誠能夠在廣東衛視的節目當中,連續奉上高質量的相聲作品,實在令老一代觀衆如老編者興奮。漢語言博大精深,相聲這門藝術,確實應該深入淺出地呈現呈現。在高質量的相聲作品薰陶之下,會讓更多的青年觀衆願意學習漢語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