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新四軍老戰士馬貝禾逝世,曾參加解放奉化溪口

澎湃新聞記者從馬貝禾同志親友處獲悉,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新四軍老戰士、浙江省軍區第二幹休所副軍職離休幹部馬貝禾同志,因病於2020年9月17日逝世,享年99歲。

公開資料顯示,馬貝禾1921年11月出生,安徽省巢縣柘皋人,1938年8月參加革命,1939年2月入黨。

馬貝禾歷任新四軍江北遊擊縱隊連指導員,華東野戰軍二縱營教導員,21軍61師政治部組織科科長,182團政委、團長,63師副參謀長,軍事學院學員、海軍系教員,海軍學院戰役法教研室副主任,高等軍事學院海軍教研室副主任,陝西省國防工辦副主任,海軍上海外訓隊隊長。

據浙江媒體新藍網2017年報道,馬貝禾老人蔘與過大大小小近百場戰役,記憶最深的那一場,是他第一次俘虜日本兵,而且那個日本兵還是一個機槍手。

“鬼子過來掃蕩,我們埋伏在黃豆地裏,他們沒有發現,退路被我們切斷。我們學了簡單的日語,就喊‘你們放下武器,我們優待俘虜’,他最後就招手叫我們過去,把機槍抱着,他過來我們過去。”馬老說到這一段的自豪感,從話語裏都能聽的出來。

但是戰爭的殘酷,可能也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明白。馬老說,在一場特別激烈的戰鬥中,營長犧牲、副營長受傷,還有一位戰友在拿着刀衝鋒的時候中了槍。最後戰鬥勝利了,但是傷亡慘重。

那時的條件非常艱苦,因爲打了勝仗,炊事班的老班長帶着好不容易弄來的食物,來慰問大家。“炊事班長說,‘同志們,今天你們打了勝仗,我們專門買了幾隻雞,煮了雞湯,來慰問你們,你們來喝雞湯。’他喊了十幾分鐘沒有人,我說不要喊了,就剩這幾個人了。我們八九十個人上戰場,現在只剩下二十幾個人了,他就哭了。”

馬老說,從參軍開始革命,到戰爭結束,僅他記住名字的,就有800多名戰友犧牲了。

“清廉杭州”微信公衆號2015年刊文介紹:跟隨着歷史的大浪潮,每一個有志國人都擔負起了民族救亡的使命,從抗日到解放戰爭,這十二年間延綿不斷的戰爭,馬貝禾都沒有缺席。

令馬老印象深刻的還有二十一軍六十一師解放奉化溪口時,一開始老百姓有懷疑和恐懼。後來部隊依靠自身嚴明的軍紀和良好的作風終於感動了當地老百姓,受到了羣衆的接納和歡迎。

1949年在5月25日部隊進入溪口,部隊首長再次重申了“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和《入城守則》,並傳達了毛澤東主席一定要保護好溪口一草一木的電報指示。該師政治部民運科長張維召集鎮上一些居民開會,宣讀解放軍約法八章,聲明如發現有戰士違紀行爲,任何人均可到政治部報告,部隊一定嚴懲不貸。

那時馬貝禾是該師政治部組織科科長,帶領幾個老戰士和紹興籍戰士進駐豐鎬房清點財產,戰士們把豐鎬房內的地毯捲了起來,把散落在各房間的象牙筷、古董一類珍貴文物一一收拾好,並集中保管。師部離開溪口時,師參謀處石冰科長把在原蔣經國小洋房發現的一支金筆,親手交給了蔣宅的看家老人,並囑咐他一定要管理好,不要丟失任何東西。看家老人當時激動得流下眼淚說:“你們是真正的正義之師、仁義之師,我活到60多歲,從未見到過這樣好的軍隊。”

師部離開後,留守同志將擺放貴重物品的房子加上了封條,接着又將掛滿幾間屋的火腿、香腸、幾十罈好酒及糧食等物品一一與看家老人當面點清,說明解放軍一概沒有動用。儘管部隊生活十分艱苦,留守同志喫的米和蔬菜要到鄉下采購,有時糧食不夠只能喝稀飯,而放在豐鎬房內的20多袋米,卻一粒也未動過。正是軍隊在溪口的良好行爲,贏得了民心。

責任編輯:張玉 SN23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