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殘酷無情,在戰爭年代,很多革命先驅用血肉鑄成了新中國的堅實長城,正是他們不屈的精神,才讓中國在世界上有了一席之地。1950年抗美援朝時期,先輩們跨過鴨綠江,爲了保家衛國與美國打響了戰爭。在這場戰爭中,我們最後取得了勝利,也讓世界看到了我們的骨氣,但是我們也犧牲了很多優秀的將領,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是兩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犧牲的軍級將領。

第一位是志願軍第67軍軍長李湘

李湘出生於1914年,是江西人,因爲父親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所以家裏的重擔就落在了他的身上。李湘年少懂事,所以他平時經常會幫家裏做農活,分擔母親的壓力。那個年代,沒有一技之長,只會種田也不是出路,所以他的母親決定讓李湘去學點特長。隨後李湘便跟隨着師傅學習技藝,不過師傅對待李湘的態度很不好,還經常打罵李湘,於是李湘決定去參軍,擺脫這種痛苦的生活。

參軍對於李湘來說的確是個很好的出路,雖然參軍後的日子也很苦,長征時期的條件尤爲艱難,但是隻要肯拼搏,就一定有希望。在這種信念的鞭策下,李湘面對困難從來不退縮,一直都是衝在前面的士兵。很快他的努力就被上級發現,並且被多次提拔。

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後,李湘也是主動報名參加志願軍,希望能夠繼續爲新中國效力,保衛祖國。當時李湘的身份是志願軍第67軍軍長,然而和美國作戰並不是那麼容易的,尤其是美國使用了生化武器,給我軍帶來了沉重的打擊,李湘也沒能免於其害,最終在1952年因爲感染而犧牲,年僅三十八歲。

同時,李湘也是志願軍犧牲的最高指揮官,他犧牲後,朝鮮方面授予他“一級國旗勳章”,李湘犧牲後,遺體由朝鮮運回了祖國,之後長眠在石家莊。他爲抗美援朝作出的卓越貢獻至今仍被朝鮮人民銘記。

第二,志願軍第五十軍副軍長蔡正國

蔡正國出生於1909年,他和李湘一樣都是江西人,雖然學習很好,天資聰慧,但是家境不太好,不足以供他上學,所以爲了謀生,蔡正國選擇去學習一門手藝。幸運的是,在學習期間,紅軍部隊正好經過他們村落。看到紅軍戰士們氣宇軒昂的樣子,蔡正國也心動了,他也有男兒血性,看見祖國於危難之中,激情澎湃,最終他決定參軍,放棄學習手藝。

加入紅軍後的蔡正國表現很積極,一開始只是小士兵的他順利成爲副軍長。這一路上,蔡正國成長非常迅速,他不怕艱險,更是把生死置之度外,一心投入到革命中,心裏全是人民與國家。新中國成立後蔡正國也得到了很好的待遇,被任命爲五十軍代理軍長、副軍長。抗美援朝爆發後,蔡正國的血性再次被激發,他主動報名參加,和部隊一起跨過鴨綠江,奔赴朝鮮戰場。

1953年,在抗美援朝戰場上,第五十軍副軍長蔡正國在一次指揮作戰過程中遭到美軍飛機的襲擊,五十軍軍部被炸,蔡正國全身四十多處均被炸傷,最終搶救無效犧牲,年僅44歲。

抗美援朝戰爭中湧現出無數優秀的英雄,他們爲國家的安定和平作出了卓越的貢獻,是他們用自己的鮮血換來了今天的和平今天的和平。飄揚的五星紅旗,正是他們奮鬥的見證。

參考資料:

《憶我的軍長李湘》曹家麟、《永新人物傳》(第三卷蔡正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