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漢朝歷史上有一代名將,不過這一代名將最終卻落得個悲慘的下場,此人就是韓信。韓信本是漢朝的開國大將,爲大漢基業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最終卻被冠以謀反的罪名而死。不過基於文獻記載以及結合多方考證的分析,韓信謀反存在着諸多的疑點,因而後世中不少人都爲韓信抱不平,認爲韓信死得冤枉,他不是死於謀反叛亂而是死於兔死狗烹這歷來的君王的固權手段之下。但也有人認爲韓信就是有謀反之心,之所以殺掉韓信就是爲了除患寧亂。

蕭何向劉邦舉薦韓信(韓信左)

韓信是否有謀反之心不能確之鑿鑿,但是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之中,劉邦纔是最終能夠登上一國之君尊位之人,他纔是天下的掌控者,而韓信的一些做派也就引得劉邦的猜忌。韓信用兵如神,在戰場之上多次得勝,在滅掉齊國之後,韓信沒有及時趕去解救被項羽圍堵的劉邦,反而這個時候向劉邦邀功,打算登上齊王之位。不管是站在劉邦還是旁人的角度,韓信的此番做法都具有威脅的意味。似乎劉邦不答應讓他做齊王,那麼韓信就不會率兵前往支援劉邦。這個時候不能確定韓信是否居功自傲而生謀反之心,但是韓信的野心絕對是有的。不過他太過鋒芒畢露,也就爲自己埋下了禍根。

蕭何賞識韓信(勸韓信回營)

韓信與劉邦之間產生嫌隙還因爲一個人。韓信此前投入項羽手下,雖然因爲不得其賞識而離開。但在軍營之中,韓信曾經與鍾離眛交好。當時劉邦一方使了一招離間計,挑撥了項羽和鍾離眛之間的關係,鍾離眛已經不得項羽的信任而出逃投奔韓信。當劉邦下令剷除項羽的黨羽之時,韓信卻選擇庇佑鍾離眛。這就致使劉邦對韓信的疑心更重,也愈發懷疑其有反叛之心。不過當時韓信身邊的謀士向韓信建議,只有殺掉鍾離眛才能夠挽回劉邦的信任,不然就會招來殺身之禍。韓信於是斬殺了鍾離眛,前去拜見劉邦。從韓信以鍾離眛以求自保,其實能夠看出韓信這個時候應當是沒有反叛之心的,但爲時已晚,劉邦心中已經對其大有不滿,漸漸生了殺心。

劉邦拜韓信爲大將軍

隨後韓信又被貶爲淮陰侯,本來他應該是赫赫有名的大功臣,卻受到這種待遇,也讓韓信憤懣不已。而韓信的反抗就是常常告病不去謁見劉邦,甚至稱病不願帶兵征戰。而所謂樹大招風,當韓信稍有落難,就有人趁熱打鐵向劉邦告密,稱韓信有謀反之心。劉邦本來就已經起了殺韓愈之心,眼下又有人告密,劉邦只是出於沒有證據才暫時不對韓愈下手。而又正值劉邦的信任的臣子陳豨叛亂,與其有來往之人當中就有韓信,劉邦準備帶軍平叛陳豨。而據《史記》中記載,留在封地的韓信則打算將矛頭對準呂后和太子。不過這也並不能說明韓信有反叛之心,他並非有篡奪君權之意,而只是反對太子和呂后掌權而已。

韓信畫像

在韓信門客的弟弟的告發之下,呂后聯合蕭何將韓信召入了宮廷,韓信並未來得及申辯就被死於鍾室當中。這個門客的告發其實也是不足爲信的,因爲當時韓信將這門客囚禁起來準備殺害,其弟弟就是在這一時間告密的,極有可能是編造的說辭。而且還沒有給韓信解釋的機會,就將其殺害。不管韓信謀反是真是假,劉邦和呂雉都是在等一個機會將其剷除而已。他們只是需要一個藉口,而不是需要證據擺在面前。

韓信領兵

至於韓信究竟有沒有謀反,其中存在很多的疑點,傾向於韓信沒有反叛的舉動。那麼韓信究竟死得冤還是不冤?站在不同的角度之上所得出的結論是不同的,對於劉邦這位君主來說,兔死狗烹是常態,劉邦一開始就對韓信沒有足夠的信任感,基本上只是將他視爲對抗項羽的工具而已,當這一作用發揮之後,韓信也就成了劉邦的威脅。而且韓信的種種表現讓劉邦疑心四起,寧願將其殺掉,也不願日後留下後患而無法挽救。

韓信背水一戰

但是站在韓信一方的角度考慮,韓信的確死得冤枉。明明建立赫赫戰功,而得不到應有的賞賜,反而還要受到猜忌,韓信心中自然憋屈。戰場上爲劉邦拼死殺敵,換來這樣的結局,也着實令人嘆惋。立場不同,所進行的判斷和得出的結論自然也是各異的。

參考文獻

《史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