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對軍事力量的考量中,人們大多關注兵力以及武器情況,而常常忽略後勤因素。然而,在實際作戰中,後勤因素往往是至關重要的。

古代兵家常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裏的糧草指的就是後勤因素。戰鬥力再強的部隊,三天不喫飯也會士氣渙散。歷史上因爲後勤問題而導致的戰敗更是不可勝數。

而不幸的是,隨着歷史的發展與技術的進步,後勤的難度不是降低了,而是大大提高了。

以前的後勤主要指的是就是人喫的糧食與馬喫的草料,其他方面的消耗較少。現代戰爭則大爲不同。

一方面在消耗數量上。古代的士兵一日所需不過幾斤糧食;現代的士兵,除了糧食之外,還有大量的其他消耗:從載具燃料到武器彈藥,從易損小型零件到需要整個更換的坦克發動機,現代士兵的消耗遠超過一般人的想象。

據2003年伊拉克戰爭期間美軍的數據,平均每個士兵每天需要消耗500多公斤物資。

另一方面是現代後勤物資構成的極端複雜。如果把現代軍隊視作一個機器,那這個機器的複雜程度超過了絕大多數讀者老爺的想象。種類繁多的武器必將給後勤帶來嚴重的負擔,各種不同物資之間的調配也是個極端複雜的問題。

二戰中,德軍的各種軍需品的種類高達4萬多種。盟軍在諾曼底登陸之前,調集了562名專家和技術人員專門制定後勤計劃,僅海軍方面的後勤計劃就長達700多頁。

如果進行渡海登陸作戰,由於運輸手段的減少以及運輸難度的增加,後勤的壓力也將成倍增加。

隆美爾元帥之所以在北非戰敗,很大程度上是受後勤所累。

由於與補給基地意大利之間隔着地中海,再加上北非地區缺乏鐵路網等基礎設施,隆美爾統帥下的德意聯軍時刻處在補給危機之中。

首先,橫跨地中海的補給船隊要受到英國地中海艦隊以及來自馬耳他的空軍力量的截擊,損失程度視英國軍隊的活躍程度而定。

當補給物資千難萬險地到達北非海岸後,問題還遠未結束。儘管補給船隊平均每天能運抵班加西的物資多達4000多噸,但是港口的卸載能力只有2700噸,而且,這還是理論數值,在英國空軍的持續騷擾下,班加西的卸載能力很少能超過800噸。

而在補給港口與前線部隊之間,又有幾百公里的距離。由於缺乏良好的交通基礎設施,這些物資只能依賴效率極低的汽車運輸,而汽車運輸本身的消耗又非常巨大。

儘管後方的補給基地堆積如山,但是前線的物資卻極其短缺。於是,我們也就看到了北非戰爭特有的作戰樣式:一次短促的攻擊後,隆美爾的裝甲集羣便不得不長時間休整。他們在等待後方的補給,待補給相對充足後,又是再一次短促的攻擊,之後便又不得不停止。

隆美爾再有軍事天賦,也無法克服後勤的先天困難。

在二戰的其他戰役中,我們也常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情景:明明有多支裝甲部隊,卻只讓一支部隊充當攻擊矛頭,而不是多支部隊齊頭並進。這其實很多時候也是爲後勤所累。裝甲部隊的消耗遠高於其他部隊,如果要保證裝甲部隊的攻擊速度,那隻能減少後勤保障規模。這也是無奈之舉。

1982年馬島戰爭中的阿根廷軍隊也面臨着同樣的問題。儘管阿根廷擁有地理優勢,儘管在英軍到達之前阿根廷就在島上部署了1萬多人的守軍,但是這些守軍根本沒有發揮多大作用。

由於後勤能力有限,阿根廷未能及時搶運足夠物資上島,從食物、淡水、燃料、防寒裝備、防寒帳篷等生活必需品,到武器、彈藥、火炮、裝甲車、軍用卡車等軍用物資,阿根廷守軍統統短缺。

英國特混艦隊到達之後,馬島海域遭到封鎖,飢寒交迫又彈盡糧絕的阿根廷守軍在幾次小規模交火之後便投降了。

以目前的戰例而論,在渡海登陸作戰中,後勤方面比較成功的可能只有美軍。在諾曼底登陸前的後勤準備中,美軍從6000公里外的本土向英國運送了多達167萬的作戰部隊以及天文數字的補給物資。

爲了保障登陸,美軍在英國修建了100多座超大型的倉庫,280公里轉運鐵路,126處野戰機場,123處營區,13萬張牀位的醫院羣,兩個日卸載量高達7000噸的可移動的人工港口,150公里長的海底輸油管線。

在太平洋戰爭中,美軍成功實施了數以百計的登陸行動,特別是沖繩島登陸作戰期間,美軍的後勤部門爲本土一萬公里外的45萬作戰部隊,1500艘艦船以及2500架飛機提供持續的後勤保障,對比一下大和號從本土出擊時僅能攜帶的單程燃料,即使是再頑固的戰略家也會意識到:日本其實從一開始就毫無機會。

這樣的後勤能力,即使放到今天,也很難有其他國家可以做到。

當然,龍馬君並非軍事專家,該文也僅僅是摘取歷史中的一兩個案例提醒大家注意渡海登陸戰中的後勤因素,不當之處,請老爺們盡情拍磚。

歡迎關注,與龍馬君一起,相信思想的力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