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人病态分为三种,有热态(阳证),有寒态(阴证),有寒热错杂态(阴阳互见)。与老子《道德经》所讲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相合,寒、热、寒热错杂三种状态, 导致了人体错综复杂的疾病。

《黄帝内经》针对不同的状态提出了不同的治疗大方向,即“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治疗真正的寒象要用辛热药物,治疗真正的热象要用寒凉药物。寒凉药又有其他的性味,不同的归经。有辛寒药物,有甘寒药物,有苦寒药物之分,又有清肺、心、肝、肾、脾、小肠、大肠等不同脏腑之火之别,因此中医的清热不是形式单一的而是丰富多彩的。

热,我们十分熟悉。认真体会一下大自然中的热,我们就知道体内出现了热会有什么表现。夏天来临,我们会觉得心烦气躁,稍微动一动就会大汗淋漓,喜欢温度低的东西。小便色黄量少,口干口渴;如果是被热的东西烫伤,还会出现红肿热痛,甚至是皮肤溃疡破损。知道了这些我们就可分辨出这种状态,和大自然对我们的影响是一致的。

许多人明显的是一派热象,口干口渴、欲饮冷水、心烦气躁、喜凉怕热、口腔溃疡、咽喉疼痛、眼睛干涩、眼珠疼痛、小便黄、脉洪数,舌红苔黄缺少津液,许多医生都用上了清热解毒药物,但是病人吃了以后缓解不明显,有的人甚至是火热的现象加重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会做饭的人也许会出现这种情况,某一天正在煮东西,锅热的很快,向锅里加了许多东西,可锅的温度一直降不下来,怎么办呢加点水就完美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当人体的热与毒用了清热药降不下来的时候,不妨给身体里添点水。

针对这个问题,古人早就有了论述。唐代的医家启玄子王冰就有“寒之不寒,是无水也”,用寒凉的药物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寒药失去了作用,是因为体内没有“水”的缘故,这个“水”代表什么?许多医家认为这是肾水不足,肾水就是肾阴。

肾中包含了人体的真阴与真阳,肾阴不足,全身的阴都跟着亏虚。苦寒药又有一定的燥性,使体内的津液更加亏虚。不能再一味使用清热解毒药物。要如何治疗呢?王冰又提出“无水者,壮水之主,以制阳光”,这一句话又是什么意思呢?

针对寒之不寒的想象,就要补充水的源头,滋养肾阴就是补充源头活水。六味地黄丸就是壮水之主的代表方剂。自钱乙在肾气丸的基础上化裁得来六味地黄丸,这个方就成了治疗肾阴不足的重要方剂。补充了肾水之后,人体阴阳属性得以平衡,正所谓不清热,但是热毒自消。

疾病在临床上的表现是纷繁复杂的,有些极具欺骗性,会迷惑我们的眼睛,让我们不知所从,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我们不能放过疾病的任何一个表现,往往“独处藏奸”,任何一个微小的端倪都不应该在高手面前错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