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爲人病態分爲三種,有熱態(陽證),有寒態(陰證),有寒熱錯雜態(陰陽互見)。與老子《道德經》所講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相合,寒、熱、寒熱錯雜三種狀態, 導致了人體錯綜複雜的疾病。

《黃帝內經》針對不同的狀態提出了不同的治療大方向,即“寒者熱之,熱者寒之”,治療真正的寒象要用辛熱藥物,治療真正的熱象要用寒涼藥物。寒涼藥又有其他的性味,不同的歸經。有辛寒藥物,有甘寒藥物,有苦寒藥物之分,又有清肺、心、肝、腎、脾、小腸、大腸等不同臟腑之火之別,因此中醫的清熱不是形式單一的而是豐富多彩的。

熱,我們十分熟悉。認真體會一下大自然中的熱,我們就知道體內出現了熱會有什麼表現。夏天來臨,我們會覺得心煩氣躁,稍微動一動就會大汗淋漓,喜歡溫度低的東西。小便色黃量少,口乾口渴;如果是被熱的東西燙傷,還會出現紅腫熱痛,甚至是皮膚潰瘍破損。知道了這些我們就可分辨出這種狀態,和大自然對我們的影響是一致的。

許多人明顯的是一派熱象,口乾口渴、欲飲冷水、心煩氣躁、喜涼怕熱、口腔潰瘍、咽喉疼痛、眼睛乾澀、眼珠疼痛、小便黃、脈洪數,舌紅苔黃缺少津液,許多醫生都用上了清熱解毒藥物,但是病人喫了以後緩解不明顯,有的人甚至是火熱的現象加重了,這是什麼原因呢?

會做飯的人也許會出現這種情況,某一天正在煮東西,鍋熱的很快,向鍋里加了許多東西,可鍋的溫度一直降不下來,怎麼辦呢加點水就完美的解決了這個問題。當人體的熱與毒用了清熱藥降不下來的時候,不妨給身體裏添點水。

針對這個問題,古人早就有了論述。唐代的醫家啓玄子王冰就有“寒之不寒,是無水也”,用寒涼的藥物不能達到應有的效果,寒藥失去了作用,是因爲體內沒有“水”的緣故,這個“水”代表什麼?許多醫家認爲這是腎水不足,腎水就是腎陰。

腎中包含了人體的真陰與真陽,腎陰不足,全身的陰都跟着虧虛。苦寒藥又有一定的燥性,使體內的津液更加虧虛。不能再一味使用清熱解毒藥物。要如何治療呢?王冰又提出“無水者,壯水之主,以制陽光”,這一句話又是什麼意思呢?

針對寒之不寒的想象,就要補充水的源頭,滋養腎陰就是補充源頭活水。六味地黃丸就是壯水之主的代表方劑。自錢乙在腎氣丸的基礎上化裁得來六味地黃丸,這個方就成了治療腎陰不足的重要方劑。補充了腎水之後,人體陰陽屬性得以平衡,正所謂不清熱,但是熱毒自消。

疾病在臨牀上的表現是紛繁複雜的,有些極具欺騙性,會迷惑我們的眼睛,讓我們不知所從,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我們不能放過疾病的任何一個表現,往往“獨處藏奸”,任何一個微小的端倪都不應該在高手面前錯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