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寶”大熊貓憑着憨態可掬的“萌態”,贏得了全世界人民的廣泛喜愛,牢牢坐穩了“國寶”的寶座;但是大家不要被大熊貓的外表所騙了,它雖然長得可愛,但依然屬於猛獸科動物,咬合力在熊類之中高居第二,要是放在野外,“妥妥”的森林“王者”動物,明明可以靠實力“喫飯”的大熊貓,爲何偏偏靠“顏值”征服了人類呢?它到底經歷了什麼?聽編者向您講述,大熊貓的前世今生。

大熊貓已經在地球上,生活了800多萬年,它們的祖先覆蓋中國東南大部分區域,那時熊貓還是個十分兇猛的動物;隨着地球氣候環境的變化,其它食肉動物接連滅絕,爲了生存熊貓開始“進化”成了素食動物,畢竟植物比肉類更容易覓食;在長久的過渡期中,熊貓強大的消化能力雖被保存下來,但是其體內有一種叫“T1R1”的基因逐漸失活,以至於喫了肉都嘗不出任何味道,到了後來不缺肉食的時候,熊貓也失去了喫肉的興趣。

除此之外,熊貓體內還缺乏了降解纖維的腸道能力,所以它們只能喫竹子、竹筍來補充能量,我們現在看到的熊貓都很懶,就是因爲它們要保持新陳代謝,用很多時間來保存體力;熊貓不僅平時很懶,除了喫就是睡,甚至連繁衍後代也很懶,現代飼養員絞盡腦汁,還不能幫熊貓完成此任務,所以物以稀爲貴,熊貓的珍貴也是因爲其繁衍能力低下的原因。

要說熊貓與現代最大的反差,彰顯其爲猛獸的尊嚴,還要從4600多年前的“涿鹿之戰”講起;當時黃帝與炎帝聯合,與蚩尤進行一場大戰,爭奪中原地區,在此之前黃帝與蚩尤打了9場戰役,均以黃帝戰敗告終;而在“涿鹿之戰”中,當日天氣電閃雷鳴,突然黃帝靠着風雨驟停,打了蚩尤一個措手不及,從而贏下了這場大戰。

然而事實上,黃帝戰勝蚩尤的原因,並非是何種能使風雨驟停的“法術技能”,而是靠着“物理攻擊”;傳說蚩尤的坐騎叫做食鐵獸,《爾雅》記載食鐵獸身形類熊,全身黑白兩色,小頭腳,喜愛啃噬銅鐵與竹骨,這分明指的就是大熊貓;所以有傳聞說,黃帝靠竹子誘惑到了蚩尤的坐騎,因此大敗蚩尤;大熊貓不僅曾作爲坐騎,在古代還是皇家貴族的專屬寵物,各地都以能進獻熊貓爲榮,甚至一些貴族,還要求死後用熊貓陪葬。

此外古人對熊貓的皮與肉也是“情有獨鍾”,因爲“熊掌”是中國古代,由來已久的“明星美食”,而且還有很多人,欲以熊貓皮做衣物禦寒;隨着古代家畜養殖業的步步發展,熊貓的“存在感”越來越低,清朝時期熊貓的棲息地也日益消減,到了“生死存亡”之際,差一點就要滅了種;所幸天不絕熊貓,在1869年法國傳教士戴維,在四川聽聞此地有一種叫竹熊的動物,他欲捕捉這一“新鮮物種”,運回法國獲利。

然而當時交通閉塞,沒等竹熊被運回法國,就死在了中途,所以戴維只能將一隻熊貓標本運了回去;經過法國專家研究後,發現竹熊與中國西南部的小熊貓類似,就用大熊貓來命名此動物;這一發現轟動了西方世界,大批的西方冒險家,都紛紛來到中國,想要捕捉熊貓回國;與此同時中國人也發現了大熊貓的重要性,限制了外國人捕獵大熊貓的行爲,對大熊貓進行一些保護措施;這纔有了今天,大熊貓作爲“最強外交擔當”的超高人氣,從一介“猛獸”變爲爲國“賣萌”的國寶,被賦予了維繫中國與外國和平關係的重任。

【參考資料:《大熊貓進化史研究》,《爾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