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以友谅志骄、士诚器小,志骄则好生事,器小则无远图。”——朱元璋

在后人眼中,朱元璋算得上是极具传奇色彩的帝王,而当初成就朱元璋的还有一位堪称枭雄的陈友谅,在很多关键的战役中,朱元璋常常都是险中取胜的,而对于陈友谅来讲,一些后人也觉得他当年更是与江山失之交臂的第二个项羽。

从史实记载中我们可以得知,当年的陈友谅的确已经将大半个天下收入囊中,要说实力强弱,陈友谅算得上是朱元璋实打实的头号劲敌,而从陈友谅的发迹之路来看,他也算得上是有勇有谋,可最终被朱元璋打到节节败退也真的超出很多人的意料。

其实,在很多朱元璋对抗陈友谅的战略中,我们就已经可以感受到两个人看似都具备雄霸天下的实力其实还是有着天壤之别的,号称穷小子出身的朱元璋已经在很多方面都暗示了世人由他来对抗陈友谅注定是将其剿杀至灰飞烟灭的结局,要说朱元璋称帝是天命所归,陈友谅的先天不足也注定他与江山最终无缘。

1、相对于凝聚力空前的朱元璋集团,陈友谅集团早已外强中干

古人的战争靠的一定是智谋与肉搏,所以,军心是否能够凝聚在一处至关重要,这与当今以科技竞争为标志的现代战争完全不同。而且,在元代末期,人们对于道义还是十分看重的,无论是战场中的将士还是敢于揭竿起义者,一群人的凝聚力是否强大几乎可以视为战场决胜的关键,不妨来看看当年朱陈双方集团内部的凝聚力如何。

要知道,之所以很多人称陈友谅为奸诈枭雄也是因为他当年做出的最重要的举动便是靠架空并残害倪文俊与徐寿辉才得以成功上位的,尤其是徐寿辉当年组建势力的核心大多都是南方白莲教起义成员组成,别看是徐寿辉将他们集结到一处,早在起义之前,这些人士早已经形成各立山头的局势。

所以,徐寿辉当年只是共主的角色,而陈友谅上位也难逃这样的命运。所以,这样分散的势力内部会在朱陈势力的长期消耗中慢慢土崩瓦解,再加上陈友谅是一位工于心计之人并不会为了道义将一众人等集结一处,所以,在第二次东征时的陈友谅只能调动自己的嫡系部队就已经注定他的败相初现。

再来看看朱元璋的上位之路,在当年以郭子兴为首的起义军中,朱元璋是靠着能力与胆识以及人品不断上位的,而最终整个起义军的核心力量也都是朱元璋的心血结晶,全军上下自然会对朱元璋忠心不二,这样的凝聚力是陈友谅一生都达不到的治军高度,所以,即使面对看似强悍的“陈汉”军队,朱家军也有以一当十的勇气与担当。

2、朱元璋目标明确下的稳扎稳打更映衬陈友谅的治军焦躁

要说陈友谅建立“陈汉”之前的上位路至少还能从中看出他的隐忍与看准时机再出手,可朱元璋对其评价的“好生事”与“无远图”在其雄霸一方之后就开始暴露无遗,可以这样讲,整个“陈汉”军的全军覆灭与陈友谅之后的治军焦躁有着分不开的关系。

当年的陈友谅控制着更有地域优势的长江中游,而朱元璋的势力则在长江下游一带,朱元璋深知自己硬攻陈友谅是不理智的,然而,陈友谅大肆进攻朱元璋却恰恰忽视了“陈汉”军在人口数量与耕地数量上是无法与朱家军在后勤保障方面实现长期抗衡的。

要知道,当年的刘基对于陈友谅的经典评价就是“焦躁”,太过自信于自身“陈汉”军的实力,不经过太多的战略考量就随意开展进攻,由此,本来“陈汉”军内部就已经处于分崩离析的状态,如此一来,更是会导致整个军队的加速土崩瓦解。

相对于陈友谅,朱元璋的种种行为则更是又是“以静制动”以及“四两拨千斤”的意味,因为陈友谅的冒冒失失,朱元璋便在其进攻之时不断设下圈套,所以,即使陈友谅得以多次险象环生最终还是会遭遇“拿起石头砸自己脚”的命运。

3、朱元璋善用离间计因地制宜对于陈友谅的致命打击

要说朱元璋当年之所以可以如此顺利地大败陈友谅,也是因为朱元璋即便已经看穿了陈友谅的外强中干却从未生出过轻敌之心。早在1360年初,朱元璋在与智囊刘基共商大计时就很明确地认识到自己最强大的敌人除了居东的张士诚以及居西的陈友谅,而两人的共识便是只要歼灭陈友谅天下就一定是朱元璋的。

所以,朱元璋在开始筹划一统天下时,首要目标就是尽全力歼灭陈友谅。而在最经典的以康茂才诱敌陈友谅出战这一招数就足以见得朱元璋集团对于陈友谅奸诈狡猾的熟悉,甚至,已经十分擅长利用陈友谅这方面看起来的优势让其自断羽翼,如此致命打击也是陈友谅防不胜防的。

小结:众所周知,朱陈大战的落下帷幕是以最后的鄱阳湖大战中陈友谅中箭身亡而告终,而历史就是这样的相似,陈友谅自作聪明地将战船连成一片,而朱元璋只是借鉴了当年诸葛孔明之智慧便将“陈汉”军烧得落花流水。

有人说,陈友谅如若够智慧,中国历史或许真的会就此改写,只可惜,在朱陈大战的多次明暗交手中,我们恰恰看到的是朱元璋的治军才能与陈友谅的黔驴技穷,所以,单凭这一点,就已经注定朱陈大战中,陈友谅的必败无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