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以友諒志驕、士誠器小,志驕則好生事,器小則無遠圖。”——朱元璋

在後人眼中,朱元璋算得上是極具傳奇色彩的帝王,而當初成就朱元璋的還有一位堪稱梟雄的陳友諒,在很多關鍵的戰役中,朱元璋常常都是險中取勝的,而對於陳友諒來講,一些後人也覺得他當年更是與江山失之交臂的第二個項羽。

從史實記載中我們可以得知,當年的陳友諒的確已經將大半個天下收入囊中,要說實力強弱,陳友諒算得上是朱元璋實打實的頭號勁敵,而從陳友諒的發跡之路來看,他也算得上是有勇有謀,可最終被朱元璋打到節節敗退也真的超出很多人的意料。

其實,在很多朱元璋對抗陳友諒的戰略中,我們就已經可以感受到兩個人看似都具備雄霸天下的實力其實還是有着天壤之別的,號稱窮小子出身的朱元璋已經在很多方面都暗示了世人由他來對抗陳友諒註定是將其剿殺至灰飛煙滅的結局,要說朱元璋稱帝是天命所歸,陳友諒的先天不足也註定他與江山最終無緣。

1、相對於凝聚力空前的朱元璋集團,陳友諒集團早已外強中乾

古人的戰爭靠的一定是智謀與肉搏,所以,軍心是否能夠凝聚在一處至關重要,這與當今以科技競爭爲標誌的現代戰爭完全不同。而且,在元代末期,人們對於道義還是十分看重的,無論是戰場中的將士還是敢於揭竿起義者,一羣人的凝聚力是否強大幾乎可以視爲戰場決勝的關鍵,不妨來看看當年朱陳雙方集團內部的凝聚力如何。

要知道,之所以很多人稱陳友諒爲奸詐梟雄也是因爲他當年做出的最重要的舉動便是靠架空並殘害倪文俊與徐壽輝才得以成功上位的,尤其是徐壽輝當年組建勢力的核心大多都是南方白蓮教起義成員組成,別看是徐壽輝將他們集結到一處,早在起義之前,這些人士早已經形成各立山頭的局勢。

所以,徐壽輝當年只是共主的角色,而陳友諒上位也難逃這樣的命運。所以,這樣分散的勢力內部會在朱陳勢力的長期消耗中慢慢土崩瓦解,再加上陳友諒是一位工於心計之人並不會爲了道義將一衆人等集結一處,所以,在第二次東征時的陳友諒只能調動自己的嫡系部隊就已經註定他的敗相初現。

再來看看朱元璋的上位之路,在當年以郭子興爲首的起義軍中,朱元璋是靠着能力與膽識以及人品不斷上位的,而最終整個起義軍的核心力量也都是朱元璋的心血結晶,全軍上下自然會對朱元璋忠心不二,這樣的凝聚力是陳友諒一生都達不到的治軍高度,所以,即使面對看似強悍的“陳漢”軍隊,朱家軍也有以一當十的勇氣與擔當。

2、朱元璋目標明確下的穩紮穩打更映襯陳友諒的治軍焦躁

要說陳友諒建立“陳漢”之前的上位路至少還能從中看出他的隱忍與看準時機再出手,可朱元璋對其評價的“好生事”與“無遠圖”在其雄霸一方之後就開始暴露無遺,可以這樣講,整個“陳漢”軍的全軍覆滅與陳友諒之後的治軍焦躁有着分不開的關係。

當年的陳友諒控制着更有地域優勢的長江中游,而朱元璋的勢力則在長江下游一帶,朱元璋深知自己硬攻陳友諒是不理智的,然而,陳友諒大肆進攻朱元璋卻恰恰忽視了“陳漢”軍在人口數量與耕地數量上是無法與朱家軍在後勤保障方面實現長期抗衡的。

要知道,當年的劉基對於陳友諒的經典評價就是“焦躁”,太過自信於自身“陳漢”軍的實力,不經過太多的戰略考量就隨意開展進攻,由此,本來“陳漢”軍內部就已經處於分崩離析的狀態,如此一來,更是會導致整個軍隊的加速土崩瓦解。

相對於陳友諒,朱元璋的種種行爲則更是又是“以靜制動”以及“四兩撥千斤”的意味,因爲陳友諒的冒冒失失,朱元璋便在其進攻之時不斷設下圈套,所以,即使陳友諒得以多次險象環生最終還是會遭遇“拿起石頭砸自己腳”的命運。

3、朱元璋善用離間計因地制宜對於陳友諒的致命打擊

要說朱元璋當年之所以可以如此順利地大敗陳友諒,也是因爲朱元璋即便已經看穿了陳友諒的外強中乾卻從未生出過輕敵之心。早在1360年初,朱元璋在與智囊劉基共商大計時就很明確地認識到自己最強大的敵人除了居東的張士誠以及居西的陳友諒,而兩人的共識便是隻要殲滅陳友諒天下就一定是朱元璋的。

所以,朱元璋在開始籌劃一統天下時,首要目標就是盡全力殲滅陳友諒。而在最經典的以康茂才誘敵陳友諒出戰這一招數就足以見得朱元璋集團對於陳友諒奸詐狡猾的熟悉,甚至,已經十分擅長利用陳友諒這方面看起來的優勢讓其自斷羽翼,如此致命打擊也是陳友諒防不勝防的。

小結:衆所周知,朱陳大戰的落下帷幕是以最後的鄱陽湖大戰中陳友諒中箭身亡而告終,而歷史就是這樣的相似,陳友諒自作聰明地將戰船連成一片,而朱元璋只是借鑑了當年諸葛孔明之智慧便將“陳漢”軍燒得落花流水。

有人說,陳友諒如若夠智慧,中國歷史或許真的會就此改寫,只可惜,在朱陳大戰的多次明暗交手中,我們恰恰看到的是朱元璋的治軍才能與陳友諒的黔驢技窮,所以,單憑這一點,就已經註定朱陳大戰中,陳友諒的必敗無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