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好朋友帶着各家的娃一起去旅行,大人有伴,孩子也有伴,多好!不過, 看幾個娃和 看一個娃可不一樣,要留意!

妞妞和幼兒園班裏的3個小朋友住在一個小區裏,週末也常在一起玩。4個小朋友的媽媽商量着,趁着假期,帶小朋友一起出去旅遊,可把幾個孩子樂壞了。

不過,媽媽們可就沒那麼輕鬆了,她們出發前已經商量好了,如何在旅遊過程中看好孩子, 畢竟,安全是最重要的。

01

這些地方:指定專人看護

帶着幾個小傢伙結伴出遊,不僅攜帶的物品多,媽媽們要關注的事情也不少,如果沒有事先分工協作,很容易導致意外發生。

排隊時

假期出遊,排隊買票是項艱鉅的任務。媽媽們一定要妥善進行人員配置,確保有人負責排隊,有人負責照看寶寶。

照看孩子的家長,可以在約定地點帶孩子們先建立一個“小營地”,讓他們喝點水,休息一會兒。“營地”選擇以開闊場所、背陰、安全地爲宜。

“營地”選好後,帶隊的媽媽可在手腕上繫上一隻氫氣球作爲標誌物,方便排隊買票的媽媽快速找到。

勞作時

和孩子們室外露營也是媽媽們分工協作的重要環節。比如搭建帳篷時,一個人完成比較困難,媽媽們也需要幫手。

此時,大家要合理進行任務分配,誰幹體力活,誰照看孩子,以免媽媽們顧了這邊,忽略了那邊,增加孩子發生磕碰等意外情況的概率。

購物時

需要補給食物、裝備時便少不了要去購物。如果是爲第二天的行程所用,可以讓孩子們集中在賓館同一個房間,留一位或兩位媽媽照看,其他人去採購。

如果是臨時所需,購物量又不多,可派一位媽媽統一採購,其他媽媽在指定地點照看孩子。

02

這些地方:一對一看護

帶孩子出行,有些情況需要媽媽們緊盯自己的孩子,儘量不要讓同行的媽媽幫忙。

一來孩子太小,沒有安全意識,二來孩子都活潑好動,一位媽媽照看多位孩子也着實不易,稍不留心就可能引發意外。

戲水時

無論是去公園裏的水上樂園,還是去海邊嬉戲,只要涉及水世界,媽媽們一定要進行一對一的看護。

孩子喜水是天性,別說室外各種水世界,就連家裏浴盆裏的水都能讓他們雀躍不已。此時,一位媽媽根本無法照看多個孩子。

想讓孩子玩得盡興,又避免意外發生,媽媽們一定要自己帶好自己的娃,不要假他人之手。

進餐時

孩子的小屁股坐餐椅的時間是有限的,他們沒辦法像大人一樣品滋品味。

菜過五味,他們很難老老實實坐在那裏不動,不是在餐廳裏亂跑,就是可能去研究餐廳裏的各種擺設。

此時,媽媽們需要適時隨機而動,盯緊自己的孩子,及時制止寶寶的各種危險嘗試,避免他與上菜的服務員撞到一起而被燙傷。

聽講解時

看古蹟、參觀博物館或是去動物園近距離觀察動物時,有的地方會有專門的講解員講解。

孩子的興趣點各有不同,有的孩子偏愛動物,有的孩子則對花草感興趣,媽媽們勢必會更多地關注自己孩子感興趣的事情。

遇到有講解員講解的時候,媽媽不妨根據孩子的喜好,帶好自己的孩子聽相關講解,之後再與其他家庭會合。

03

這些地方:可以“脫羣”

孩子喜歡和小朋友一起玩,可有些情況需要媽媽及時“脫羣”,把空間留給孩子們。

休息時

即便是同齡的孩子,體力也各不相同。有些孩子擅長“馬拉松”,而有些孩子則擅長“小衝刺”。

出遊不比在家,再有計劃的安排都可能被各種意外情況打亂。

帶孩子出行,媽媽要以各自孩子的體力合理安排路程,感覺自己孩子睏倦、疲累時,要記得及時“脫羣”,安排孩子提早回賓館或大本營休息。

遊玩時

小夥伴出行,即便興趣愛好相近,也不可能完全一致。媽媽們可以根據孩子的喜好來選擇娛樂項目。

比如,有些孩子愛爬高,但凡和“高”有關的娛樂設施就想挑戰,可有些孩子恐高,害怕做一些本可嘗試的“高”娛樂項目,還有些孩子連旋轉木馬都不願嘗試。

此時,媽媽不要礙於情面,委屈孩子跟隨大部隊一起遊玩,可以和其他媽媽溝通,帶孩子去玩他真正想玩的娛樂項目,之後在約定地點集合。

發生矛盾時

雖說和小朋友一起出門遊玩是件愉快的事,但媽媽們要心中有數,孩子之間小爭執的發生頻次可比在家裏要頻繁得多。

當孩子與小朋友發生爭執時,媽媽們可積極解決當下問題,但教育建議在背地裏進行。

出遊是開心的事情,當着小朋友的面被數落批評,一來會攪了孩子出遊的興致,二來也不一定能讓孩子真正意識到哪裏出了錯。畢竟,氣頭上的教育和被教育都不是理性的行爲。

所以,建議媽媽將孩子帶回住處後,在雙方都冷靜下來時,仔細聊聊這些小問題,最好能引導孩子自己給出合理的解決方案,以避免同類事件再度發生。

本文知識內容刊於《父母必讀》雜誌

編輯 | 《父母必讀》編輯部

組稿排版 | 晏維瀅 視覺設計 | 宮穎

相關文章